摘要:推新周期长了怕错过风口,短了又担心产品力不足;砸钱做营销怕打水漂,不投入又难获曝光;想在成熟品类分杯羹,却被头部品牌挤压生存空间,转向新趋品类又面临用户教育的高成本。
新锐品牌获得最初的竞争优势后,应该如何继续突围?
在大多数品类趋于成熟、市场空白越来越少的当下,想要让消费者接受新品类,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整个市场培育的周期在拉长。
对当下的快消新锐品牌而言,增长不再是模糊的目标,而是必须直面的具体难题。
推新周期长了怕错过风口,短了又担心产品力不足;砸钱做营销怕打水漂,不投入又难获曝光;想在成熟品类分杯羹,却被头部品牌挤压生存空间,转向新趋品类又面临用户教育的高成本。
新锐品牌正面临着增长趋缓、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它们既需要从趋势赛道里抓住机会成长起来,同时也需要建立品牌长期经营优势。
9 月 3 日,“天猫千星计划”联合天猫宝藏新品牌、天猫快消行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热浪新潮 向上生长”的品牌沙龙,从商家实际经营痛点出发,用可落地的资源、可复制的路径、可量化的目标,为新锐品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破局解题思路。
对商家而言,这次沙龙不只是对行业动态的梳理,也是能直接对照自身业务、找到增长突破口的长期指南。
找准起跑点
跑得快、跑得远
既要有爆发力,又要提升品牌力、实现长期持续的经营增长,这是当下很多新品牌在建立之初就有的意识。
在会议现场,天猫快消个护行业总经理颜仲提出,新兴品牌的首要难题在于如何实现"长期品牌记忆",而非单纯追求短期销售业绩,应将战略重心从"销售目标"转向"消费者心智建设",从而完成从单纯销售到品牌建设的转型。
与此同时,天猫快消美妆新锐商圈负责人子瞳表示:"美妆行业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我们售卖的不只是商品本身,更是消费者对美丽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品牌溢价的真正来源,在于消费者对品牌所承载的情感价值与精神认同,同样也是品牌长期价值的体现。
几个月前北大国发院联合淘天集团推出了“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配合平台的精细化品类洞察,正是一套应对此类系统化决策与长期价值建立的框架。
沥金对此也进行了跟踪报道:
别问做不做大促,要问怎么把大促做深做透;
一项“意外出圈”的消费研究!北大发布“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
为了聚焦新锐品牌、鼓励创新,这项研究第二季度还专门推出了快消行业新锐品牌榜单研究,聚焦日用美妆、母婴亲子、日用个护、日用家清四个快消子行业,构建了业内首个针对新锐品牌的综合评价体系。
如天猫快消新锐品牌俱乐部主理人启点所言,天猫已经成为了品牌的全域声量和消费者心智的承接平台,在天猫做好品牌,已经不只是做好产品或者投放就行,更需要对团队的综合运营能力的考验。通过北大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线上品牌指数(CBI)快消新锐品牌榜能看到,对于新锐品牌的品牌力,核心看的是品牌的发新能力、消费者心智也就是品牌的搜索指数、高价值用户的占比以及用户的忠诚度,这些都是决定品牌未来能走更长远很重要的指标,也是现在天猫对于新锐品牌核心的投资和扶持的方向。
这套体系的价值并非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个动态的评估体系,从赛道增长潜力、用户增量、产品技术壁垒、品牌心智浓度等多个维度,为品牌描绘出一张详尽的市场机会地图。
因为对于新锐品牌,最大的战略焦虑往往来自于赛道选择。
在成熟品类做创新,渠道壁垒和用户心智成本高不可攀;押注新兴或细分需求,又怕辛苦培育用户认知后反被巨头收割,最后为他人做了嫁衣。
这种迷茫本质上是信息不对称与决策机制缺失,破解之道在于借助科学的数据工具和行业洞察,提升决策的质量和可靠程度,从而在复杂的市场格局中精准定位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具备增长潜力的缝隙市场。
口腔护理品牌俊小白的成长过程,恰好也暗合了这套逻辑。
品牌起步建立在两大洞察之上,一个是卫健委提出的5岁以上儿童蛀牙率超72%等宏观痛点,二是天猫品类洞察揭示出,功效正成为很多品类的核心增长驱动力。
