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柳江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热土上,有两位师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坚守岗位,默默点亮学生成长之路。柳州市思贤中学的刘春辉耕耘教坛二十三载,从乡间小道到城区校园,以执着劝返辍学学生、用关爱助力学子蜕变,将“奉献”融入日常;柳江区新兴中学的罗翔则舍弃国企优渥待遇,扎根乡
在柳江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热土上,有两位师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坚守岗位,默默点亮学生成长之路。柳州市思贤中学的刘春辉耕耘教坛二十三载,从乡间小道到城区校园,以执着劝返辍学学生、用关爱助力学子蜕变,将“奉献”融入日常;柳江区新兴中学的罗翔则舍弃国企优渥待遇,扎根乡村教育七年,化身学生“第二个父母”,创新教学方法,以青春与担当为农村孩子筑梦。虽执教场景各异,他们却同样以匠心守护教育初心,用行动诠释师者本色。
师者如光,照亮成长之路
二十三年的教育生涯,刘春辉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在他看来,教育无需惊天动地,而是在一次次日常课堂的互动中,在与学生每一次目光交汇里,将“坚守”写成习惯,把“奉献”过成日常。
刘春辉自校园毕业,便满怀对教育的热忱踏上征程。斑驳黑板、摇晃桌椅、透风教室都挡不住这份执着,一辆破旧二手摩托成了他乡间小道上的“教育摆渡船”。初二的小婷沉默寡言,突然辍学让他揪紧了心,他心急如焚去家访,看到小婷在农舍帮做农活,爷爷奶奶叹着气:“孩子成绩一般,不如打工贴补家用。”小婷攥着衣角抹泪,始终一言不发。
“知识能让她走更远!”怀着这份信念,刘春辉从未放弃。为劝小婷重返校园,他一次次家访做思想工作,带去学习资料,分享外面精彩世界;多方奔走,为她申请费用减免、发起募捐,甚至自掏腰包补贴生活费,学业上课余辅导从不间断;生活中,关怀备至胜似亲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婷不仅重返校园,更以护士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篇,工作首日,她特意找到他,红着眼眶哽咽道:“老师,如果没有您,就不会有今天的我。”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付出的价值。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周边村落,执着劝返每一位辍学孩子,用行动为他们点亮前路,播撒下名为“希望”的种子。
2023年,刘春辉调任柳州市思贤中学。这所学校的学生信息接触面广、思维活跃,也面临更多诱惑。班上的小福因缺乏监管,常违纪且厌学,他格外关注小福,发现其热爱运动后,便鼓励他参与体育活动,还利用课余陪他散步谈心,耐心开导道:“要对未来负责,学习就像解数学题,坚持尝试终会成功。”在他的帮助下,小福重拾自信,成绩与纪律都有明显进步。教学中,他积极探索创新,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借助多媒体让教学更生动,并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和竞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刘春辉坚信教育是点燃希望、传递温暖的火种,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用心浇灌、用爱呵护。教师节,小婷捧着鲜花来看他,说要像他一样帮助更多人,那一刻他热泪盈眶,觉得一切都值得。回顾二十多年教育生涯,虽历经艰辛但刘春辉从未后悔。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孩子未来奠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未来他仍会怀揣热爱继续耕耘,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定能在教育道路上绽放更绚烂光彩。
青春扎根乡野间,甘为教育引路人
自2018年至今,七载光阴里,罗翔始终扎根乡野,将青春热忱悉数投入乡村教育事业。当初,罗翔站在人生的重要岔路口:一份是自治区直属国企的优渥录用函,承载着城市生活的安稳与机遇;另一份是柳江区新兴中学的聘用通知,字里行间满是乡村教育的质朴与期待。最终,他撕碎城市“通行证”,背起行囊踏上乡野执教路。
初到柳江区新兴中学,面对多为留守儿童、务工子女、基础薄弱的学生,罗翔从未退缩。昔日同学在大城市崭露头角,他却日复一日往返于教室、宿舍、学生家中,过着简单的“三点一线”生活。有人问他是否后悔,他总笑着看向读书的孩子们:“这里有更需要我的人。”七年来,他身兼数职,清晨教室有他检查晨读的身影,深夜办公室有他忙碌的灯光,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每个孩子内心的力量。”这是班主任罗翔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用心呵护每位学生,办公桌抽屉里常备糖果、退烧药、文具,皆是他无声关爱的见证。学生小琳曾一度叛逆,罗翔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发现她绘画的特长,鼓励道:“你的画很有灵气,班级黑板报交给你,相信你能让大家眼前一亮。”渐渐地,小琳重拾归属感回归课堂,最终考入市示范性高中。而在罗翔努力下,他带领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获评柳州市、柳江区先进班集体,家长们都放心把孩子交给他。
教学上,他深知“学高为师”,为改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传统教学兴趣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借助几何画板、游戏化练习系统等方法,让枯燥公式变生动有趣。2020年,他承担的柳州市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展示课获好评;2022年,其执教的《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创新形式获柳江区教学评比三等奖,学生数学成绩也随之显著提升。
2024年3月,至亲患病住院,罗翔始终坚守三尺讲台,课后才匆匆拿出手机,通过视频表达牵挂,深夜办公室里,他或答疑、或备课,全心投入。中考时,他带的班级总成绩与数学成绩均列全区乡镇第一。而支撑他走过这段艰难时光,是来自学生与家长的温暖馈赠:学生们偷偷为他布置的生日教室、贴满课桌的暖心便签,以及家长们真挚的感谢与认可,这些都让他觉得辛劳值得。
罗翔是万千乡村教师中的普通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凭着“钉钉子”般的坚守筑牢教育初心。他用满腔热忱耕耘讲台,以点滴智慧点亮童心,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里,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在乡野间点亮孩子们的希望,也照亮乡村教育的前行之路。
来源: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