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大华股份、华阳集团、领益智造、和辉光电、莱宝高科、中润光学、茂莱光学、中颖电子八家大屏显示、车载显示、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投影与激光电视镜头、显示驱动等显示相关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年报。
3月29日,大华股份、华阳集团、领益智造、和辉光电、莱宝高科、中润光学、茂莱光学、中颖电子八家大屏显示、车载显示、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投影与激光电视镜头、显示驱动等显示相关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年报。
汇总8家企业中,除了大华股份营收略微同比下降外,其他七家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和辉光电、华阳集团、领益智造、中润光学增幅超过20%,分别增长63.19%、42.33%、29.56%和20.01%。
归母净利润方面,仅和辉光电亏损,中润光学、华阳集团、和辉光电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且增幅均超过20%,5家企业净利同比减少,其中大华股份、中颖电子、茂莱光学降幅超过20%。
大华股份:营收321.81亿元,净利润23.47亿元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下,公司仍坚持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实现营业收入321.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1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74%。
大华股份持续深耕企业数智化转型业务领域,在助力企业客户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公司逐步从外围系统整合进入到生产的核心业务系统中,不断提高硬件丰富度和AI能力,持续提升多维感知产品、行业算法模型在企业场景化业务中的应用深度,实现诸如生产安全、设备在线检测、运维状况等场景化服务,助力能源行业的生产安全,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提质、降本、增效。
2024年,大华股份研发投入42.13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13.09%。除了对传统的视频技术保持投入,公司持续加强对多维感知、AI大模型、数据智能、智能计算、云计算、软件平台、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创新业务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化,深化“五全”能力,聚焦价值业务场景,构建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产品与技术体系。
大华股份以场景化应用为导向,聚焦核心技术研究,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和推动大模型、多模态AI等新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不断夯实AI工程基座,构建大模型全栈能力,持续推进AI产业化和商业成功。同时,深入挖掘视图数据内涵,释放数据价值,推动人机交互全面升级,全面助力城市与企业数智化升级,实现从感知智能到数据智能,再到业务智能的闭环,以“全智能”能力为客户创造经营价值。
大华股份始终致力于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化进程,以数据资源化供给者、资产化践行者、商品化赋能者为定位,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形成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并携手生态伙伴,助力构建繁荣的数据要素市场。从多维感知、多元连接、视图智能、开放平台等维度出发,全新升级物联数智平台2.0,深度融合星汉大模型和图数融合能力,并构建高效的软件工程化能力,发布城市天机和企业天衍两大行业产品体系,全面助力城市高效治理与企业数智化升级。公司公有云业务完成3.0架构升级,构建以云端低代码开发中台为基础的面向渠道、行业、生态的全云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丰富的SaaS应用,包括大华云睿、大华云联、DoLynk等公有云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新的运营模式,由人工向“数据+智能”化升级转变,赋能企业数智化管理转型。
在创新业务领域,大华股份基于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多年智慧物联领域积淀,持续探索新兴业务,包括: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存储介质等创新业务,为公司不断拓展新的高潜力增长点。
华阳集团:营收突破100亿元,净利润创新高
2024年是惠州市华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档提速、迈向领先”的元年,公司经营业绩增速加快,各业务及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3%,其中汽车电子实现营业收入7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55%;精密压铸实现营业收入20.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13%,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7%。
2024年,企业环境错综复杂,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产业革命、技术革命依然推动着汽车行业技术迅速发展。面对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和快速变化的行业态势,2024年公司聚焦“订单、交付”中心工作,以研发创新和成本竞争力为主要驱动,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高增长,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净利润创新高。
汽车电子业务实现高增长。报告期内屏显示、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车载摄像头等规模化量产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座舱域控、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新产品线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多类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部分产品线跻身行业前列,报告期内HUD产品出货量突破100万套、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出货超400万套,座舱域控产品出货量超30万套。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公司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国内供应商第一名,座舱域控、液晶仪表、屏显示市场份额排名快速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大客户数量明显增多,前五大客户分布均衡、无单一依赖。报告期内,吉利、奇瑞、赛力斯、北汽等客户营收规模大幅增长;蔚来、理想、小鹏、小米、Stellantis等客户配套产品快速放量。
