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一组数据引爆网络:常德汉寿县的甲鱼年产值突破百亿,单县产量占全国60%;中联重科全球最大的塔机生产线投产,引得德国工程师组团前来“取经”。
2025年3月,一组数据引爆网络:常德汉寿县的甲鱼年产值突破百亿,单县产量占全国60%;中联重科全球最大的塔机生产线投产,引得德国工程师组团前来“取经”。
当人们还在热议“北上广深”时,常德正以“农业+工业+文旅”组合拳,成为全球产业观察样本。
6500年前,中国最早的稻作文明于常德城头山遗址孕育而生。如今,这里的农民用AI监测甲鱼水质,石门柑橘通过跨境电商卖到巴黎超市。
中联重科的工厂里,工人戴着VR眼镜调试全球最大塔机,德国《明镜周刊》直呼:“这里藏着中国制造的基因密码!”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让这座古城在工业4.0时代站稳脚跟。
春天的常德鼎城区,8.85万亩油菜花海让游客秒穿“莫奈花园”;秋天的石门县,柑橘节直播间5分钟卖出20万单。
夜幕降临时,穿紫河游船载着法国游客穿过15座光影桥,河街木雕师傅的刻刀与电子支付提示音合奏——乡村振兴在这里不是口号,而是“一棵菜、一条鱼、一朵花”的富民产业链。就连暴雨天“街头看海”的难题,也被地下“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系统解决。
更颠覆认知的是,桃花源机场的货机满载甲鱼和精密零件飞往RCEP国家,合成生物实验室里,科学家用洞庭湖微生物研制抗癌新药。这座曾因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被贴上“隐居”标签的城市,如今正用“非遗+科技”赚来欧元,用“小城大志”改写中国产业版图。
“当常德把甲鱼养出科技感,用油菜花海吸引世界游客,你是否重新认识了‘中国式现代化’?你的家乡有哪些逆袭故事?评论区晒坐标,点赞前三名送常德石门柑橘礼盒!”
来源:Jason莫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