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写东西的人,都有个通病:盯着屏幕半天,脑子空空,总觉得“生活太平淡,没啥可写”。其实啊,不是日子没料,是咱没找着门道。
咱写东西的人,都有个通病:盯着屏幕半天,脑子空空,总觉得“生活太平淡,没啥可写”。其实啊,不是日子没料,是咱没找着门道。
我是个四线滨海小城的理工大叔,白天在私企跟数据打交道,晚上回家陪全职在家的老婆聊聊天、搭把手。
以前写文章,总爱干巴巴列大道理,读者不爱看,自己也写得憋屈。后来慢慢发现,家里没关严的冰箱门、孩子蹭脏的钢琴凳,全是能写成文章的好素材。
今天不扯虚的,就给咱普通创作者唠5个能直接上手的实在招,小学文化也能学会。
你知道的,咱写生活,最忌像记日记似的“早上吃包子,中午洗碗,晚上陪娃写作业”。读者看两行就想划走,谁有那闲工夫看你过日子?
我发现,只要给小事加个“钩子”,立马不一样。前几天我家冰箱门没关严,灯还亮着,要是直接写“忘关冰箱门”,没劲。
但写成“半夜起夜,看见冰箱门留条缝,灯亮着——谁半夜偷偷开了冰箱?”,读者就想往下看了。
就像我老婆收拾琴行老师送的旧笔,笔杆断了,橡皮被咬得稀烂。
我没写“收了支破笔”,而是写“琴行老师搬家送的笔,扔在玄关地上,橡皮啃得坑坑洼洼,谁干的?” 你看,加个小疑问,平淡事就有了看头。
很多人说“生活太普通,没啥可写”,其实是没往细了瞅。咱身边的东西,藏着比大道理更动人的东西。
我家电视遥控器,电源键上有块巧克力渍,那是去年跨年,跟琴行老师熬夜看春晚,他闺女蹭上去的。
背面还贴着张褪色便利贴,写着“音量别超25”,是我妈怕吵着隔壁练琴的孩子贴的。
你看,就这么个破遥控器,抠出这俩细节,既能写亲情,又能写邻里情。
后来我把这段写进文章,好多读者说“像看见自己家的遥控器”。别嫌细节小,那是故事的“根”,扎得深,文章才立得住。
咱家里的东西,不是死的,是带着回忆的。把它们写“活”了,文章就有了魂。
我书架上有个掉漆的马克杯,是刚工作时,我老婆攒了半个月零花钱买的。现在杯沿缺了个口,她还在用。
我写文章时没说“老婆很爱我”,就写“早上看见她用那个缺口的杯子泡咖啡,杯底还留着当年她刻的‘加油’俩字——一晃十年了”。
读者看了都说“心里一暖”。你试试,把家里的旧毛巾、老相册、用了多年的锅铲当“代言人”,让它们替你说心里话,比直白抒情管用一百倍。
有时候想写点走心的,又怕太刻意。我发现个笨办法:用眼前的事,勾出过去的回忆,自然又戳人。
前几天陪我家孩子练琴,他坐在钢琴前磨磨蹭蹭。我没讲“要好好练琴”的大道理,而是写:
“看着他扒拉琴键的样子,想起我小时候,哪有钢琴?抱着个旧收音机听评书,窗外的海风就是背景音。”
这么一对比,既写了带娃日常,又藏了代际的变化,读者还不觉得说教。
你也试试,看见眼前的事,别光写眼前,往过去扯一扯,那些藏在心里的“小疙瘩”,都是好素材。
写文章想让人记住,别光说“我很感动”“我很难过”,用对比一撞,情绪自然就出来了。
上次写我跟老婆吵架,没写“我俩吵得很凶”,而是写“她摔门进卧室时,我看见她手里还攥着给我洗好的袜子
——就像刚谈恋爱时,她也是这样,生气了还不忘给我带早饭”。
一对比,吵架的别扭和藏在别扭里的爱,就都出来了。
还有次写小城的变化,我没写“发展很快”,而是写“以前买菜要去海边早市,现在手机点一点就送上门,可我还是想念早市上阿姨递过来的热乎玉米”。
你看,不用华丽词藻,就用眼前和过去、好与坏的小对比,文章就有了劲,读者能跟着你走心。
咱普通创作者,没啥惊天动地的经历,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就是最好的素材库。
别总想着“写爆款”,先把自己的日子看懂、写透。冰箱门的缝、遥控器的渍、缺口的杯子,这些别人眼里的“破事”,藏着最能打动人的东西。
记住,不是生活没料,是咱没带着心思过日子。照着这5个笨办法练,下次写文章,你也能让读者说“这写的不就是我吗”。
来源:小牛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