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科大讯飞刘庆峰详解 AI 助残|聚焦中关村论坛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0 09:45 1

摘要:从智能辅具、无障碍设施到远程医疗和AI辅助技术,科技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融入能力。3月29日,以“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展示了助残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发布了科技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从智能辅具、无障碍设施到远程医疗和AI辅助技术,科技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融入能力。3月29日,以“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展示了助残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发布了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和创新案例。

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入选了科技助残创新案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现场发表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助残领域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该公司在科技助残方面的成果和规划。如今,人工智能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拥抱美好生活。

为残障人士提供生活便利

事实上,人工智能当前的成果,已经赋能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有了越来越多的规模化成果。刘庆峰表示,如面向听障人士,语音识别“变听为看”;对于视障人士,可以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放出来;面向运动障碍人士和精神障碍人群,提供主动照护式陪伴、情绪识别等服务。

在听障领域,以科大讯飞的讯飞听见App为例,2019年起科大讯飞就将其赠送给听障群体,只要上传残疾证就可以终身获得免费使用,现在已经累计提供超过2亿分钟的转写时长,帮助很多残障人士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科大讯飞为全国8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了技术和产品。“在这些学校给孩子讲课,如果用手语的话,很多关键信息很难充分表达,上课的节奏和速度也会受很大影响。”刘庆峰说,而现在的实时字幕技术,可以让孩子们享受无差别教学。

入选科技助残创新案例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就是主要基于全自研国产语音大模型,集成语音转写、合成等关键技术,可广泛用于听障群体的无障碍沟通与交流。

对于视障人群来说,人工智能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感知世界。刘庆峰介绍道,讯飞星火有视频识别的能力,打开无障碍对话系统,可以帮用户识别周围是什么情况并直接表达出来,成为导盲设备或者认识世界的助手。刘庆峰称:“还有很多这样的工具,可以放在眼镜上、导盲手杖上、导盲犬上,此外,(AI)还可以模拟人的声音,让孩子觉得是父亲母亲在生活中提醒他、陪伴他,给他带来更多的温暖。”

而对于运动障碍人士来说,人工智能让他们的行动更自由。“一定要让运动辅助设备从专业医疗机构进入到家庭。科大讯飞的子公司爱博已经做了一部分,率先落地医院,通过自适应助力,让人的步态更加自然,更加符合自己的运动意愿,而不是机械地让他按照一个固定的方式走,下一步会提供居家版的助行产品方案,我们跟中国科技大学也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联合实验室,要实现外骨骼机器人助残工作,这些工作跟语音交互、视频交互相结合,会变得更加方便。”刘庆峰说。

在守护青少年与老人心理健康方面,人工智能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在业界首发的超拟人数字人,已经可以跟人一样来进行交流,现在情绪表达的可感知度已经达到85%以上。“利用这些技术,目前,科大讯飞已联合北京多家医院神经科及北京师范大学展开合作,让人工智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价,今天我们判断抑郁症的准确率达到了普通地市级医生的水平,甚至更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主动引导孩子进行对话,因为现在孩子一旦有心理问题,不愿意跟老师交流,也不愿意跟家长说话,一定要有一个懂他的小哥哥、小姐姐这样的虚拟人物来跟他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焦虑感到底来自于人际关系敏感、亲子关系紧张、校园霸凌、考前焦虑还是身体问题,分解出来再对他进行引导,我们已经有了规模化应用的实效。”

构建可感可及的社会服务体系

在科技助残领域的探索,科大讯飞一直在推进中。

早在5年前,科大讯飞就设立了专门助力于残疾人事业的爱博公司,坚持助残成果的推广和助残领域前瞻性技术的研究。

去年5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科大讯飞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这是一个开放式联合实验室,我们第一天就建立起生态,让更多大学和企业参加进来,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开放创新平台共建以及示范应用的试点打造等。”刘庆峰说,要让残疾人参加产品设计,因为他们是主体,产品也是为他们服务。

刘庆峰透露,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现已有900多万开发者团队,做出300多万个应用,有808项AI援助能力,AI公益计划现在已经赋能3.3万公益开发者,创造出3.8万的无障碍应用,服务了1404万视听障人士,每天服务人次超五千万。

去年,科大讯飞还与中国残联举办了“AI助残创意创新大赛”,全国30多家科技助残团队脱颖而出,如今已经逐步推出很多产品和方案。“讯飞开发平台提供了物体识别、场景识别、语音识别等AI能力,帮助后台管理人员更好地判断用户提交的无障碍场景和设施,在开放平台上,残障人士不仅获得了更有保障、更幸福的生活,还开始成为创业英雄,如视障开发者周富贵开发的IOS软件‘掌中世界’,上线不到半年,用户量已经突破万人大关。”刘庆峰说。

关于未来,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会让有限的社会服务资源投放和资金投放更全面、更精准地为残障人士服务,构建可感可及的社会服务体系,底层通过完全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底座,面向残障人士进行专门定制,形成各个专用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块和应用,在上面完成精准画像、动态感知、资源匹配、主动服务、动态反馈、模拟预测,最后形成可持续服务决策,使现有的助残服务力量呈十倍、百倍地服务到每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构建一个更好的、更有温度的社会服务体系。

从ChatGPT到DeepSeek,从大厂到初创公司,人工智能的技术水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攀升,这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让人类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我相信,伴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各种专业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各种各样装置设备的进步,科技助残一定可以让这个世界更有爱(AI)。”刘庆峰总结道。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