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犹太人资本巨头贝莱德,已经全面渗透中国市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8:35 1

摘要:贝莱德的前身是1988年由拉里·芬克和七个伙伴创立的,那时候他们从黑石集团借了500万美元起步,本来就是黑石的资产管理部门。拉里·芬克这个人,早年在第一波士顿银行干债券交易,1987年股市崩盘让他亏了不少钱,从那以后他就琢磨着用科技来管风险。

贝莱德的前身是1988年由拉里·芬克和七个伙伴创立的,那时候他们从黑石集团借了500万美元起步,本来就是黑石的资产管理部门。拉里·芬克这个人,早年在第一波士顿银行干债券交易,1987年股市崩盘让他亏了不少钱,从那以后他就琢磨着用科技来管风险。

结果呢,公司慢慢独立出来,1992年黑石股份降到36%,1994年正式改名贝莱德,1999年10月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这步棋走得稳,贝莱德从固定收益起步,逐步扩展到股票、ETF等领域。

2006年他们收购美林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一下从2000亿美元跳到1万亿美元。2009年金融危机时,又花135亿美元买下巴克莱的iShares业务,直接成了ETF老大。

到现在,贝莱德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他们的阿拉丁系统可是关键,这套软件从早年的计算机工作站演变而来,能实时监控全球市场风险,帮着管理7%的全球金融资产。连美国政府在2008年危机时都用它评估银行价值。

其实贝莱德扩张靠的就是技术加资本的组合,拉里·芬克领导下,公司从纽约小办公室成长为跨国巨头,触角伸到新兴市场。2010年代开始,他们就瞄准亚洲,尤其是中国,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渠道切入。

这公司犹太人背景强,拉里·芬克本人就是犹太裔,但做生意就是做生意,没啥特别的。贝莱德现在的影响力大到能跟国家比,资产规模排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贝莱德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从2010年代就越来越频繁。你知道吗,通过QFII、RQFII和沪深港通这些通道,他们发行了200多只基金,间接控股12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他们的iShares MSCI中国ETF是最典型的,引导超过500亿美元资金流入A股市场。这东西就像个大水池,外资配置A股时常常靠它。

2021年,贝莱德成为首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在上海设立办公室,直接卖基金给中国投资者。他们的中国基金至少70%资产投在中国股票上,覆盖腾讯、阿里巴巴、美团这些巨头。

贝莱德持有腾讯约4%的股份,美团价值25亿美元的股权,还有阿里巴巴6.5%、百度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在新能源上,更是宁德时代第二大股东、比亚迪第六大股东,还涉及理想、蔚来、小鹏的股份。甚至中国银行、中国广核、中国海洋石油这些央企,也都有贝莱德的影子。

其实吧,贝莱德控制的中国资产差不多3000亿美元,这数字相当于中等省份一年的GDP,每天还在增长。他们玩的不是简单买股,而是公募、创投、上市、并购一条龙。注入资金的同时,要董事会席位,能查公司数据,干预决策。多层基金嵌套避开持股比例限制,监管查起来费劲。他们的阿拉丁系统在这里派上大用场,实时预测风险,帮着布局。

最近的巴拿马港口收购闹得沸沸扬扬,2025年3月,贝莱德同意从李嘉诚的CK Hutchison买下运河两端港口,这事儿让中国媒体直呼“无脊梁”,因为涉及90%的进口石油、80%的铁矿石和70%的农产品运输命脉。

交易价值228亿美元,虽然李嘉诚说这是正常生意,但中国舆论批评他忽略国家利益,最终交易被叫停。这暴露了贝莱德野心,不光金融,还想插手基础设施。

贝莱德这些年在中国投的黑名单公司也惹争议,美国国会2023年调查他们帮中国军方融资,2024年4月报告说华尔街通过指数基金投了数十亿美元到这些公司。2025年2月,17个州检察长又发信质疑贝莱德没披露中国投资风险,比如政治和监管不确定性。贝莱德回应说他们遵守法规,但这事儿说明渗透深了,风险也跟着来。

博弈应对,未来平衡之道

面对贝莱德这样的外资,中国没坐着不管。2024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规定,加强金融安全管理,特别是外资并购审查,针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标准严了不少。堵住了那些技术性规避的路子。2025年,中国外国投资行动计划出台,促进外资但强调稳定和安全。新公司法从2024年7月生效,改了外资公司规则,让管理更规范。

其实在巴拿马案中,中国及时警告,李嘉诚那边暂停交易,这就显示了咱们的态度,国家安全底线碰不得。中国还在推数字人民币和本土风控系统,减少对外资技术的依赖。贝莱德呢,也调整了,从直接控制转影响力投资,2025年初宣布对中国A股战术性超配,推出新产品,从短期套利变长期布局。

这种博弈在国际金融上常见,贝莱德有技术资本优势,想在中国拿更多话语权,但中国通过政策和制度,把规则主导权抓牢。开放是必须的,全球化时代关门不行,但放任也不安全。话说回来,贝莱德能继续布局,但得按中国节拍来。未来呢,较量还会继续,中国有定力,在开放中发展,在博弈中守底线。

来源:Coolburg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