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菊花叶螨(Corythucha marmorata)是一种危害菊科草本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害虫。成虫在新英格兰菊(Symphyotrichum novae-angliae)上取食后,会造成显著的斑点状损伤;同时,在高冠花(Rudbeckia laciniata)叶
(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菊花叶螨(Corythucha marmorata)是一种危害菊科草本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害虫。成虫在新英格兰菊(Symphyotrichum novae-angliae)上取食后,会造成显著的斑点状损伤;同时,在高冠花(Rudbeckia laciniata)叶片的背面可观察到菊花叶螨的成虫、若虫、卵及排泄物。| Beth Scheckelhoff
在最近发布的电子农业资讯中,俄亥俄州立大学可控环境农业中心的贝丝·谢克尔霍夫博士介绍了菊花叶螨(Corythucha marmorata)这一较为罕见的温室害虫。该害虫常见于菊科原生植物容器中,并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文章同时概述了其识别特征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温室植物受菊花叶螨影响情况
据谢克尔霍夫博士介绍,菊花叶螨“主要取食菊科植物,包括许多近年来在园艺产业中作为传粉植物推广种植的本土多年生种类。”受其危害的主要植物包括:
菊花(Chrysanthemum)
向日葵(Helianthus)
红花金鸡菊(Rudbeckia)
山毛榉(Solidago)
星花菊(Symphyotrichum)
菊花叶螨的监测方法
尽管大多数叶螨类害虫主要栖息于叶片背面,谢克尔霍夫指出:“菊花叶螨可在叶片上下两面同时出现”,因此更难被发现。其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细胞内容物”,造成的损伤症状与蜘蛛螨相似。然而,受害植物组织上最初呈现的黄色斑点会逐渐褪色、变褐,最终可能导致“植株局部或整体枯死”。
菊花叶螨的生命周期
据谢克尔霍夫博士所述:“该虫以成虫形态在土壤及植物基部周围越冬。”春季末至初夏期间,成虫开始取食下部叶片,雌虫则在叶背产卵。孵化后的若虫继续在叶片下表面取食,直至发育为成虫。
艾伦·阿米蒂奇博士关于秋季初期植物种植的建议
菊花叶螨的害虫管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菊花叶螨的种群数量可被自然天敌有效控制,无需人为干预。常见的天敌包括:
刺客虫(Assassin bugs)
微型海盗虫(Minute pirate bugs)
草蛉(Lacewings)
瓢虫(Ladybugs)
蜘蛛(Spiders)
然而,当虫口密度较高时,植株可能遭受严重外观损害,甚至死亡。在此情况下,谢克尔霍夫博士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首先,使用水流冲洗叶片上下表面,以去除隐藏的若虫和成虫;其次,可考虑施用“杀虫皂或园艺矿物油”进行直接防治。但她强调,这些措施对已产下的虫卵无效,因此需重复实施以确保防治效果。
编译:小黑
来源:深度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