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直言的大臣,他做事认真,性格刚强,从不妥协,因此被后人记住。他是大唐兴盛时期的重要支柱。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敢于直言的大臣,他做事认真,性格刚强,从不妥协,因此被后人记住。他是大唐兴盛时期的重要支柱。
老百姓口耳相传的故事里,他不管李世民怎么反对,梦里还把龙王给斩了。
他为啥会在梦里跟龙过不去,到底砍的是哪一方的龙王爷呢?
【泾河之乱】
太原李氏家族推翻了隋朝的残酷统治后,创立了大唐帝国,并把都城设在了长安。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长安变得更加热闹,成了老百姓都想去的好地方。
要是你从长安城的正中间那条路一直往北走,路过三十六条热闹的小巷,再经过七十二座奏乐的楼房,等你走到开远门外头,就能瞅见一条大河啦。
这条大河是流入渭河的一条小河,人们习惯叫它“泾河”。
河边刚好碰上一个砍柴的和一个捕鱼的在那拌嘴,他俩都上过几年学,可就是脑瓜子不太灵光,没能当上官。
渔翁调侃樵夫说:你翻山越岭,忙活一整天,到头来也赚不了几个钱。
渔夫被樵夫笑话:河深浪又大,钓了半个月,连半点钱都没赚到。
对于樵夫的笑话,渔翁只是轻轻笑了笑,回道:“我跟其他打鱼的不一样,他们三天能钓到一条就算走运了,但我每次下钩都必有收获。”
樵夫心里直犯嘀咕,觉得渔翁是在夸大其词。
老渔夫就给他细细讲了一遍。
在长安城里,有这么个算命的老先生,他有个规矩,就是每天都要人家自愿送他一条金鱼。
那个人详细地告诉他什么时候去钓鱼,在哪里撒钩,鱼钩要沉到多深的水里,点点滴滴都说得很清楚,保证能让他钓上一大堆大鱼。
砍柴的汉子听完,直夸这事儿真新奇。
这话有六个耳朵听见了,就在夜里,泾河里有只夜叉在巡逻,结果它把这两个人说的话都给偷听了去。
接着,泾河龙王知道了这事儿,心里嘀咕:“怪不得最近我的水族朋友们老是出事,原来是被什么‘坏蛋’给闹的。”
要是让这个家伙一直给人算命,照这么下去,泾河里的鱼虾岂不是都要被他捉光了?
泾河龙王心里盘算着要去找那个人理论一番,但考虑到自己龙王的尊贵身份,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亲自跑去看看情况。
没想到,他还真就在长安城里把那位算命先生给撞见了。
泾河龙王突然有了个主意,就问那算命的说:“明天啥时候会下雨呢?”
可那算命佬却把啥时候下雨,啥时候雨停,还有雨会下多大这些事儿,都给说得一清二楚。
那位掌管长安城天气变化的龙王,觉得特别逗乐,他自己都还不知道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那个算命的小师傅就胆敢随便乱说。
然后龙王撂下狠话说:要是明天还算不准,他一定不会放过对方。
他一回龙宫,立马就接到了明天要下雨的天命通知,跟算命先生讲的一点不差。
他想了个办法要撵走算命先生,那就是自己动手调整下雨的时间和雨的大小。
等到他又一次上门捣乱,开始乱砸东西时,算命先生却一点也不紧张害怕。
而是直接跟他说,你就是龙王,还告诉他:你私自改了玉帝的命令,明天中午十二点半,魏征就要砍你的头了!
那魏征究竟是何许人也?为啥龙王会被魏征给砍了头呢?
【直谏忠臣】
这位魏征,其实就是凌烟阁上那二十四位大功臣里的一个,他就是那个敢直接说出心里话,大胆给皇帝提意见的魏郑公!
