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离武昌火车站特别的近,十分钟的步行时间就到,真是弹指一挥间。
挥挥手。
有丰富的手势语言。
一九七三年。
我们在武昌火车站。
刚刚从外地赶来。
在学校的迎新站前。
挥挥手。
我们是新生,怀揣入学通知书,来学校报到啦。
学生科的王敏老师,满面笑容。
挥挥手。
夾朗地回答,
欢迎新同学。
挥过手后,师生的关系就这样确认下来。
从此,挥挥手,成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的一个标志性的动作。
学校离武昌火车站特别的近,十分钟的步行时间就到,真是弹指一挥间。
在紫阳路学校南门,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我们跨进了校门,挥挥手,向大学校园轻轻松松的报告,我们来了。
走过一棵又一棵法国梧桐树,路过三十二号楼,经过学校图书馆,经过南院操场,站在二十八号楼的操场当中……,环视四周,躁动的心,激动的心,奋进的心,不由自主地向新的生活、新的人生、新的时代挥挥手。
我们欣赏着校园,挥挥手,我们将成为朋友,奋斗的青春,在手势的挥动下,显得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走进宿舍区,环顾四周,水池,洗手间,寝室,自修桌,进进出出的同学,挥挥手,我们是同学,我们将共同学习、生活在一起,青春永驻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学校的广播台,播放的音乐,悠扬而好听,……。
广播台的负责人,个子不高,但眉目清秀,自我介绍,我叫张芹珍,是从部队转业来学校的。
后来知道,她的丈夫是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陈喜的扮演者,这样我们有些激动,挥挥手,师生关系就这样慢慢的升华了。
手势,语言极其丰富。
大学校园里头挥挥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奋斗者的一种人生宣言!
挥挥手,我们是同学。商七三的同学。张光忠拍照。
挥挥手,是无声的语言。
学生食堂是简易的平房,食堂工作人员,有一个是哑巴,满面的笑容,不断地向新同学挥着手,作为回敬,我们也挥挥手,从此开始了大学的生活。
特殊的环境下,挥挥手,有其特殊的意义。
新生开学典礼,是在大礼堂举行的。
礼堂正在播放音乐,挥挥手,可以传达某种意思。
政治辅导员徐实君、刘先凡,向同学们挥挥手,我们快速理解到,老师告诉我们,同学们好,找个座位坐下,静静的等待会议的开始!
学校党委书记张赤俠,走上了主席台,他一直用他那双……拿过枪、打过仗,受过伤的老八路的手,向同学们挥手,望着张书记那双曾经经受过枪林弹雨洗礼的双手,似乎……冲锋号己经响起,大学生活新的长征己经开始……!
张书记的挥挥手,给我们以力量,给我们也号召……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报答人民!
……。
早操,是在田径场举行。
在田径场的起跑线上,体育老师挥挥手,同学们朝那个方向走,我们在那里集合,排队做操。
图书馆,座位很紧。
已经有同学为我们占到了座位,我们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同学在里头挥挥手,我们就快速的奔走过去,开始在图书馆享受大学生活的阅读人生。
这一天,我们相约相约去武汉大学欣赏樱花。
快到学校北门时,同学已经在门口等着。
我们挥挥手,他们也挥挥手。话语尽在不言中。
公共汽车上,我们几个同学在这边,另外一个同学在车里头,挥挥手,大家心里明白,马上就要下车了。
这一天,我们去武昌长街,购买生活用品。走着走道,看到前面有人向我们挥挥手,那是同学,我们快步赶过去,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溜购物大军。
那一年,我们去恩施校外实习,途经巴东县时,几百步台阶拾级而上,几位长跑运动员快步跑到汽车站旁,挥挥手,告诉我们是在这里坐汽车去恩施。
不知不觉,挥挥手,成为了习惯,成为大学交往的一种特殊符号。
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食堂里,在车站旁,我们都挥挥手。
挥挥手,我们是同学。
挥挥手,几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挥挥手,我们又在武昌火车站,在火车站的列车旁,向着远去的同学,挥挥手,再见。
挥挥手,我们经历了相遇,又经历了告别。
在汽车站,在火车站,在飞机场,在轮渡码头,有我们挥挥手的影子……!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同学们以友谊的名义,挥挥手。
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年又一年,我们仍然在挥挥手,向学校挥挥手,向同学挥挥手,向岁月挥挥手……!
岁月匆匆。
奋斗者匆匆而行。
挥挥手,我们在前进的大道上。
挥挥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永远在奋斗。
商七三政治辅导员徐实君老师的小孩。弹指一挥间。己从小孩成为大学老师。张光忠拍照。
张光忠,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 北京金融街。
来源:中南财大张光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