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就有一项关于中国超50万人的研究报道,每天吃鸡蛋会比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而且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民以食为天”,鸡蛋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含有大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与餐桌上随处可见。
2018年,就有一项关于中国超50万人的研究报道,每天吃鸡蛋会比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而且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最新的《202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推荐每天需要摄入一个鸡蛋。
正是因为鸡蛋的消费受众多,销量大,很多人开始在“成本”上作文章,从早些时间起,关于“超低价人造鸡蛋”、“1毛人造鸡蛋”的话题就源源不断,近期更是成为了热点!
那么这样的“人造鸡蛋”是真实存在的嘛?消费者尤其是家庭日常负责食材采购的中老年人如果真的遇到了,要如何分辨呢?
科技与狠活的“人造鸡蛋”,真实存在嘛?
1.网传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成本高昂,几乎不可能流通
多年之前,就有流传过很多关于“人造鸡蛋”的视频,表示用化学原料来制作鸡蛋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不仅外观口感都十分相似,重要的是制作成本非常低。
然而,这样的“人造鸡蛋”其实更类似于日常说的食材样品,其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色素和树脂,蛋清由淀粉、树脂、凝固剂、色素等化学物质制作而成,而坚硬的蛋壳主要由少量石膏和碳酸钙组成。
央视财经,早先就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还原了视频中“人造鸡蛋”的过程,以此对“人造鸡蛋”进行辟谣,“人造鸡蛋”虽然外观粗看相似,却无法真的食用。
因为从技术角度看,光蛋壳这一部分,目前就无法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真正还原,天然的蛋壳从外到内共有6层,结构非常特殊,分别为最外面的油质层、垂直晶体层,中间的栅栏层、乳头层、外壳膜和最里面的内壳膜。
所以,如果真的要制作可以食用的人造鸡蛋,成本会远远高于真实的鸡蛋,在市场上流通供大家消费目前是不太可能的。
2.万一遇到“化学人造鸡蛋”,如何分辨?
虽然真实优质可食用的“人造鸡蛋”目前还无法在市场流通,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不法商贩会售卖一些低质不安全的“化学人造鸡蛋”。
那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如何分辨呢?
其实很简单,虽然你看电视或者视频中的“人造鸡蛋”非常逼真,但实际拿在手上细看的话,还是非常不一样的。
首先,真实鸡蛋的蛋壳表面通常纹路分布很不均匀,而且有大量的气孔,不光滑,如果都观察不到,那很可能是假的。
其次,真实的鸡蛋在打开之后,你会看到蛋壳表面有覆盖着一层薄膜,而人造的一般不会有。
最后大家可以闻闻气味,真正的鸡蛋会带点儿腥味,而“人造鸡蛋”因为是众多化学品合成的,或多或少都会有化学添加剂的味道。
真正的“科技人造鸡蛋”实质是“植物鸡蛋”
其实,除了上面说的化学制品的“人造鸡蛋”,确实是存在科技版“人造鸡蛋”的。
它更多的不是为了外观相似,而是从营养价值及口感出发,希望可以降低成本,代替传统的“鸡蛋”。
这样的“科技人造鸡蛋”,是由Hampton Creek公司研发的一种人造食材。它通过在葵花籽、豌豆、黄豆、高粱等植物中,提取蛋白质成分适当混合调配而成,不含胆固醇与麸质,营养价值相比普通鸡蛋多1/4,价格仅为普通鸡蛋的一半,且保存时间更长。
同时,因为这样的“人造鸡蛋”省去了常规的饲养环节,就可以大大降低饲养动物的人力物力消耗及动物本身携带疾病传染的风险。
虽然“科技人造鸡蛋”与传统食物的构造大不相同,但大家不用担心,它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转基因食品,也获得了“non-GMO project”(一个合法鉴定食物是否为非转基因的组织)的盖章认证。
不过目前这样的“人造鸡蛋”并没有在国内广泛流通,而且外观也不一致,大家也可以很容易分辨。
中老年人,如何吃鸡蛋更健康?医生:3种鸡蛋建议少吃
大家都知道鸡蛋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并且促进大脑发育健康。
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5月的研究,也发现了“适量食用鸡蛋有益健康”的证据:
适度食用鸡蛋,可以增加我们血液中有益心脏健康的代谢物,从而帮助降低大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里也提到,是适度食用,那对于中老人来说,鸡蛋到底应该吃多少呢?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想的一样,吃鸡蛋容易导致的胆固醇过量,中老年人要谨慎吃?