华阳集团始终将研发作为保持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坚持以研发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研发投入8.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94%,占营业收入的8.19%。公司拥有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华阳通用)、多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多地协同的研发基地(惠州/重庆/上海/西安/大连/芜湖),涉及软件、硬件、集成、光学、算法、精密机构、精密模具等核心技术领域,积极布局前瞻性技术研究,产品和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88项,其中发明专利427项。
2024年,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在新势力车企及合资、国际车企客户取得重要进展,新突破大众汽车集团、上汽奥迪客户,多类产品获得Stellantis集团、小鹏、理想、小米、蔚来、零跑、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等客户众多新项目;持续获得奇瑞、吉利、长安、长城、赛力斯、北汽等客户新项目,为该等客户配套的产品品类进一步增加。公司主要产品座舱域控、HUD、屏显示、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数字钥匙、电子后视镜等订单额大幅增加。 2024年,公司精密压铸业务持续获得采埃孚、博世、博格华纳、比亚迪、舍弗勒、联电、佛瑞亚、伟创力、泰科、莫仕、安费诺以及其他重要客户新项目,铝合金业务新突破法雷奥、尼得科客户。公司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光通讯模块及汽车高速高频连接器等零部件项目订单额大幅增加。
领益智造:营收442.11亿元,AI终端和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2024年度,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42.11亿元,同比增长 2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53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 40.21亿元。公司新业务收入规模提升幅度较大,精益化运营效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持续保持稳健经营。
2024年领益智造持续提供AI终端硬件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解决方案等服务,进一步稳固自身高端精密制造领先地位,并助力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2024年度,公司凭借领先的精益制造能力及在 AI终端制造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实现AI终端业务的快速增长,全年实现收入约 407.31亿元,同比增长 32.75%。因产品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毛利率17.41%,同比下降,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2024年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收入 21.17亿元,同比增长 52.90%。
在业务方面,领益智造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持续向更高标准迈进。2024年公司折叠屏、XR智能穿戴、VC散热、服务器散热、高功率电源产品、机器人等重点项目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公司与海外机器人龙头客户、国内机器人龙头客户、AMD、Brembo等客户建立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并获得北美大客户、M客户等客户的肯定与表扬。此外,公司还荣获H客户、荣耀、小米、联想、京东方等客户的供应链奖项、客户及省市级质量协会的31项质量品质奖项等荣誉,子公司领鹏智能则获得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优胜单位。
在智能制造方面,2024年领益智造全力推行精益生产9883专项活动,将良率最终目标值设定为98%,其中80%料件良率达到98.8%及以上。通过这一系列专项活动,公司人均创收由47.17万元提升至51.84万元,运营效率与质量均有所提升。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精益化、数据化、自动化及绿色化的“新四化”智能制造理念。在模具加工、设备开发、制程研发、对原材料的理解、对精益化生产的推动以及多样化产品的集成等多方面深入探索与实践,成功打造出模切一线流生产线、冲压连续流生产线、高速智能冲压车间、CNC智能车间、无人绿色阳极生产线等先进的核心工艺实践案例,实现了终端品牌更全面的服务,巩固了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合作伙伴地位。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抢占行业先机,加速海外基地建设与运营。2024年公司海外基地整体收入快速增长,千瓦级高功率电源机产品扬帆出海,在海外基地量产并批量交付。同时,公司海外子公司获得多个低空经济植保机双强客户认证。目前,海外基地已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新项目研发导入、量产交付逐步步入正轨。未来海外业务将逐步实现盈利,形成海内外双循环、双领先的业务格局。
在资本市场方面,领益智造凭借广大股东的支持,成功发行可转债并融资21.37亿元,积极响应“国九条、并购六条”新政,发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推进并购江苏科达,同时连续2年获评深交所年度信披评价最高级A级。
和辉光电:营收49.58亿元,AMOLED显示面板实现量价齐升
2024年度,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831.18万元,较上年同期303,844.99万元增长63.19%,其中境外营业收入135,315.59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比例为27.29%,主要系公司坚持研发创新,致力于对AMOLED前沿技术的持续突破,加快推进最新技术方案的成果转化,通过应用Hybrid显示新形态、Tandem叠层显示技术等各项前沿技术,使产品在轻薄、亮度、强度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性能更具优势,满足客户高端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需求,实现了量价齐升。在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公司持续突破技术制高点,巩固国内龙头地位,出货量再创新高,营业收入增幅超180%,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首位;在车载航空领域,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实现了对多场景、多规格的全面覆盖,报告期内多款新产品实现量产交付,出货量呈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增幅超200%;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与品牌客户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合作,产品出货量持续稳健攀升,驱动营业收入维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智能穿戴领域,公司依托创新产品矩阵优势,凭借轻薄高性能的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品牌客户出货量与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2024年度,和辉光电净利润为-251,805.1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72,634.02万元;剔除利息、折旧摊销等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4,561.