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护兰草 筑牢“蕙兰之乡”法治屏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6:37 3

摘要:随县,这片孕育了“中国蕙兰之乡”美誉的沃土,因珍惜独特的兰草资源闻名遐迩。然而,这份自然馈赠也成了不法分子觊觎的“摇钱树”,非法采挖、收购、售卖野生兰草的行为屡禁不止,一度威胁兰草的生存根基。如今,随县检察院以法治为剑,筑牢保护屏障,让“蕙兰之乡”的芬芳愈发醇

随县,这片孕育了“中国蕙兰之乡”美誉的沃土,因珍惜独特的兰草资源闻名遐迩。然而,这份自然馈赠也成了不法分子觊觎的“摇钱树”,非法采挖、收购、售卖野生兰草的行为屡禁不止,一度威胁兰草的生存根基。如今,随县检察院以法治为剑,筑牢保护屏障,让“蕙兰之乡”的芬芳愈发醇厚。

疯狂盗挖,野生兰草沦为牟利工具

“高价收购野生兰草,10-30元一株不等,大量收!”面对这样的诱惑,有人动起了歪心思,将盗挖、倒卖野生兰草视作“生财之道”。2024年春,随县A镇村民王某某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从农户手中收购野生兰草105株,转手就以60-150元不等的价格售出,累计出售62单,获利7800余元。直到公安机关根据网络巡查线索找上门,在其家中现场查获53株待售兰草,这桩非法交易才戛然而止。经专业机构认定,查扣的53株兰草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春兰、蕙兰。

无独有偶,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随县B镇村民刘某某与陈某为牟取暴利,在明知野生兰草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情况下,非法采挖野生兰草500余株,给当地野生兰草造成极大损害。

造假售假,直播带货竟成犯罪新渠道

“老铁们看好了!纯野生兰草,现场采挖,手慢无。”镜头前,刘某某正卖力表演:锄头翻飞间,一株株“野生”兰草被连根挖起,带着泥土直接装箱发货。然而,这场看似真实的“原生态”直播,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近年来,网络直播成为非法野生兰草交易的新渠道。不法分子以“XX盆景”“XX花卉店”为幌子,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现场采挖”,利用“纯野生”“限量抢购”等话术吸引买家。为增强欺骗性,他们甚至将人工培育的兰草提前移植到山上,伪装成“新鲜野生”货品出售。

经查,刘某某、陈某通过此类直播,非法售卖野生兰草及假冒野生兰草的人工培育品种,牟利2万余元。

全链条打击,斩断非法交易黑手

面对野生兰草被盗挖、售卖的违法行为,随县检察院果断出手。“在该案办理中,我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深挖细查,不仅严惩了直接实施收购、网络销售的王某某,更将打击锋芒延伸至源头与末端。”随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

案件当事人指认涉案兰草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随县检察院注重深挖彻查上下游关联犯罪,一方面积极推动对上游卖家罗某某等人立案侦查并移送起诉,另一方面将下游数十条涉案线索推送全国相关地区处理,实现了对非法收购、运输、销售环节的“全链条、全要素”精准打击。最终,随县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对王某某提起公诉,经法院审理,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案件当事人指认涉案兰草

而另一个案件中,刘某某和陈某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8000元。

修复+普法并重,守护蕙兰之乡根基

打击不是目的,守护才是初心。非法采挖、销售野生兰草不仅触犯法律,更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冲击着合法的人工培育市场。对此,随县检察院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更注重生态修复和源头治理,让“蕙兰之乡”的根基愈发牢固。

随县检察院邀请随县兰花协会专家为涉案兰花“把脉”,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方案,推动县林业局对扣押的2000余株野生兰草进行专业养护,最大限度挽回生态损失。同时,针对公众对野生兰草保护认知不足的问题,随县检察院联合随县工商联、林业局举办“法治护航民企行 守护中国蕙兰之乡”活动,通过检察官授课、兰草专家现场指导,详解保护法规与产业规范,提升公众和企业的守法意识。

据悉,2022年以来,随县检察院共办理盗挖兰草犯罪案件18起,打击犯罪嫌疑人24名,非法销售野生兰草7677单,涉案兰草数量达1.15万余株。从斩断非法链条到修复生态创伤,从打击犯罪到普及法律,随县检察院正以法治力量守护这片“兰草沃土”,让野生兰草在保护中永续生长,让随县“蕙兰之乡”的金名片愈发闪亮。

文字:彭晓明、周雨欣

来源:随县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