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美好生活!河南厚植民生底色,交出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答卷|格外关爱·非凡五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16:25 2

摘要:“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这份“格外”的关爱,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指引下,河南省以“十四五”规划为蓝图,用坚实行动解题作答,厚植民生底色,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残疾人事业答卷。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北京报道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这份“格外”的关爱,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指引下,河南省以“十四五”规划为蓝图,用坚实行动解题作答,厚植民生底色,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残疾人事业答卷。

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完善就业支持,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到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河南省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更多残疾人“豫”见美好生活。

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民生底线兜牢兜实

既有“真情真义真出力”,又有“真金白银干实事”——这是河南省在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深耕细作的特征之一。

河南省通过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首先残疾人事业投入力度加大。“十四五”以来,河南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7.4亿元,支持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18.5亿元;发放资金23.59亿元,支持实施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文化服务等项目;筹措资金3.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7亿元,投资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8个。这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保障措施投入,为当地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河南印发了一系列方案,将存在致贫风险边缘残疾人户、返贫风险脱贫不稳定残疾人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残疾人户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省纳入动态监测12.1万户15.6万人。投入资金1010万元,累计扶持和新建202个省级农村扶贫助残基地和基层党组织扶贫助残基地,辐射带动17674名残疾人就业增收。推进残疾妇女增收,创建3个国家级、20个省级“美丽工坊”项目,安置带动744名残疾妇女就业。争取中央资金2777.97万元,帮助43587人次农村困难残疾人(或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接受实用技术培训。

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方面,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的实施意见》,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截至2024年底,全省108.3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9.81万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配合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各地按照不低于100元/年的标准对62.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补贴。继续推动残疾人商业保险工作,截至2024年底,共为48万残疾人投保人身意外保险1914.5万元,已为3650名残疾人理赔290.01万元。

此外,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加快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不断加强。如持续开展“阳光家园”托养服务项目,截至2024年底,争取中央资金7631.1万元,为57585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服务。投入省级奖补资金12.9亿元,建成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机构2782个,床位11.8万张,集中照护重度残疾人5.3万人。“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残疾人两项补贴2次提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从60元提高到不低于81.5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从60元提高到不低于87元,截至2024年底,全省96.3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121.9万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完善就业支持与服务供给,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促进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群体也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城乡残疾人就业稳中向好。

近三年来,河南新增残疾人就业112703人,累计为残疾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66万元,为就业困难残疾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69.5万元,联合省农业银行为1.01万户残疾人家庭发放贷款11.17亿元,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残疾人就业144570人。其次,残疾人就业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24年底,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机关事业单位1688家,安置残疾人13413人;国有企业1234家,安置残疾人20978人;通过公务员考试定向招录残疾人5人。此外,依法大力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截至2025年3月,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50932人,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0.2亿元,推动示范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全省建设辅助性就业机构62家,实现辅助性就业残疾人12949人。实现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残疾人就业6025人。健全残疾大学生“一生一策”就业服务工作机制,服务率达100%,5660名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

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也不断加强。对77.63万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意向、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开展新媒体运营“直播带货”“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师”等新就业形态培训。截至2025年3月,累计培训各类残疾人190355人次,其中新增技能人才3760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692人。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线上线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1214场,26349人达成意向,帮助12178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

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受教育比例达到98.67%。积极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扩大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范围,目前有学前融合试点幼儿园202所;驻马店、洛阳市残联主办学前融合公办幼儿园,探索实践康教结合的学前融合教育。做好残疾学生参加高考相关工作,“十四五”以来共录取残疾考生4364名,为177名残疾考生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建设特殊教育学校156所。

残疾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实施“书香中原•阅读有我”“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残疾人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残疾人艺术演出685场次,8.22万人次残疾人参加活动。推进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省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巴黎残奥会、杭州亚残运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上,共获得金牌52枚、银牌50.5枚、铜牌57枚。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设立残疾人自强康复健身示范点563个,培训残疾人康复健身社会体育指导员5320人次,为12595户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举办群众性残疾人体育品牌活动919场次,65246人次残疾人参加活动。

随着当地涉残普法宣传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残疾人平等权利得到更好保障,社会环境更加友好便利。如,开展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市县建设三年行动,24个市县被评为“全省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加快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截至2025年3月,河南完成90711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十四五”目标任务完成率117.25%。将“数字适老助残”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助残”改造,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服务。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组组有力数据,彰显出河南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十五五”新征程即将拉开精彩序幕,站在新的起点,河南将继续奋力书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