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5,272.13万元,主要得益于市场开拓、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收入增长,以及精益生产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推动的成本下降,公司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改善了40.58个百分点。
2024年度,和辉光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49.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567.06万元,主要系公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营业收入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幅度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长幅度。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99%,较上年同期减少5.53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3.19%,营业收入增幅远大于研发投入增幅。
和辉光电主要专注于高解析度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以及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终端电子产品,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生产适用于车载显示、航空机载显示、桌面显示、智能家居显示、工控显示、医疗显示等专业显示领域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
2024年,和辉光电AMOLED显示业务实现量价齐升,实现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收入481,74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23%。远大于出货量增长幅度,彰显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的战略成效。分领域看,中尺寸产品线表现尤为亮眼,平板、笔记本电脑AMOLED显示屏全年出货量突破300万片,创历史新高,其中笔记本电脑AMOLED显示屏产品首次实现百万级量产突破,带动该领域营收激增超180%。
在智能穿戴领域,和辉光电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上半年量产的两款Hybrid新品凭借轻薄优势迅速打开市场,广受终端产品用户好评;同时与品牌客户合作开发LTPO柔性新产品,将持续保持公司在穿戴领域的优势,并扩大高端穿戴领域的市场份额。
在智能手机领域,和辉光电保持硬屏出货量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全年协同客户开发近10款柔性手机AMOLED新产品,驱动营业收入维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平板电脑领域,和辉光电持续突破技术制高点,成功实现全球首款12.X英寸2.8K+144Hz Tandem AMOLED显示屏、行业首个4320Hz PWM调光1X.3英寸显示屏等创新产品的量产出货,巩固公司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国内龙头地位。
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公司以技术创新重构产品价值,量产的14.X英寸VRR动态刷新率显示屏、1X.6英寸97%屏占比显示屏等产品技术指标领跑行业,带动笔记本电脑AMOLED出货量稳居国内第一。
在车载航空领域,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0%。公司两款车载Tandem AMOLED新产品在下半年实现量产交付,产品应用从中控延伸至副驾娱乐、后座娱乐和流媒体后视镜等新场景;航空应用产品线覆盖15.6-27英寸多个尺寸型号,均开始量产交付,需求持续稳定。
作为AMOLED显示领域的创新驱动型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度研发支出达4.95亿元,同比增长5.0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99%。
2024年,和辉光电量产了30余款各应用领域的新产品,实现了Hybrid、Tandem、高频PWM调光等多项前沿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其中标志性产品包含Hybrid超轻薄1.8X寸AMOLED穿戴显示屏;12.X寸Tandem OLED高阶平板电脑柔光护眼显示屏;可实现4320Hz零风险调光的1X.3寸AMOLED 3K高刷144Hz平板电脑显示屏;14寸AMOLED 2.8K高刷144Hz笔记本电脑显示屏;14.X寸AMOLED超轻薄硬质膜超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PC行业4320Hz超高频PWM零风险调光;高寿命Tandem 13寸/15.1寸OLED车载显示屏;21.X寸/27寸4K航空屏等产品。
莱宝高科:营收58.96亿元,同增增长5.54%
2024年度,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9,556.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0,971.48万元、增长5.54%,主要是本期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全贴合产品及车载盖板玻璃产品较上年度增加影响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44.4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0.20万元、下降0.43%,公司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毛利增长,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略有下降,主要是受莱宝显示新增投产前费用支出、收到含回购条款的投资款计提利息费用等影响所致。
