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餐饮界,俏江南曾是高端川菜的代名词,创始人张兰的商业传奇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承载着张兰心血的餐饮帝国,在历经资本风暴后,最终落入其前夫汪玺手中。这段横跨十年的商业恩怨,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兴衰史,更是中国高端餐饮行业在资本浪潮中跌宕起伏的缩
在餐饮界,俏江南曾是高端川菜的代名词,创始人张兰的商业传奇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承载着张兰心血的餐饮帝国,在历经资本风暴后,最终落入其前夫汪玺手中。这段横跨十年的商业恩怨,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兴衰史,更是中国高端餐饮行业在资本浪潮中跌宕起伏的缩影。
一、创立与崛起:张兰的餐饮梦想
2000 年,张兰在北京国贸中心开出第一家俏江南,以 “东西方融合” 的创新川菜和高端定位,迅速成为京城时尚餐饮的标杆。2008 年,俏江南成为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商,同年获得鼎晖投资 2 亿元注资,估值飙升至 20 亿元。彼时的张兰信心满满,与鼎晖签订对赌协议,约定 2012 年前完成上市。
然而,上市之路却充满坎坷。2011 年,俏江南 A 股 IPO 因 “黑厨事件” 和利润不明被暂缓;2012 年转战港股,又因市场环境变化折戟。对赌失败的张兰,不得不面对资本的残酷现实。
二、资本博弈:从 CVC 收购到保华接管
2014 年,CVC 基金以 16 亿元收购俏江南 82.7% 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张兰试图通过家族信托保住资产,却在 2015 年因 CVC 的债务危机陷入被动。香港保华作为债权代表接管俏江南,清算后将 73.85% 的股权以 1700 万元的低价转让给汪玺,后者以 99.01% 的持股成为实际控制人。
这一操作令人咋舌:2014 年价值 16 亿元的 82% 股权,仅一年后 73% 股权就暴跌至 1700 万元。背后的原因除了对赌失败,更有高端餐饮行业的整体寒冬。2012 年中央 “八项规定” 出台后,高端餐饮营业额大幅下滑,俏江南的业绩较收购前腰斩,从 2011 年的 11 亿元跌至 2015 年的 5 亿元左右,门店数量也从 80 家缩减至 50 家。
三、汪玺接手:俏江南的命运转折
2015 年 9 月,汪玺正式成为俏江南的幕后掌控者。尽管此时的俏江南已负债累累,但汪玺的接手仍充满戏剧性 —— 这个曾与张兰离婚多年的前夫,以极低代价拿下了前妻一手创立的企业。然而,汪玺的控制并未让俏江南重现辉煌。2017 年,天星海外海集团以 3 亿元收购俏江南部分资产,拆分其核心门店,曾经的高端品牌开始走向碎片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2 年汪玺因俏江南相关债务被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强制执行 2984 万元。天眼查显示,他仍持有北京俏江南投资控股近 99% 的股份,名下关联企业达十余家,包括汪小菲参与的 “小汪麻六记”。这一事件再次将俏江南的资本纠葛推向风口浪尖。
四、行业反思:高端餐饮的生死劫
俏江南的衰落,不仅是个别企业的失败,更是整个高端餐饮行业的警钟。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企业平均寿命仅 1.4 年,高端餐饮在政策调整和消费降级的双重压力下,存活周期更短。从 “黑厨事件” 的声誉危机,到资本运作的盲目扩张,俏江南的每一步都踩中了行业痛点。
如今,张兰早已转身直播带货,创立麻六记再创业,而俏江南在汪玺手中只剩零星门店。这个曾经的 “老外最爱的中餐厅”,最终沦为资本博弈的牺牲品。它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餐饮行业,产品力和品牌沉淀才是根本,过度依赖资本运作只会埋下隐患。
十年资本迷局,俏江南的兴衰令人唏嘘。当创始人失去控制权,当品牌沦为债务工具,留给行业的,是对商业本质的深刻反思。你对俏江南的这段历史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阳光下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