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德云社前“云字科”大师兄闫宗海(本名闫云达)在直播中化身“相声界纪检委”,抖出德云社财务“黑料”,直言“郭麒麟不愿接手”的真相藏不住了!从队费发票到社保缺失,从工资低到家族式管理,这瓜比德云社专场还精彩!---
近日,德云社前“云字科”大师兄闫宗海(本名闫云达)在直播中化身“相声界纪检委”,抖出德云社财务“黑料”,直言“郭麒麟不愿接手”的真相藏不住了!从队费发票到社保缺失,从工资低到家族式管理,这瓜比德云社专场还精彩!---
1. 队费?“合理避税”的遮羞布?
闫宗海爆料,德云社每年给每个演出队发2万元“队费”,名义上是报销日常开销,但实际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
- 人均不足70元/月:一个队二三十人,一年2万块,平均每人每月不到70元!网友辣评:“这钱够买几包瓜子当夜宵?”
- 发票“关卡”防不胜防:想领钱?必须拿发票找“郭家小舅子”管账的出纳对账,流程堪比考公务员。闫宗海直言:“这哪是管理,分明是变相避税!”
2. 社保?台上演员不如台下保安
更劲爆的是,德云社在2019年前竟未给演员缴纳社保!
- “裸奔”演员的辛酸:台上风光的相声演员,连最基本的医疗、养老保障都没有,反倒是保安、电工等后勤人员有保险。网友怒斥:“说相声的还不如修灯泡的体面!”
- 参保人数“突变”:2019年后,德云社参保人数从几十人飙升至140人,疑似为应对政策“突击补漏”。法律人士提醒:“若未签劳动合同,可能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纠纷!”
3. 工资?“顶梁柱”月薪仅过万
闫宗海自曝,自己当小队长时,每月演满30场才能挣1万块,平均每场300多元。网友神评:“这收入,不如去德云社门口摆摊卖荧光棒!”
- “金字塔”收入差距:专场演员收入高得离谱,但普通演员只能靠“熬工龄”。有人算过,若按北京生活成本,月入1万仅够温饱,更别提买房买车了。
1. 家族式管理的“双刃剑”
德云社99%的股权握在郭德纲妻子王惠手中,郭麒麟虽是“少班主”,实则无决策权。网友调侃:“接班?先看后妈脸色再说!”
2. 传统班社的“现代困境”
- 师徒关系变利益枷锁:曹云金当年因涨薪被逼出走,如今闫宗海又因财务问题与师门反目,暴露出传统“家法”式管理的脆弱性。
- 商业化狂奔下的管理漏洞:德云社从相声班社发展为商业帝国,但管理却仍停留在“江湖规矩”阶段。网友建议:“学学上市公司,少点宫廷戏,多点透明化!”
闫宗海的爆料揭开了德云社的“遮羞布”,但更值得深思的是:
- 财务透明化:发票报销能否改为线上公示?让每一分钱花得明明白白,顺便给网友提供点吃瓜素材。
- 员工福利保障:给演员交足社保,工资向“外卖小哥”看齐?毕竟,谁不想站着把钱挣了?
- 家族企业转型:股权分配能否学学现代公司?少点“宫廷内斗”,多点专业管理,毕竟网友可不想再看“德云社继承者们”连续剧了!
你认为德云社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家族管理,还是财务漏洞?欢迎在评论区开麦!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