2024年度,莱宝高科积极抓住全球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有所复苏和汽车消费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全贴合产品、车载盖板玻璃等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受益于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以及其他业务利润增加等影响,公司销售毛利同比增加,相应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2024年度,受控股子公司——浙江莱宝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宝显示”)新增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MED)项目(以下简称“MED项目”)投产前期费用支出、含回购条款的投资款计提利息费用,以及重庆莱宝产业园C区、D区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相应新增折旧与房产税支出等影响,公司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同比较大幅度增加,相应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莱宝高科的主要业务为研发和生产平板显示材料及器件、触控器件,现有的主导产品包括中小尺寸(10英寸以下为主)液晶显示器件用ITO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CF)、TFT-LCD显示面板及模组、电子纸显示用驱动背板和反射式彩膜、电容式触摸屏(以中大尺寸产品为主,10-27英寸),可提供完整的液晶显示、电子纸显示及触控器件的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产品规格品种齐全,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触控笔记本电脑、一体化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应用领域及车载、医疗、工控、教育、办公等专业应用领域。
全贴合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11,162.91 万元(占2024 年度总销售收入的86.70%),比上年度增加15,827.41 万元、增长3.20%;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单体)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1,487.14 万元,比上年度增加941.21 万元、增长4.58%;ITO 导电玻璃与TFT-LCD 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1,641.19 万元,比上年度减少716.45 万元、下降5.80%;彩色滤光片、触摸屏面板与盖板玻璃合计实现销售收入25,619.77 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0,951.42 万元、增长74.66%;中尺寸TFT-LCM:2024 年度实现来料加工销售收入6,692.69 万元,比上年度减少334.06 万元;一体化计算机(AIO PC)用触摸屏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79.37 万元,比上年度减少110.30 万元。
中润光学:营收4.55亿元,各领域收入均增长
2024年度,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466.46万元,同比增长20.01%;实现利润总额5,757.39万元,同比增长57.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342.98万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36.97万元,同比增长51.2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5,193.29万元,同比增长3.38%;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86,064.31万元,同比增长2.66%。
2024年度,中润光学围绕既定的战略方向,进一步加强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转化与市场推广,在多个领域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及核心技术积累,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客户质量不断提升;各领域产品收入均呈增长趋势,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恢复增长,较同期增长12.81%;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增速迅猛,较同期增长124.43%;智能监测及识别领域增长明显,较同期增长23.23%;高清拍摄及显示领域增长稳定,较同期增长13.93%。
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2024年度中润光学继续保持在超高清、超长焦、大倍率变焦镜头技术和产品的领先优势,不断开发中小倍率变焦镜头、玻塑混合镜头、全塑镜片镜头、红外热成像镜头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部分投产,公司也具备了一定的塑料镜片成型、镀膜以及玻塑、全塑镜头的生产能力,并且开发了IPC、玻塑混合镜头等产品,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产品线,为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业务增长增添新动力。
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中润光学开发了面向专业的视讯会议系统的超高清镜头,包括超高清变焦镜头、超广角全景镜头等,还包括一小部分VR光学器件、智能门铃等新型交互类产品。未来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各类新型交互类产品和领域的发展,争取开发更多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产品。
智能监测及识别领域,中润光学在无人机行业已有多年的技术、产品和客户的积累,已量产搭载于无人机的超高清变焦光学镜头,2024年度,公司积极拓展消费级无人机的产品和其他无人机客户,进一步丰富无人机类产品和客户群体;夯实医疗检测类产品的技术和应用,并面向工业检测领域开发更多核心产品,进一步服务于半导体检测等机器视觉客户。此外,在提升扫地机器人激光雷达光学器件、智能座舱检测识别镜头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进一步开发面向智能家居、智能驾驶领域的产品。
高清拍摄及显示领域,中润光学依托已经开发的8K全画幅电影镜头,将8K超高清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多个产品和领域,开发8K广播级变焦镜头、8K超高清监控镜头等产品,保持在8K超高清产品方面的优势。同时积极布局可交换镜头、全景相机镜头、行车记录仪镜头等众多高清拍摄领域产品开发并开拓相关客户。以及进一步扩大激光投影显示类产品线,在原有超短焦激光电视镜头基础上,开发更多适用于高流明、工业级的激光投影类产品的光学镜头。
茂莱光学:营收5.03亿元,半导体业务增长
2024年,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82.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2.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843.1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2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46,056.69万元,较报告期初增加7.71%;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745元,同比减少28.54%。公司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业务的增长。
