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防病提示:守护健康,安心迎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8:00 1

摘要:九月正值夏秋交替,气温波动较大且湿度偏高,各类病原体存活繁殖能力强,蚊子等病媒生物仍处于活跃期。在此提醒市民,需重点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随着开学季到来,学生集中在校园,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校园常见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上升,同时还需

九月正值夏秋交替,气温波动较大且湿度偏高,各类病原体存活繁殖能力强,蚊子等病媒生物仍处于活跃期。在此提醒市民,需重点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随着开学季到来,学生集中在校园,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校园常见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上升,同时还需警惕高温中暑的发生。

01

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均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通过蚊虫叮咬实现人际扩散,具有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受气候影响明显的特点。夏末秋初温湿度适宜蚊虫孳生,疫情传播风险高。

当前开学季,近两周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境外涵盖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境内包括广东、广西等)旅居史的师生,务必做好12天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需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必要时配合开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核酸检测,避免延误诊疗。

预防措施

1.

清除积水,减少蚊源:及时倒掉瓶罐、轮胎、花盆托盘等各类盛水容器内的积水,清理房前屋后杂物,保持环境整洁,从源头杜绝蚊虫孳生。

2.做好个人防护:蚊虫活跃的清晨、傍晚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物,在暴露部位涂抹合格防蚊药物;居家时安装使用蚊帐、纱窗,必要时用蚊香或电蚊拍辅助灭蚊。

3.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关节或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医生流行区旅居史,切勿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

4.群防群控,共同防病:社区、学校和家庭需积极开展防蚊灭蚊行动,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提升公众防病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防控氛围。

02

肠道传染病

夏末秋初的气候条件,利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病原体存活与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密集,是防控重点场所。

预防措施

1.持续做好个人卫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准备和加工食物前,必须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彻底清除手部病菌。

2.注意饮食与饮水安全:不喝生水,选择烧开的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食品加工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肉、禽、蛋、水产品需彻底烧熟煮透,不生食海/水产品,果蔬类要清洗干净。

3.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定期清扫家居环境,重点做好厨房、卫生间的卫生清洁与预防性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按说明书配比,注意使用安全)。

4.增强自身免疫力:顺应时节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果与优质蛋白,适量饮水;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提升身体素质。

03

呼吸道传染病

九月我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等,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孩子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与清洁:每天定时开窗换气,减少室内病菌滋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2.保持良好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挡口鼻;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鼻、口。

3.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对病菌的抵抗力。

4.居家休息与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时,尽量居家休息,做好防护;若病情加重,需做好防护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5.接种疫苗:孕妇、低龄儿童、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人群,符合接种条件时,建议积极接种相关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