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以来,城厢区积极响应殡葬移风易俗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服务群众为中心,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以文明实践为载体。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大力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低碳祭扫文明风尚。
2024年11月以来,城厢区积极响应殡葬移风易俗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服务群众为中心,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以文明实践为载体。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大力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低碳祭扫文明风尚。
强统筹,深推进
城厢区坚持高位推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强化殡葬移风易俗工作,区两办向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印发《城厢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从健全机构、加强宣传引导、 树立与培育先进典型等方面细化措施,明确工作重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出台《关于实行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的通知》和转发《关于推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工作提示》等文件,明确开展公益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文明实践活动等工作任务,部署各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开展殡葬移风易俗工作。
立规矩,促文明
把村规民约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指导各镇(街道)制定村规民约,督促各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反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突出问题体现在村规民约中。倡导“厚养薄葬”,写入简化仪式、控制规模、文明节俭治丧等内容。其中,东海镇上亭村等村居将红白喜事5桌以上要到村委申报,提倡“四礼新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龙桥街道万辉社区将破除迷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移风易俗、实行火化,禁止土葬、二重葬,禁止在寺庙火化等内容纳入居民公约,增加了更有针对性的约束内容,使村民(居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让村规民约“约”进了村民的心中,大家自觉遵守,互相监督,乡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重实践,扬风尚
依托文明实践阵地,深化殡葬改革宣传。将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实践总体规划,联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等主题活动,通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蔡襄文化广场等平台,开展“孝老爱亲传美德 厚养薄葬扬新风”“倡导文明殡葬,树立时代新风”“新风善美、德润莆田”持续深化殡葬领域文明实践等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文明殡葬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活动形式,推动殡葬宣传走实。城厢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依托《今日城厢》APP、微信公众号等区级主流媒体平台,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推送殡葬领域相关的文明理念,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传播影响力。华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主题活动,持续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创新创作莆仙方言三句半《移风易俗“三句半”,乡风文明新风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传递到千家万户。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扎实推进“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宣传活动,聚焦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等问题,通过制定文明公约、开展主题宣传等方式,积极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理念,推动形成“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灵川镇红白理事会自殡葬领域移风易俗专项整治以来,通过入户宣传、悬挂条幅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累计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有效引导村居群众按规定落实集中治丧,为树立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厢区将持续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推动“丧事简办、文明办丧”成为社会新风尚,让“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让文明新风吹拂城厢的每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