俊小白的研发显然有的放矢,针对牙釉质修复,联合专业机构开发含羟基磷灰石的牙膏并经临床验证,还有针对牙龈护理,则创新引入“超分子氮膜肽”成分。这一切入点选择,使其产品成功绕开了同质化竞争,直击市场薄弱环节。
选定赛道并构建产品壁垒只是第一步,持续的迭代与放大同样需要数据的导航。品牌后续推出的儿童牙膏迅速跻身品类头部,也验证了数据驱动决策的有效性。
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数据洞察定向-研发构建壁垒-市场反馈验证-数据反哺迭代”的增强闭环,让赛道选择不再是一次性赌博,而是一个可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俊小白在今年天猫618期间参与了天猫千星计划提供的服务商陪跑服务。通过精细洞察,其陪跑服务商火奴帮助俊小白诊断发现,品牌最核心的定位是“修护”,但此次618反而是 “抗敏”产品做得好,年轻化的修护用户有很大的渗透空间。
这也让俊小白及时调整了他们在天猫的运营策略,调整软组织护龈等产品在货架场景的内容与投放力度,强化自身的赛道优势,很快实现爆发增长。
成功的赛道选择通常遵循几个核心原则。
首先是精准卡位,找到用户痛点明显且品牌供给不足的“空位”;其次是建立差异化,避免纸上谈兵的伪创新,聚焦于功能、体验或价值上能形成壁垒的真实卖点;最终是匹配能力,选择与团队基因和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赛道,而非盲目追逐热点。
CBI指数和品类洞察的价值,正是为这些原则提供了可量化、可验证的数据支撑,帮助品牌穿越迷雾,将战略焦虑转化为清晰的行动路径,最终在广阔的消费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起跑点。
同时,在平台助力方面,新品牌既可以获得来自天猫快消行业的策略和指引,还有专门面向潜力商家成长的“天猫千星计划”、新消费营销IP“天猫宝藏新品牌”的针对性助力。同时,【千星计划✖️快消新锐品牌】专项也已经启动,不只是简单提供资源,而是通过全周期的陪伴式赋能,让品牌在赛道中的竞争力从单点优势升级为系统能力。
这一套系统打法帮助品牌快速验证赛道可行性,缩短从找到机会到站稳脚跟的周期,通过持续的能力输出,让品牌在产品运营、用户沉淀上形成自己的护城河;更借助平台的势能聚合,让优质品牌更快突破圈层,在细分赛道中实现跨越。
两者共同将新锐品牌的战略焦虑,转化为长期经营的确定性,最终帮助品牌在消费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起跑点,并且跑得稳、跑得远。
从全域曝光到精准转化
破流量焦虑
锚定了赛道选择之后,困扰新锐品牌的则是流量焦虑。
想做站外种草引流,担心效果不可控,想做站内货架曝光,又面临头部品牌的激烈竞争。这种流量困境,本质是有限预算与高需求的矛盾。
新品牌的成长,早就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单纯的流量规模不足以构建长期壁垒,提升流量的精准性和效率才是正途。
天猫千星计划与天猫宝藏新品牌的机制,恰好就给出了一条解法,核心之道是让品牌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能被更多消费者所看见。
天猫商家成长中心及潜力负责人绮悦在现场介绍,“天猫千星计划”从场域拓展、能力培育、标杆传播、增长激励等多个维度出发,全方位、贴身式地助力潜力商家成长,助其实现从千万级到亿级的规模跃升。
当品牌发展至更成熟的阶段,天猫宝藏新品牌将接续助力,通过明星代言、线下活动等手段强化品牌曝光,天猫品牌营销中心新消费负责人卜卜表示,宝藏新品牌还将输送更多新品牌进入与更高级别营销IP合作的阶段,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营销及运营需求。
更重要的是,曝光的背后,是人群策略、素材设计、种草效率的提升,让商家不陷入泛流量竞争,而是对高营销价值人群的精细化运营。
最近几年崛起的、主打生物科技美护发的品牌Befe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提供了一个产品+流量双轮驱动的参考。
早在2019年,Befe便捕捉到市场空白,年轻消费人群,尤其是烫染需求较强的这部分人群,对发膜产品即时吸收和持续修护的需求很强烈。品牌在这个需求上,推出了主打闪充修护的差异化产品。
在流量策略上,Befe注重线上渠道拓展与产品创新驱动。该品牌通过垂类达人合作、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提升曝光,其生物科技护发产品在抖音、天猫等平台表现突出。
今年618期间,Befe跻身天猫个护新品牌成交榜第6名,并凭借牛油果修护发膜和干发喷雾两大明星单品占据品类前列。其中,牛油果修护发膜累计销量超1500万罐,稳居国货发膜TOP1;第四代干发喷雾上市后全网销量破千万,登顶天猫/抖音干发喷雾榜单。
