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蒋介石要摧残进步团体,迫害进步人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0 07:06 1

摘要:1931年1月18日,中共领导阶层中一部分反对王明教条主义者的人,跟着罗章龙,违反党的纪律,自行成立临时中央机构,并在上海东方旅社召开重要干部会议,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破坏,与会的30余人被捕。

蒋介石除了镇压异己,还积极致力于文化围剿,打击革命文化,摧残进步团体,迫害进步人士。

1927年5月,郭沫若因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叛变革命屠杀工农等罪行,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日本。

1929年秋,中共中央为统一领导革命文化运动,设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以上海为中心,左翼作家联盟等进步文化团体相继成立。

1930年9月,国民党当局密令取缔“左联”等组织,通缉鲁迅等进步文化工作者,10月,在南京枪杀“剧联”盟员宗晖。

12月25日,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对书刊及其他出版物作了许多限制,宣称违者要遭到扣禁、罚款,直至判刑。

1931年1月18日,中共领导阶层中一部分反对王明教条主义者的人,跟着罗章龙,违反党的纪律,自行成立临时中央机构,并在上海东方旅社召开重要干部会议,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破坏,与会的30余人被捕。

2月7日,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实,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伍仲文等在内的23人被杀害。

此案震动很大,其中李求实等5位年轻作家的被害,更是激起文化界人士的极大愤慨。

在组织争取人权,营救政治犯,反击文化“围剿”的斗争中,以宋庆龄,蔡元培,鲁迅,杨杏佛,史量才,邹韬奋等为代表的爱国民主人士,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代写回忆录、家族史、企业史,联系刘老师

1932年夏秋之交,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鲁迅等人,开始就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一事,进行接触和筹备。

12月17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邹韬奋,伊罗生,胡愈之7人组成,宋庆龄为主席,蔡元培为副主席,杨杏佛为总干事。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主、保障民权、营救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政治范有了领导核心,为社会各界反对蒋介石专制,树起了一面旗帜。

1933年1月21日,秘密关押5个多月、未经审判的镇江《江声日报》经理刘煜生被杀害;1月31日,上海《时事新报》记者王慰三,因为报道了芜湖汉奸张显如等在街头行凶的消息而被害,江苏省主席顾祝同却不闻不问。

这两条消息,经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揭露见报后,社会舆论一片谴责。2月1日,民权保障同盟又在上海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此事,最后蒋介石不得不把顾祝同调离现职。

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成了蒋介石的一块心病,他把陈立夫、徐恩曾、戴笠三个特务头子找来,让他们立即采取措施,并告诫他们,对宋庆龄和蔡元培“可吓不可杀,可批不可动”,对其他人则不要顾虑了。

三人心领神会,戴笠很快拿出了行动计划,在戴笠看来,杨杏佛在所有营救、机会、闹事活动中几乎都插手了,必须先除掉。他在“杨杏佛”三个字上画了一个红勾,一桩震惊全国的谋杀计划就这样决定了。

杨杏佛,江西清江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27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上海政治分会和中山陵工程委员,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兼秘书长。

杨杏佛和孙中山关系较好,在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站在革命阵营一边,不畏强暴,成为爱国民主的斗士。

1933年6月18日上午8时,杨杏佛带上儿子登上一辆篷盖车,离开中央研究院,准备去大西路换乘马匹去郊游,经过亚尔培路口时,早已埋伏在附近的赵理君、过得诚等特务冲上前去,向汽车连连射击。

司机身中两枪后逃下车,杨杏佛听到枪声,本能地扑在儿子杨小佛的身上,杨杏佛身中3枪,当场死亡,杨小佛右腿中弹,幸免于难。

巡捕追捕闻声赶来,特务来不及接应,赵理君慌忙中,将过得诚击伤后逃走,过在医院急救中被特务毒死。

杨杏佛被杀害引起了全国震惊,但国民党特务并未就此收手,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史量才。

史量才,江苏南京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报人,在上海接办美国人办的《申报》,并创办副刊“自由谈”,经常发表鲁迅,茅盾,巴金等人作品,同时发表《剿匪时评》等抨蒋文章,史遂成为蒋的眼中钉。

在蒋看来,如果没有新闻界的配合,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因而也没有什么影响力。现在闹得沸沸扬扬,主要因为新闻记者和报刊造成的。因此,国民党特务把枪口对准了史量才。

1934年11月6日,史量才和妻子、儿子等到杭州西湖游玩,为戴笠侦知,戴立即派行动组组长曹立俊等6人和地方警察人员等,赴杭州进行暗杀准备。

11月14日,正当史氏一家人乘车自杭州回上海时,特务们于沪杭公路上,将史刺死。

史量才被杀,蒋介石下令浙江省主席鲁涤平捉拿凶手,杭州当局也装模作样地进行了一番侦查,最后不了了之。

蒋介石对民主人士的镇压,恶化了他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最后导致了他们走上第三条道路和与蒋政权的决裂。

蒋家王朝【第47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来源:一平之声pYo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