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片区:五载奋进潮头立 开放高地扬帆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3:31 1

摘要:2020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挂牌成立。这片35.99平方公里的开放“试验田”,涵盖义乌商城区块、义乌陆港区块和金义新区区块,汇聚义乌国际商贸城、浙江中欧班列、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等一系列高能级开放平台。

以一域之变,答全局之问。

2020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挂牌成立。这片35.99平方公里的开放“试验田”,涵盖义乌商城区块、义乌陆港区块和金义新区区块,汇聚义乌国际商贸城、浙江中欧班列、金义综保区、义乌综保区、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等一系列高能级开放平台。

五年来,金义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为企业营环境”,制度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发展活力和区域发展环境显著增强。

金义片区以浙江自贸试验区15%的面积,实现外贸进出口11385.1亿元、新增注册企业7.9万户,分别占比24.1%、42.9%。今年上半年,金义片区实现外贸进出口1488.6亿元,带动全市实现进出口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4533.7亿元、增长20.6%,占全国份额提升至3.49%。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正在这块“方寸之地”喷涌而出。

锚定“1+5”创新敢当先

创新以综保区为关键节点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创新“国际公路运输+跨境电商”模式、开展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集成改革、全国首笔市场采购兰特结算落地、发布外籍商贸人才认定标准、开通首趟外贸企业海铁联运专列……金义片区创新永不止步。

五年来,金义片区瞄准“1+5”目标定位,全力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国际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制造创新示范地和“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累计复制推广251项国家改革试点经验,承接落地196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新增132个全国或全省“首单”“首例”“首家”,形成121项制度创新成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移动查验单兵集成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应用3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金义片区下出的“先手棋”。义乌商城区块、陆港区块聚焦“多品类、多批次、小批量”商品出口需求,建立“内外贸一体化”机制,开辟便捷出口通道。2024年,义乌市场采购出口4718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全国第一。该模式已在全国22个省39个专业市场复制推广。

金义新区区块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保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开展“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在金义结算”的新型易货贸易模式,建立涵盖数千种商品的正面清单,涵盖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的几十个有易货需求的国家,以及本地所有与清单内国家有贸易业务往来的生产制造企业。

金义、义乌两个综保区作为自贸核心平台,协同分工,错位发展。金义综保区聚焦“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业务,发展保税维修、研发等业态;义乌综保区则发挥小商品市场优势,发展“保税+直播”“保税+跨境电商”等新模式。

聚力“五自由”开放通全球

回望五年来的发展历程,金义片区开放的底色日趋鲜明——以贸易、投资、资金、运输、人员往来五大自由为突破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贸易自由,金义片区落地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优化市场采购组货人管理制度,构建市场采购制度2.0框架,创新“市场采购+中欧班列”“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等模式,稳步推进全球数贸中心建设。

聚焦投资自由,创新涉外商事海事法律服务模式,设立全国首家县级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迭代“极简极速”审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今年以来,新增外商投资企业907家、增长13.7%。义乌成为全国首个外资经营主体破万的县级市。

围绕资金自由,金义片区持续打造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上半年办理对非跨境人民币77.2亿元,占浙江省1/3。深入推进义乌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落地经常项目便捷结汇业务3笔,回国投资项目首单落地。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义新欧+义甬舟”,运输自由持续深化。中欧班列创新“铁路快速通关”“抵港直装”等通关模式;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实现通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铁联运全程提单比例达55%以上,单量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开创内陆“海港”新模式,6月27日运营以来已实现海铁联运列车到发超260列,完成集装箱运输超2.36万标箱。

围绕人员往来自由,先后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和居留许可一件事改革、外国人创业无忧“一类事”集成改革、外国投资人来华工作便利化改革、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集成改革,构建商贸特色移民服务体系,重塑外籍人才认证标准,形成外籍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融得入、管得好”的支持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共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8701人,同比增长25.7%,其中A、B类人员3716人,同比增长83.96%。

全力优环境 多措解企忧

金义片区持续聚焦建设高效、便利、开放的国际贸易营商环境,以优质环境吸引产业集聚。

今年2月底,一批首饰、眼镜等跨境电商货物以跨境电商直邮模式报关,经义乌海关监管后,搭乘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运输车辆从义乌快件(跨境)监管中心启程,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口。

“如何高效出口货物,曾是困扰本地跨境电商企业的一大难题。如今,凭借‘国际公路运输+跨境电商’模式,兼顾了运输时效与运输成本。”义乌海关驻机场办事处叶正阳算了一笔账,“和传统运输方式相比,这一模式全程不必倒装卸货,无须开箱查验,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运费仅为空运的1/4左右。”

传统铁路物流“环节多、耗时长”,金义片区亦有破题之法。通过打造铁公联运“一单到底”物流新模式,充分发挥铁路运输长距离、大运量和公路运输灵活性强的叠加优势,实现由“站到站”向“站到点”的转变。今年4月,浙江中欧班列开行“义乌—塔什干”铁公联运班列,经新疆喀什换装公路运输,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

“该模式较纯铁路运输快2天左右。”义乌市陆港国际班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一模式可实现全程物流信息传输和启运地“一站式”通关,无需二次中转查验,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面对企业跨境贸易结算难、融资难等问题,金义片区打造“Yiwu Pay义支付”本土跨境支付品牌,并搭建“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业务体系,结算成本下降33%;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化及全程保险“一单制”创新,在浙江首创铁路运单物权化贸易融资、“运费贷”等中欧班列数字金融运用场景,累计授信1.21亿元。

以创新为纸,以开放为笔,以营商环境做墨,金义片区正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1+5’功能定位,锚定‘港、廊、链’主战场,聚焦贸易竞争力、通道辐射力、新质生产力、制度创新力、区域协同力等提升,实施提能升级行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贡献金义力量。”金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祝 昊 李亚楠)

来源:江南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