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式自行车的铃铛声穿透夏日的蝉鸣,车后座驮着个刷白漆的泡沫箱,棉絮里裹着冰凉的玻璃纸。穿的确良衬衫的卖冰人不用吆喝,巷子里的木门便次第洞开,攥着汗津津的硬币追出来的孩子,总能在揭开棉被的刹那看见彩虹——赤豆冰棍染红了舌尖,盐水棒冰在铝饭盒里慢慢化开晶莹的涟漪。
老式自行车的铃铛声穿透夏日的蝉鸣,车后座驮着个刷白漆的泡沫箱,棉絮里裹着冰凉的玻璃纸。穿的确良衬衫的卖冰人不用吆喝,巷子里的木门便次第洞开,攥着汗津津的硬币追出来的孩子,总能在揭开棉被的刹那看见彩虹——赤豆冰棍染红了舌尖,盐水棒冰在铝饭盒里慢慢化开晶莹的涟漪。
那时邻家姐姐的闺房总飘着甜腻的桂花香,墙上贴着从《大众电影》剪下的明星照。巩俐的红高粱染透了半面墙,费翔的蓝眼睛在挂历上顾盼生辉。我们用饭粒当浆糊,把周慧敏的不干胶贴满铅笔盒,港台歌星的磁带封套要包两层挂历纸,生怕磨花了林青霞的剑眉。当街角的音像店飘出《甜蜜蜜》的旋律,连梧桐树影都在柏油路上跳起了华尔兹。
父亲拧开红灯牌收音机,金属旋钮转动的咔嗒声里,单田芳的评书在暮色中流淌。晚饭后的保留节目是全家围坐在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前,屏幕上的雪花比剧情更跌宕。要三个人轮流扶着天线,才能让《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别总拖着彗星尾巴。某次调台时突然闪出《上海滩》的片头,母亲慌忙换台的慌张,倒比许文强的风衣更叫人难忘。
三用机的磁带仓像潘多拉魔盒,英语听力磁带的反面偷偷录着张蔷的《恼人的秋风》。我们用圆珠笔芯卷磁带,把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翻录给同学。最奢侈的是攒半年零花钱买空白磁带,把电台点歌台的节目完整录下,杂音里的祝福比歌词更动听。英语老师总说三用机是"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我们更相信窗外的麻雀能衔来远方的歌谣。
如今空调房的冷气永远恒定在26度,却再难复现当年咬下第一口冰棍时激灵灵的战栗。4K屏幕里的明星纤毫毕现,可那些需要想象填补的模糊面容,反而在记忆里酿出了琥珀的光泽。当智能音箱秒播任何旋律时,才懂从前围着收音机等一首歌的虔诚,原是时光最好的滤镜。
那些笨重的、会发热的、需要等待的物件,把平凡岁月煨成了小火慢炖的汤。
如今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却把最珍贵的部分永远留在了那个需要手动调频的年代。
来源:三叶青春V0701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