魏征为人正直,不怕得罪人,常给李世民出主意辨明对错,所以那时候,遇到不公平的事儿,都是靠他来拿个主意。
泾河龙王虽然是神仙,但他偷偷溜到人间,和普通人打了个赌。后来,他自个儿改了下雨的时间和多少,这事儿全都在人间闹开了。
于是,玉帝赶紧在晚上给魏征下了命令,叫他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把龙王给斩了。
魏征是从哪儿来的,历史上没细说,就知道他小时候家里挺穷,条件不怎么好。
那时候正好是隋朝快结束的时候,朝廷里乱糟糟的,隋炀帝还老爱干些出风头、耗钱耗力的事儿,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因此,魏征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四处云游的道士“进山学仙术”了。
在追求长生不老的那几年里,他又学到了鬼谷子的“合纵连横之计”,盘算着将来乱世来临好能发挥作用。
学道和信佛不太一样,信佛往往是避开俗世,但学道的人会关心世间万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原本是个“山里道士”的魏征,赶紧下了山,去帮助老百姓摆脱困苦生活。
那时候,各路豪杰都汇聚到了瓦岗山,像秦琼、程咬金这样的勇猛之士大有人在,可出谋划策的就只有魏征一个。
那时候,瓦岗山的老大们还觉得自己只是一帮“绿林好汉”,谁“拳头硬”谁说话就算数,这样一来,魏征的本事根本就没机会显摆出来。
因为大家都太自负了,结果起义没能成功,最后只能各自逃命去了。
魏征和秦琼他们一伙人,后来去了太原投了李家,做了李渊的手下。
那时候,李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眼光独到,会用人,能让勇士们冲锋陷阵,也能让智囊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他们迅速征服了各地的领主,最终迎来了大唐的辉煌时期。
唐朝开国之初,魏征被安排到了太子李建成那边,另一边,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则站在了李世民这一边。
那时候,由于大家站在不同的队伍里,魏征感觉到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强,以后可能会有抢班夺权的可能。
因此,他劝太子早点动手解决掉二弟李世民,免得以后麻烦不断。
可那时候,李建成太过自负,压根儿没听进去魏征的劝告。
不出所料,李世民为了抢皇位,早早就开始打算,在玄武门搞了个突然袭击,先动手再说。
他一边除掉太子和三弟,一边又派兵把老爸李渊给看管了起来。
李渊对这事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可最后他还是咬着牙发了道旨意,立李世民做了太子。
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把太子身边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都抓起来杀了,其中也包括魏征。
李世民在早年反抗隋朝那会儿,就特别看重魏征的勇气和学问,所以他就派人把魏征请到了自己的身边。
那时候,李世民对魏征说:“你咋能帮着太子来对付我呢?”
魏征面不改色,正气凛然地回应道:“我作为大臣,就得做好自己的本分。只可惜太子没采纳我的建议,要不然,现在倒霉的就是阁下了!”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但没生气,反而高兴地拍了拍手,对魏征笑道:“有了你这样的敢说实话的大臣,大唐的未来可期啊!”
原本一心求死的魏征,被李世民的宽广胸怀所打动,于是决定跟随他。
所以,泾河龙王把长安城的天气弄乱了,惹上了人间的麻烦,结果就被魏征判了砍头的刑罚。
要是碰上了正直无畏的魏征,泾河龙王是不是就一定难逃一死呢?
【梦中斩龙】
泾河龙王知道自己违反了天界的规矩,就恳求那位算命先生想办法救救他。
有个算命的说,想活下去就得赶紧去找李世民,求他拦住魏征,只要能熬过明天中午十二点半,就能捡回一条命。
结果是这样的:晚上,龙王悄悄溜进了唐太宗的梦里,一个劲儿地求李世民放过自己,还承诺以后会让长安城年年都有好天气。
李世民爽快地应允了,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让魏征来上朝议事。
早朝完了之后,还是不让他走。
魏征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说话,便拿起棋盘,通过下棋来打发时间。
中午时分,肚子饿得咕咕叫,魏征一只手撑在桌子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梦里,他感觉自己飘上了天,瞧见神仙士兵们正押着泾河龙王往“杀龙的地方”走去。
他迷迷糊糊地,拎着刀走过去,接着咔嚓一下把龙脑袋给砍了下来。
这会儿,唐太宗紧盯着棋盘,心里琢磨着:魏征今儿个一直在这儿陪着下棋,都没出宫门,那泾河龙王兴许能逃过一劫吧。
正想着呢,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走路的声音,一看,嘿,是秦琼拎着一颗还滴着血的龙头来了。
李世民一瞧见那龙头,吓得连忙往后退了三步,心里琢磨这不就是昨晚梦里来找自己的泾河龙王嘛!他急忙摇醒魏征,追问他是什么时候把龙王给斩了的?
魏征醒过来后,答道:“是我做梦时把它砍了的。”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心里又是后悔又是高兴。
他感到开心的是,自己的得力助手竟然有梦里斩龙的神奇本领;但同时又感到懊悔,因为自己违背了诺言,没能救出泾河龙王。
也许是心里头在作怪,又或者是泾河龙王死得太委屈,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鬼魂好像一直没散去,老是在李世民的梦里出现。
秦琼和尉迟恭自告奋勇做了宫门的守卫,他们日夜站在两边,就是为了不让鬼怪靠近。
这就是后来门神的起源故事。
可是,李世民因为吓得不轻,身子骨日渐虚弱,眼看就要不行了,他开始跟大臣们安排起身后事了。
不过魏征跟他说:阴间有个叫崔珏的判官,是我铁哥们,我写封信给他,或许能让皇上起死回生。
李世民离世后,竟然在地府里意外碰见了审判官崔珏。
有了崔珏的相助,李世民又多得了二十年寿命,重返人间后,他变得更加宽宏大量,爱护百姓。
魏征去世后,因为他活着时公正不阿,地府就让他留下了,在赏罚司任职,跟崔珏他们几个一起被人们叫做四大判官。
而泾河龙王只因自己的一点私心,虽然是天上的神仙,却卷入了人间的纷扰之中,最终不幸遭受了被斩杀的命运。
要是再给泾河龙王一个机会,他可能再也不敢跟凡人较劲了。
来源:猴哥说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