Befe 的成功不仅源于流量运营与淘天平台的数据反哺,更在于天猫千星计划为其搭建了从流量到用户资产,再到品牌力的成长闭环。
在品牌还需突破新客信任门槛的孵化期,千星计划以定制化场域资源帮 Befe 避开传统流量模式的试错成本,快速建立与目标用户的连接;进入需要沉淀用户的成长期,又通过分层运营逻辑,引导品牌将流量转化为可复购的长期资产。
到了冲刺品类头部的爆发期,千星计划的势能聚合能力,更让 Befe 得以借势大促节点放大优势,实现从细分赛道玩家到国货标杆的跨越。
天猫千星计划不只是简单的资源供给,更是帮 Befe 把差异化优势转化为话语权的核心推手,让品牌的每一步流量投入都能沉淀为长期增长的底气,最终在竞争激烈的护发赛道站稳头部位置。
品牌推出的多款爆品,背后都有基于天猫用户反馈持续迭代的结果,而天猫千星计划则让这份用户洞察更快转化为品牌增长力。
做窄做深
突破推新困局
慢和盲目,则是开品阶段新锐品牌面临的难关。
“慢”,指的是错失趋势红利、反应滞后,“盲目”则反映出很多品牌缺乏清晰的用户洞察与品牌策略,陷入同质化竞争。这两大问题,几乎成为许多新品牌难以跨越的生死线。
“慢”的本质,是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变化响应不足。
许多品牌还是沿用传统的开发模式,产品好则好矣,但风口早已转向,市场已经被更敏捷的对手抢占了心智。
“盲目”则更多体现在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与差异化策略。
很多商家仍然停留在货品转化的层面,一味堆砌卖点、追逐流量,却未能建立起真正的品牌心智,既不聚焦核心人群,也不厘清消费决策的逻辑,只把GMV作为唯一目标,最终陷入价格战与流量内耗。
怎么突破“慢”与“盲目”的困局?
首先是回归用户、做窄做深。品牌满足不了所有人,需要做得更聚焦,瞄准一类核心人群、一个细分场景、一个差异化卖点。要通过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数据洞察,真正理解用户痛点,甚至发现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其次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验证产品。在新品开发初期,通过TMIC等工具进行趋势共创与概念测试,结合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进行内容测款与人群反馈,快速迭代、避免盲目all in。这也是为何天猫千星计划将TMIC这种高阶工具开放给潜力商家的原因,可以帮助品牌在趋势赛道中更快找到新的爆发点。
最关键的是,从卖货思维转向品牌思维。除了短期的ROI与GMV,品牌还要关注用户的主动搜索、复购行为和高价值人群占比——这些才是品牌能否持续生长的关键指标。卖得更多不一定是品牌力,被记住才是。
善用平台赋能与生态协作也至关重要。平台正在构建一套从趋势发现、产品孵化到品牌爆发的全链路支持体系。新品牌应主动融入这些生态,与平台共建内容、共创新品,实现资源的高效匹配。
天猫快消品类洞察及品牌策略负责人菀意介绍,快消行业已从规模竞争转向心智竞争,新品牌需聚焦"速度、宽度、锐度"三大增长引擎:爆品生命周期管理愈发关键,推新能力与节奏决定品牌生意增长,需通过持续迭代保持市场敏感度;品牌分阶段突破,从爆品出圈到品类拓展,再到矩阵式布局,构建健康的货品结构;细分需求与新趋渗透引领行业增量,需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同时,针对趋势品类,天猫为符合要求的品牌提供种草反哺、流量激励等资源,协同品牌实现赛道突破。
说到底,新品牌的真正突破,不在于快或多,而在于准和深。
沥金点评
这场沙龙,为快消新锐品牌提供了一套痛点+方案的完整破局逻辑。
当商家的增长焦虑聚焦于获客贵、起量慢、方向乱时,天猫千星计划与天猫宝藏新品牌、天猫快消行业给出了分阶段的解题路径;而CBI 指数与品类洞察,则为品牌提供了数据化的决策依据,让赛道选择从凭感觉变为靠数据,更反向推动品牌强化长期经营实力。
对新锐品牌而言,突围的关键不在于颠覆行业,而在于锚定自身所处阶段,精准对接平台资源。
无论是Befe借助精准的品类洞察和营销登顶国货发膜第一,还是俊小白靠功效创新和数据决策实现上10 亿销售额,两家千星品牌的成长之路都在说明传统赛道的新锐品牌想要跑出来,并不需要单打独斗,依托平台生态将差异化优势转化为确定性增长,也是一条可持续的突围之道。
这既是沙龙传递的核心价值,更是快消行业未来增长的信心所在。
来源: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