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炮结合一击毙敌,无人机蜂群有来无回,625“铁扫帚”迎来首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7:25 1

摘要:在如今的战场上,无人机蜂群的攻击常常让不少国家的防御系统头疼。而我国列装的PLB-625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就像一把“铁扫帚”,专门对付这些来势汹汹的无人机。

在如今的战场上,无人机蜂群的攻击常常让不少国家的防御系统头疼。而我国列装的PLB-625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就像一把“铁扫帚”,专门对付这些来势汹汹的无人机。

老实讲,第一次了解到这个系统时,我还担心它能不能真的应对住无人机蜂群的密集攻击,可看完它的技术架构和实战表现,这种顾虑就打消了。

PLB-625能有这么强的拦截能力,首先要归功于它弹炮协同的全域拦截体系。它把6管25毫米转管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三层拦截网。

那25毫米转管炮每分钟能发射3000到4000发炮弹,在1到3公里的范围内,能织出一张密集的弹幕,低空突防的无人机碰到这张弹幕,基本就被摧毁了。

本来想单靠火炮就能应对所有近距离目标,后来发现光有火炮还不够,所以它还配备了FB-10A和红缨-6B两种近程防空导弹。

FB-10A的射程能达到1到10公里,红缨-6B射程也有6公里,而且红缨-6B用的是被动红外制导,发射后不用管,能自己锁定目标。

这样一来,导弹就弥补了火炮射程不足的问题,火炮和导弹的射程还能衔接上,没有拦截的盲区。

除了火力互补,PLB-625的多模探测和抗干扰能力也很关键。它集成了雷达、红外、电视、激光等多种传感器,就像有了好几双“眼睛”。

搜索雷达能发现15公里内的目标,跟踪雷达的精度还特别高,误差能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而且它还能兼容多种雷达频段,碰到电磁干扰也不怕。

光电系统也很厉害,就算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也能稳定追踪目标,这些“眼睛”收集到的信息,会实时共享给指控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拦截,整个过程用不了9秒,比传统的防空系统快多了。如此看来,在探测和抗干扰方面,PLB-625确实下足了功夫。

它的高机动底盘和模块化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采用的8×8轮式底盘,不仅能通过运-20运输机快速投送到不同战区,在公路上每小时能跑80公里,越野能力也很强,沙漠、山地这些复杂地形都能应对。

而且从珠海航展上的几次迭代就能看出来,它的模块化设计很灵活,能根据战场需求调整火炮口径、增减拦截弹数量。

这种设计思路很实用,毕竟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能灵活调整的装备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

讲完了技术架构,再来说说PLB-625的实战效能。在2024年的一场军演中,它就成功拦截了模拟的无人机蜂群攻击。

当时它一下子锁定了12个来袭目标,然后分批次用导弹和火炮协同拦截,大部分目标都被拦了下来。而且在强电磁压制的环境下,就算切换到纯光电模式,也能拦截不少目标。

和国际上同类的系统比,比如俄罗斯的“铠甲-S1”、美国的IM-SHORAD,PLB-625在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和成本上都有优势。

说实话,能在和这些老牌军事强国的装备对比中不落下风,足以说明PLB-625的实战能力很可靠。

从战略价值来看,PLB-625的意义可不止是一款新型防空装备那么简单。在战术层面,它改变了未来城市战的防御模式。

在高楼多的城市里,传统防空导弹容易被建筑物挡住,而PLB-625的近程火力就能有效拦截从低空缝隙钻进来的无人机。

跟着装甲部队行动时,还能压制敌方的反坦克无人机,减少装甲部队的损失。

在技术层面,它也为防空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智能化、无人化、多域化这些趋势,在它身上都能看到影子。未来要是融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这些技术,它的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在战略威慑方面,PLB-625的出口潜力也很大,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国家来说,它性价比高,能有效应对无人机威胁,肯定会很受欢迎。

而且在中东、非洲这些热点地区,它能遏制无人机带来的非对称优势,防止局部冲突进一步升级。毫无疑问,PLB-625的出现,让我国的防空体系更加完善了。

总的来说,PLB-625弹炮结合武器系统这把“铁扫帚”,不仅能让无人机蜂群有来无回,更体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它从技术架构到实战效能,再到战略价值,每一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相信在未来的战场上,它会成为守护我国领空安全的重要力量,让任何来犯的目标都无处遁形。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