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厌的二则广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9:52 1

摘要:打开手机、电视,或是走在街头,广告早已是生活中躲不开的一部分。好的广告,能让人记住产品,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有些广告,却总让人忍不住想按下“快进键”,比如我最反感的那两支——不知所云的“Follow me”广告,还有岳云鹏代言的那支透着“呆气”的广告。

别让广告,成了“添堵”的风景

打开手机、电视,或是走在街头,广告早已是生活中躲不开的一部分。好的广告,能让人记住产品,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有些广告,却总让人忍不住想按下“快进键”,比如我最反感的那两支——不知所云的“Follow me”广告,还有岳云鹏代言的那支透着“呆气”的广告。

先说说那支喊着“Follow me”的广告。从头到尾,“Follow me”几个字反复循环,画面花里胡哨,却半点没说清到底在推广什么:是日用品?食品?还是数码产品?看完一遍,只记住了单调的口号,连核心信息都藏得严严实实,更别提什么创意和新意了。广告的本质,是让受众了解产品、接受产品,可这支广告,更像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只顾着重复口号,却忘了“为什么而吆喝”。这样的广告,不仅浪费了传播资源,更消耗着观众的耐心,让人见了就心生厌烦。

更让我不适的,是岳云鹏代言的那支广告。镜头里的他,刻意装出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动作拖沓,台词也透着一股刻意的“笨拙”,仿佛要靠这种“憨态”博眼球。且不说这“呆气”与产品调性是否契合,单说广告传递的气质,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我们常说,广告是社会审美和文化气质的“窗口”,一支广为人知的广告,或多或少会影响外界对大众形象的认知。难道偌大的中国,就找不到形象大方、气质得体,既能展现产品价值,又能传递积极风貌的代言人?非要靠“呆头呆脑”的刻意扮丑来吸引关注,不仅拉低了广告的格调,更让人忍不住多想:这难道不有损咱们中国人利落、聪慧的形象吗?

广告不是“只要曝光就行”的粗活,它需要用心打磨:既要讲清产品,又要兼顾审美,更要传递正向的气质。企业花大价钱做广告,图的是让产品被认可,可若是选了不合适的风格、不合适的代言人,反而会“费力不讨好”——观众记住了广告的“槽点”,却忘了产品本身,甚至因为广告的不适感,对品牌产生抵触心理。

其实,观众对广告的要求并不高:要么清晰传递价值,要么带来审美愉悦,哪怕只是简单直白,也比“不知所云”和“刻意扮丑”要强。希望广告从业者能多花点心思,少些敷衍的口号、少些低俗的噱头,选对方向、选对人,让广告真正成为生活中的“点缀”,而不是让人皱眉的“添堵”风景。毕竟,谁也不想在放松的时候,被两支让人闹心的广告,坏了一整天的心情。

来源:解忧菌搞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