2024年,茂莱光学始终聚焦于主营业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不断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和产品结构,重点推进半导体领域、无人驾驶领域、生命科学领域、ARVR检测领域等新兴应用领域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本报告期,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为46.29%,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为23.49%,无人驾驶领域收入占比为7.27%,生物识别领域收入占比为7.04%,AR/VR检测领域收入占比为5.13%,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占比为1.68%,其他占比为9.10%。
2024年度,茂莱光学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关键突破。部分半导体产品成功跨越研发样品阶段,迈入批量生产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本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领域收入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较去年同期增长37.17%。这一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海外市场对公司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展现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国内市场,受国产替代浪潮的推动,下游客户对公司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公司深度参与到国内半导体产业升级进程中,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4年度,无人驾驶领域收入增速显著,较去年同期增长138.7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无人驾驶市场及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主要客户的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获得了更多城市的无人驾驶汽车推广机会,进而带动订单需求显著增加。
2024年,茂莱光学AR/VR检测领域收入下降33.20%,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客户采购转型,合作从研发转向小批量生产,设备价格和收费标准降低。二是小批量生产订单正在经历产能爬坡,交付时尚需验证产品的重复性、稳定性等,验收周期长,影响短期收入。虽然客户从产品验证、性能优化到市场成熟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公司和下游客户群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一方面加强与客户合作沟通,巩固和拓展市场;另一方面推行模块化设计、优化检测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推动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茂莱光学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理念,提高研发竞争优势,不断打造企业发展的研发新动能新优势。公司南京总部、英国子公司、泰国工厂均引进了高精度设备,物镜产能显著提升,光学加工技术也有所突破,其中球面产品尺寸和面型均实现了突破。此外,公司积极引入国际化研发及经营管理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引入前沿的国际化研发理念。
茂莱光学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持续聚焦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达7,027.83万元,同比增长4.6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98%。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2024年公司获得发明专利31项(其中包含14项境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1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11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提高精密光学行业的技术发展,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凭借“高精度光学检测器件及系统”获得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荣誉。
中颖电子:营收13.43亿元,销售芯片总量8.85亿颗
报告期内,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3.43亿元,同比略增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有所减少,主要系上一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供货商的一次性大额赔偿款所致。
中颖电子销售芯片总量8.85亿颗,同比增加接近9%;毛利率33.60%,同比减少了2.01%,主要系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的售价降低影响大于成本的下降;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3亿元大于净利润,主要系存货减少0.96亿元所致。公司维持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3亿元,占公司收入比重为22.35%。
中颖电子销售的主要产品为工规MCU、电池管理芯片及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报告期内,受客户期初库存较低,外销市场恢复及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等影响,市场需求量有所增加;产品售价受同业竞争激烈影响,呈现下滑。公司积极推进工规MCU海外市场开拓,新增欧洲及日本客户都已量产;WiFi/BLE Combo MCU及品牌手机规格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在品牌客户端导入验证。
报告期内,中颖电子研发投入3亿元,占营业收入22.35%。公司主要研发领域在智能家电芯片、变频电机控制、电池管理芯片、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汽车电子芯片的相关技术研发。公司各类产品将持续往高端化提升,采用的制程技术也不断向较高阶制程迁移。方向上,公司将以在MCU领域奠定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以MCU+进军智能物联领域;以锂电池管理领域积累的技术基础,延伸至充电管理及电源管理,进军智能汽车的动力电池管理;持续积累AMOLED显示驱动新技术,致力多款品牌手机AMOLED屏应用的加速推出。
截至报告期末,中颖电子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仍有效的授权专利 135项,其中 133项为发明专利。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取得专利授权9项,展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实力。
来源:投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