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的“增长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0 14:19 1

摘要:从全球银行业经验看,能最终成功穿越周期的银行有两大共同的关键词,一是战略布局优化,始终坚守“稳健”本色,另一个是持续打造业务特色,找到新的业务“成长性”。

这家国有大行,找准了“稳”的着力点和“进”的主攻方向,各大“增长极”不断释放新动能

· 来源:轻金融 作者:尚志科

面对逆周期考验,银行业需要迎难而上。

从全球银行业经验看,能最终成功穿越周期的银行有两大共同的关键词,一是战略布局优化,始终坚守“稳健”本色,另一个是持续打造业务特色,找到新的业务“成长性”。

保持稳健与成长性并重,正是农行2024年业绩持续领先的两大关键词。这一年,农行找准了“稳”的着力点和“进”的主攻方向,扎实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业务经营工作,主要经营指标延续向好势头,以零售金融为代表的业务“增长极”不断释放新动能。

农行的增长潜力还在蓄势。“农行坚持以客户满意、员工满意为标准,秉持追求卓越的恒心和自我革新的决心,以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激发发展动能。”农行董事长谷澍在2024年年报致辞中表示。

01

业绩“双增长”:

找到稳健经营“最优解”

随着银行业竞争格局与业绩不断分化,各大银行纷纷在规模、定价、风险、资本等之间统筹平衡,以寻求经营的“最优解”。

无论外部环境风浪再大,坚守责任与担当,不断增强改革创新动力,始终是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农行在2024年找到的经营“最优解”,藏在扎实服务和落实国家战略之中,也因此实现了自身各项指标的稳健增长。

首先,是实现营收与净利润两大业绩指标“双增长”。截至2024年末,农行资产总额4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全年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营业收入711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利息净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营业收入涨幅居四行首位,利息净收入四行唯一正增长,可比同业中唯一一家连续11个季度在央行MPA评估中获评A档。

其次,是存、贷款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4.97万亿元,新增2.42万亿元。境内日均存款新增2.29万亿元,增速8.5%,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存款偏离度0.42%,为可比同业最优。贷款总额24.91万亿元,增速10.13%。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增量均可比同业领先。

作为衡量一家银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近年来银行业ROE整体普遍走低,不过也有例外。轻金融跟踪长期ROE较高且稳定的银行发现,这些银行的共同点,是业务特色化明显,不良率较低,股价表现也相对抢眼。

农行正是这样的代表银行之一,其ROE多年来持续稳定在10%之上,2024年ROE为10.46%,在6家国有行中位居前列;2024年,农业银行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5%、58%,总市值涨幅连续两年居可比同业首位,充分体现了广大投资者对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

强大的综合金融实力之下,使得农行在多个权威奖项上拔得头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4年综合表现8项细分排名中,农行获得“增长规模”、“流动性”两项全行业第一;央行2024年公布的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项目显示,农行共有6个项目获奖,获奖数量并列银行业第一。

稳定的资产质量、强劲的风险抵补能力和资本内生能力,是一家银行穿越长周期的硬支撑。这方面,农行始终把防风险作为首要任务,这种“稳字当头”的经营理念,正是其穿越周期的关键。

农行有经得起长周期检验的优质资产质量。截至2024年末,农行的不良贷款率1.30%,对公不良率1.58%,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个人贷款不良率1.03%,整体资产质量处在较优水平,信用卡不良率1.46%,在6家国有行中最低;农行还有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截至2024年末,农行的拨备覆盖率299.61%,稳居6家国有大行最高水平。

可以发现,农行的稳健是植根于自身经营“基因”中的,是可持续的;农行的各项业务数据增长领先是全方位的,是发挥自身强大综合金融实力的全面体现。这也是农行探索稳健经营找到的“最优解”。

02

打造零售“增长极”:

