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新都馆以“新都27 chill在这里”为主题亮相本届农博会。
9月4日,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新都馆以“新都27 chill在这里”为主题亮相本届农博会。
第十一届成都农博会新都馆
特色农产品创新升级
新都近20家本地农业企业携上百款“新都造”集中亮相本次农博会,涵盖泡菜及调味品、粮油食品、休闲食品、鲜活农产品、智慧农业五大板块。
“折耳根居然还能做奶茶!”展会现场,来自新都区新都街道的蓉城草根家庭农场推出的折耳根系列产品成为了人气焦点。
新奇的折耳根饮品
除新鲜折耳根外,折耳根奶茶、折耳根泡菜、折耳根版“老干妈”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颠覆传统认知,带来了全新味蕾体验。
“我们是专业种植折耳根的,我们在新都区有折耳根种植基地60亩,示范带动周边种植500亩;折耳根系列产品年销量达130吨、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客户对我们新都的农产品非常感兴趣。”农场负责人廖全方表示。
廖全方正在展示农场的折耳根
此外,新繁泡菜、太和豆豉、赖汤圆、老川东牛肉等一批新都老字号也联袂亮相。丰富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展现了新都食品工业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观展市民正在咨询新都农产品
“简直巴适!这么多新都造美食,一次性摆在面前,我眼睛都要看花了!”观展市民刘女士赞叹道。
农业机器人“组团”亮相
新都区绿控农业服务公司带来的三款农业机器人——轮式、履带式和山地巡检机器人,成为展会科技亮点,吸引了不少参会人员驻足观看了解。
新都区绿控农业服务公司的三款农业机器人
“这三款机器人的造型各有特点,它们的功用也有很大的区别吗?”“如果农田的地形比较复杂,它们能应对吗?”……观展的市民围着机器人,向技术人员好奇地问道。
它们具备作物监测、气象感知、安防报警、语音交互与自主巡逻等功能,能够适应平地、泥泞、坡地、山地等多种环境,实现全天候无人化作业。
外国客户咨询机器人性能
“这批机器人不仅能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更通过数据驱动为生产决策提供支持。目前已落地川内多个示范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推广。”新都区绿控农业服务公司技术负责人刘佳介绍道。
据悉,新都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农业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升级智能农机装备,此次展出的机器人正是新都智慧农业建设成果的缩影。
农业融合发展再添新引擎
农博会现场,由深圳海晟通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的锦绣蔬香高品质蓝莓融合发展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新都,标志着我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装备科技化、产品品牌化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签约现场
该项目位于新繁街道,占地220余亩,聚焦高端蓝莓规模化、智慧化种植,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控温、数字管理等先进装备,达到冬季产果、错季采收,实现蓝莓高产高效示范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亩产蓝莓2000斤以上。
蓝莓规模化、智慧化种植
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本项目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更多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农业成果,助力“天府粮仓”精品区建设走深走实。
“新都27”破圈传播
“新都27”是新都区依托新都27公里乡村精品旅游环线打造的乡村区域公共品牌,是一条结合“美食、文创、亲子、体育”主题打造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廊道。
近年来,新都通过IP化运营,让“新都27”形成独特的品牌记忆点。上半年围绕“新都27”品牌开展新春消费季活动,举办文化主题活动18场,吸引线下客流13.6万人次,实现云端曝光800万人次,带动消费总额2268万元。
“新都27”闪亮全场
据悉,目前新都区已建成1个省五星级农业园区、5个市星级农业园区、1个市级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培育3个地理标志产品,拥有26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全区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超70%。
“新都造”农副产品琳琅满目
第十一届成都农博会的举办,不仅为新都农业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加强国内外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有力推动“新都造”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都区将以此次农博会为契机,持续强化科技赋能和品牌引领,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来源:新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