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09:19 1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其所开设的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质、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教师应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在思政教学内容和实践、学生学情和方法、教学问题和评

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其所开设的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质、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教师应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在思政教学内容和实践、学生学情和方法、教学问题和评价上发力,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提升高职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上下功夫。其一,高职思政课教师应着眼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红色文化育人元素,并将其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基地、历史纪念馆和文化遗址等场所参观学习,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所在,开展各类文化主题交流研讨活动,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并以此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与此同时,高职思政课教师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思政理论课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思考热点背后的政策导向或理论依据,加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摆脱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积极性,提升思政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其二,加强思政课与各专业课程的联系,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应畅通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渠道,了解不同专业特色,充分挖掘不同专业中的育人元素,发挥专业资源育人效能,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专业特色的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就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思政教师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并组织红色作品创作展览、红色音乐会等活动,用艺术表现形式传播思政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就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思政教师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技艺和工具元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针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政教师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其三,深入挖掘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的相关历史资料和事迹。着眼学校发展历程和优秀人物故事,宣讲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在学生学情和教学方法上做文章。学生学情分析应贯穿于高职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具体而言,在思政课前,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政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发展需求,为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提供情况依据;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肢体动作、注意力、微表情及问题回答等方面,获取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在思政课后,思政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考试测验和实践成果等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成效,了解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思政教师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作用。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分析学生学情,提升高职思政课的针对性。思政教师应收集在学校网络教育平台中的浏览内容和学习记录等数据信息,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科学分析不同阶段的数据内容,掌握不同类型、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变化情况,以此为据,深入了解学生个性化的思政学习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学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思政课教学,提升高职思政课吸引力。思政教师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配的现实情境进行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模拟历史革命场景,学生可以在情境中了解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精神,拉近学生与革命先烈和红色文化的距离;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动画、音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功能,以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提升高职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在教学问题和教学评价上动真格。在教学问题上,一是以学生学习实际为导向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提问效果是影响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思政教师应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效果,提出与教学内容相适配的、难度适中的问题,避免问题难度过高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并在此基础上,重视问题的生成性,在学生回答问题或发出疑问过程中发现亮点,并形成新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二是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和灵活性。思政课教师应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基础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层层深入课程内容,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此同时,针对开放性问题,思政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内容灵活调整问题的切入点,以便对学生的回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见解和评价。在教学评价上,高职院校应丰富教学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个性化行为特点,丰富思政课教学评价内容,以提升评价内容的针对性。

(作者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高职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对策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4SZZX028〉)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