其实不是的,大多研究表明,我们每天吃一个鸡蛋所产生的营养效益,是远高于其含有的胆固醇的影响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摄入蛋类不足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从2014到2020年的7年间,虽然人均蛋类年消费量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依然没有达到《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摄入一个鸡蛋的标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从纳入研究的对象样本中,提取了225种代谢物,并在里面找到了24种代谢物与鸡蛋摄入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适量鸡蛋摄入有助于提升高密度脂蛋白(一种有益健康的胆固醇)的浓度。
同时,只有一小部分胆固醇是来自于食物的,大部分其实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我们对胆固醇是有调控能力的,当从膳食中摄入大量胆固醇时,人体的吸收率就会有所减少。
此外,蛋黄中其实不仅仅有胆固醇,还有可以阻止胆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的卵磷脂。
所以,只要我们不吃过量,对于一般中老年人来说,每天一个鸡蛋包括蛋黄在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鸡蛋虽好,“改头换面”后也要多加注意哦
鸡蛋是一种无所不能的食材,不同的做法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口感,同样也会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但是下面三种烹饪方法的鸡蛋还是要少吃为好哦,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1.炸蛋
炸蛋一般都是放到高温油锅里炸到金黄、蓬松,再捞起来沥油。即使经过了沥油的步骤,还是会用到高温和大量的油,油炸会改变油脂的结构,产生大量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和自由基,而且鸡蛋是吸油率非常高的食物,达到了43%。
油脂摄入过量,对中老年人来说是非常不健康的,会引起脂肪肝,高血脂等不良症状及疾病,甚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风险。
2.毛蛋
毛蛋其实是一种“死胎”,它是因为胚胎在妊娠期间受到沙门氏菌,或者其他因素影响而停止发育形成的。
虽然是“死胎”,但此时胚胎在蛋中已经成形,蛋壳大多时候已经有裂缝了,所以毛蛋受到外界污染的风险更高。
如果要吃一定要经过严格清洗然后高温处理,我们经常能在街上遇到一些卖毛蛋的小摊贩,味道很浓郁,深受部分人的喜爱,但是这种大批量操作的很难保证干净程度,就很容易残留细菌增加沙门氏菌等病菌的感染风险,导致食物中毒,建议大家还是少吃,尤其是平时肠胃就不太好的人。
3.溏心蛋
溏心蛋是指鸡蛋的蛋白完全煮熟,但蛋黄还处于半流动的状态的鸡蛋。由于造型美观口感特殊,很多人会喜欢吃,尤其是拿来与其他的食物拌在一起。
然而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没有煮熟的鸡蛋中,会含有抗酶蛋白以及抗生物素蛋白,这些都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造成身体缺乏生物素。
同时,处于半生不熟的鸡蛋很可能含有细菌或者寄生虫,会让人在短时内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吃或少吃溏心蛋,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偶尔真的想吃,可以选择使用无菌蛋。
真正可食用高营养价值的“1毛人造鸡蛋”是不存在的,即使偶尔遇到“化学人造鸡蛋”,大家也可以非常容易从外壳、气味等进行分辨。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人均每天需要摄入一个鸡蛋,即使对于中老年人,一般这个量也是合适的,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等,然而,类似“炸蛋”、“毛蛋”和“溏心蛋”这样不健康的烹饪鸡蛋大家还是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哦~
参考文献
[1]Qin C, Lv J, Guo Y, Bian Z, Si J, Yang L, Chen Y, Zhou Y, Zhang H, Liu J, Chen J, Chen Z, Yu C, Li L;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s of egg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cohort study of 0.5 million Chinese adults. Heart. 2018 Nov;104(21):1756-1763. doi: 10.1136/heartjnl-2017-312651. Epub 2018 May 21. PMID: 29785957; PMCID: PMC6241631.
[2]Pan L, Chen L, Lv J, Pang Y, Guo Y, Pei P, Du H, Yang L, Millwood IY, Walters RG, Chen Y, Gong W, Chen J, Yu C, Chen Z, Li L;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 metabolic mark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Elife. 2022 May 24;11:e72909. doi: 10.7554/eLife.72909. PMID: 35607895; PMCID: PMC9129873.
[3].“人造鸡蛋”在美国出售[J].品牌与标准化,2014,(05):94.
[4].“人造鸡蛋”上市引热议[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12):1.
来源:健康科普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