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五点半,63岁的张大爷已经蹲在社区超市门口。他攥着手机盯着屏幕里穿白大褂的"专家",冻得直搓手却不敢挪窝,
凌晨五点半,63岁的张大爷已经蹲在社区超市门口。他攥着手机盯着屏幕里穿白大褂的"专家",冻得直搓手却不敢挪窝,
听完这堂课能领3块钱,加上前几天攒的鸡蛋,刚好能给孙子煮茶叶蛋。可女儿周末回家看到桌上的"特效钙片",气得直拍桌子:"爸!这钙片超市卖30块,您花240买了两瓶啊!"
鸡蛋当诱饵 专钓闲不住的老鱼
骗子们早摸透了老人心理。先是在菜场、广场舞场地发传单:"扫码进群领鸡蛋,不要钱!"等老人们聚在临时租的"健康小屋",就开始画大饼:"每天来听课,鸡蛋白拿还倒贴钱!"
张大爷就是被老邻居拉去的,头天付1块钱真拎回15个鸡蛋,第二天听课又拿到3元红包。第三天"专家"开始推销:"这钙片能治腰疼腿麻,国家运动员都吃!"
听课像上班 手机变定时炸弹
这些课专挑子女上班时间开。早上五六点讲"养生秘诀",下午四五点教"理财妙招"。北京朝阳区有老人为领补贴,连续21天凌晨四点起床听课,
最后花光3万积蓄买了"量子磁疗毯"。更可怕的是,扫进群的二维码会盗取通讯录,河南有老人被骗子冒充子女,用变声电话骗走8万元。
防骗要学年轻人"抠门"
1. 鸡蛋换个地方领:杭州社区搞"防诈答题送鸡蛋",答对3题就能领,既长知识又实惠;
2. 手机设三道锁:支付密码、指纹验证、刷脸认证一个都不能少,像防贼一样防陌生APP;
3. 学会装穷:江苏刘大妈每次听课都念叨"退休金都给孩子还房贷",骗子主动把她踢出群;
4. 每周给骗子捣乱:上海赵阿姨发现,只要在直播间刷"我女儿是律师",马上会被禁言。
"其实哪是闺女盯着,是他把骗子的讲课时间都记下来,专挑那时候给女儿打视频,既破了骗子的局,又能多和女儿唠唠嗑。
注:文中案例取材多地警方通报,细节已做改编保护隐私
来源:家乐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