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估算结核病发病例数为1060万,约750万例新患者得以确诊结核病,约130万人死于结核病,离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35年的目标相去甚远。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在结核病患者发现中起着关键作用,结核病检查能力直接影
公立医院四类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能力现状调查
文献解读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估算结核病发病例数为1060万,约750万例新患者得以确诊结核病,约130万人死于结核病,离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35年的目标相去甚远。非结核病定点医院在结核病患者发现中起着关键作用,结核病检查能力直接影响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及时性。
监测机构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能力
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100%具备胸部影像学检查能力。37.1%的机构可开展免疫学检测,其中10家可开展TST检测,18家可开展IGRA检测。按级别分类,三级医院免疫学检测能力高于二级医院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对高危人群结核病监测
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态度
知晓率
01
四类高危人群类型, 结核病病原学检查方法, 结核病免疫学检查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 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96.67%、86.67%、93.33%、60.00%、56.67%;认为四类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比例为81.11%。
02
定点医院医生认为四类高危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比例为88%,高于非定点医院(78.84%)。
03
三级医院医生认为四类高危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比例为79.17%,高于二级医院(76.47%)。
讨论
非结核病定点医院仍是绝大部分结核病患者的首诊单位,在结核病患者中起着关键作用。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和发现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手段和确诊标准,免疫学检查是结核病患者诊断强有力的诊断手段。对62家非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结核病监测能力调查发现,仅37.1%的机构具备免疫学检查能力,可开展TST、IGRA检测的机构分别仅有10家和18家。
重点科室临床医生认为四类人群有必要开展结核病监测的比例均在80%以上,认可度较高,提示我市在医院四类高危人群中开展结核病监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针对此次研究的结果
主要问题如下:
(1)尚有部分监测机构不含结核病病原学/免疫学检查能力,尤其是二级医院,针对以上情况,我市将进一步通过现场调查, 座谈及向上级争取行政支持的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
(2)免疫相关科室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中,故在三级医院中需强化高危人群监测工作以进一步提高监测率。而对于二级医院及不含免疫科室的医院应强化其他科室监测的意识,确保无遗漏。
(3)监测机构不设置重点科室,并不代表不接诊四类高危人群,故在工作开展中不容放松,确保监测对象无遗漏。
(4)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及主要传播途径掌握尚不全面,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5)重点临床科室医生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及预防性治疗的知晓率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