个贷余额首家破9万亿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一批特色化“增长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轻资本、逆周期的零售业务,是银行的一大业务“主战场”。全面对比银行业零售金融的关键性指标可以发现,农行积累了多个全行业第一,并且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主要零售金融数据保持同业领先。农业银行个人客户总量超8.8亿户,保持同业第一。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达22.3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截至2024年末,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7.8万亿元,余额、增量、日均余额、日均增量、付息率连续三年保持“五项第一”;个人贷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至2025年3月17日),是同业中首家突破9万亿元的银行。

二是理财基金、私人银行、信用卡、人寿保险、手机银行等指标,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个人消费类贷款(含信用卡透支)较上年末增加2943.06亿元,增长28.3%,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MAU)突破2.5亿户,增速17.5%,持续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轻金融还发现,近年来农行的多项零售金融指标,在国有行中位次稳步前进。

2022年,农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上升一个位次,在六大行中升至第二位,且近年来贷款规模领先优势不断扩大;2023年,农行的私人银行AUM排名同比上升一个位次,进入国有行第三;2024年,农行的私人银行AUM排名再度上升一个位次,跻身国有行第二。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农行的私人银行AUM排名2022年以来每年上升一个台阶,从国有行第四位变成行业前二,凸显了农行在高端财富管理领域积累了强大的客户优势与业务竞争力。

众所周知,零售金融转型之所以难,在于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的过程。农行遵循“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着力推动实现“三大转变”,一是经营重点从重产品销售向重客户经营转变;二是经营范围从传统金融向场景金融转变;三是经营方式从过去的经验法则向数字驱动转变。

从长远看,零售金融优势能否形成良性循环,在于能否实现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与客户价值创造能力的统一和良性循环。

农行较好实现了两者的统一。一方面,大财富管理特色鲜明,2024年创造客户收益507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时点规模1.97万亿元,峰值突破2万亿元,位于行业前列。代理保险业务规模、手续费收入均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全年实现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896亿元,对集团贡献度达54.8%;实现零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78亿元,全行占比53.2%。

零售金融的强大绝非一日之功,一旦形成护城河就难以撼动;零售金融犹如一个增长飞轮,一旦发动起来,就会形成很强的动能惯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500家重要银行参与的国际权威机构评价中,农行能够连续四年位居“全球零售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

可以预见,“扩内需、促消费”等驱动下,农行零售增长极将释放更多潜能,零售创新与布局依然会走在同业最前列。

03

做“难而正确”的事:

普惠金融贷款率先破5万亿

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繁琐、可持续性难度大,是一项真正的“难而正确的事”,更能体现一家银行的责任担当所在。

作为最早对普惠金融业务实施专业化管理的银行之一,农行在普惠金融贷款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近日,农行普惠金融迎来新的突破,贷款余额在同业中率先突破5万亿元,这是继2023年突破3万亿元、2024年突破4万亿元之后,农行普惠金融业务再上新台阶。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能实现一年上一个台阶,来之不易。这源于农行持续加大民营企业和普惠贷款投放力度,普惠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着力产品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人才队伍培育;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探索民营和普惠贷款风险管理新模式、新打法,夯实可持续发展的风控基础。

当前,国家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为农行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县域金融也成为农行的重要战略“增长极”。

截至2024年末,县域贷款年增量突破万亿元,余额达9.85万亿元,占全行境内贷款比重超40%。县域日均存款年增量1.12万亿元,余额达12.53万亿元,占全行存款比重44%。农行连续四年在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核评估中获评最高等级“优秀”,是2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中的唯一一家。

如今,农行普惠金融成功探索出一条长期可持续道路:普惠贷款不良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县域金融不良率1.21%,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同业领先。在扩大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又严控风险,农行为行业破解“普惠金融难盈利”困局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04

结语

无论是零售金融,还是普惠金融等业务,真正的强劲选手都是耐力型选手,短期的大干快上不可取。农行志在长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努力打造‘资产质量最好、经营最稳健的银行’。”农行行长王志恒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在当前的银行业分化格局中,变革创新处于前列的银行,业绩与估值可能领跑新一轮周期。农行正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其一系列改革创新布局也值得期待。

来源:轻金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