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泰森VS梅威瑟!英雄迟暮就别把擂台当提款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22:09 1

摘要:9月5日的上午,一个人无聊刷子朋友圈竟然看到了59岁的迈克·泰森(Mike Tyson)要和48岁的小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 Jr.)打“表演赛”,我第一反应不是“爷青回”,而是心里咯噔一下:又来了。像听见隔壁曾经光宗耀祖的老舅,晚

9月5日的上午,一个人无聊刷子朋友圈竟然看到了59岁的迈克·泰森(Mike Tyson)要和48岁的小弗洛伊德·梅威瑟(Floyd Mayweather Jr.)打“表演赛”,我第一反应不是“爷青回”,而是心里咯噔一下:又来了。像听见隔壁曾经光宗耀祖的老舅,晚年非要去直播间喊“老铁刷火箭”,拿着8+1非要表演平底起旋风——你替他害臊,却又忍不住心疼。

迈克·泰森,那个 20 岁就抡圆了拳头把职业拳击重量级砸得嗡嗡作响的混世魔王;小弗洛伊德·梅威瑟,把防守和闪躲打成艺术、把 50-0 刻成里程碑的完美主义者。当年他们站在擂台上,哪怕只是抬抬眉毛,都能让空气里飘满火药味。如今却要为了八位数的出场费,在体重差70磅的“畸形规则”下,像两只被拔掉牙的老虎,晃着松垮的肩膀供人拍照打卡。画面太荒诞,荒诞得让我想笑,笑完又想哭。

笔者从90年代就开始看拳击,经历过重量级四大天王的交相辉映,感受过东欧洪流的无情侵袭,所以笔者对于职业拳击有着很深的“情怀”,但是我的情怀不是提款机密码,更不是赛后发布会上用来擦汗的美元。迈克·泰森去年才跟网红杰克·保罗打完,在比赛后半段喘得跟农村的风箱一样。而小弗洛伊德·梅威瑟更是把巡回表演赛打造成了产业链,从东京飞到迪拜,对手名单里甚至还有连拳击鞋都不会系的日本踢拳菜鸟。

每一次出场,他们两人都把“传奇”两个字按在地板上摩擦,边摩擦边数钱,还回头冲年轻人咧嘴一笑:“看,这就是名利双收。”——这笑比被他们被KO还难看。

拳击是什么?是拳击运动员用血换尊严的独木桥,是12回合里每一次倒地又爬起来的孤勇。是电影《洛奇三》中,拳王阿波罗·奎迪对洛奇说的那句:“找回那份曾经最诚挚的热爱。”。诚然,迈克·泰森和小弗洛伊德·梅威瑟都曾经在拳击赛场上扬名立万,用自己的成就逆天改命,但是今天的他们却亲手把擂台改成马戏团,让后辈误以为“流量大于拳头”“热搜大于金腰带”。当少年不再梦想成为下一个阿里,而是琢磨怎么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拍短视频换取打赏,那么这项运动就只剩下一具涂满Logo的空壳。

我当然明白,人老了,口袋空了,名声凉了,想再抓住点什么养老是本能。可你们偏偏要抓的是曾经最珍视的羽毛。泰森,你说过“我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梅威瑟,你写过“不败是一种信仰”。现在你们联手把这两句话改写成“我最大的对手是银行账户”。——何其讽刺,又何其悲凉。

更悲凉的是,我们这群观众竟也无能为力。骂归骂,直播一开,手指还是诚实地付了费;嘴上说抵制,眼睛却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下一个滑稽瞬间。于是资本笑得比谁都欢:看,这就是传奇的剩余价值,连叹息都能折现。

所以,老拳王们,适可而止吧!倘若真的爱拳击,就别再拿它当养老理财;倘若还爱惜自己的羽毛,就别再让它在聚光灯下被踩得扭曲变形。真正的体面,不是赛后数钞票时故作潇洒的挥手,而是某天在训练馆里,看着年轻人挥汗如雨,你们能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说一句:“小子,拳头是用来改变命运,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别让最后一记重拳,砸在曾经辉煌的墓碑上。留给拳击一点尊严,也留给你们自己一点——哪怕只剩一点点——值得被后人仰望的形象。

来源:搏击视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