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工行业是众多产业链条的“最上游”。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以来,我省众多化工项目“迎春破土”,展开了一幅蓬勃发展的化工产业画卷,加速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化工行业是众多产业链条的“最上游”。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以来,我省众多化工项目“迎春破土”,展开了一幅蓬勃发展的化工产业画卷,加速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吉林市,吉林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正进行管道试压、压缩机机组油运、单机试车等工作。作为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核心装置,该装置总投资37.29亿元,占地11.86万平方米,采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BL裂解技术和LECT分离技术,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
“项目预计将于今年4月30日全面中交,并于年内投产!”吉林石化东区项目经理部施工经理卢思屹介绍。项目达产后,吉林石化乙烯总产能将达到190万吨/年,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减油增化”成效显著,形成具有吉化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布局及产品结构。
同样在吉林市,美思德(吉林)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崭新的化工装置拔地而起——美思德有机胺系列产品项目二期年产8000吨二甘醇胺联产吗啉装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6月建成,并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二甘醇胺联产吗啉装置,为下游产业链延伸提供关键支撑。
传统化工领域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全力迈向转型升级;新兴的“绿色化工”遍地开花,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催生着新质生产力涌流。
不久前,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迎来了重要里程碑。该项目四套电解制氢装置的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标志着该绿色化工示范基地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该项目是我省首批“氢动吉林”大型氢基化工示范项目的关键新能源配套工程,总投资高达296亿元,预计年产绿氢11万吨、绿氨/醇6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色氢基化工的规模化发展,对于吉林西部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多元化绿色氢基化工示范基地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在白城市,上海电气吉林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项目预计今年6月进入试生产阶段。作为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投产后将成功打造“绿色新能源+绿色化工”产业链,为吉林实现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
长春新区北湖开发区,北湖公园渐入春景。与之毗邻的一片土地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项目已初具规模。
“目前项目2号工程试验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项目去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末交付使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项目总投资9亿元,占地16.6万平方米,将聚焦高分子弹性材料、战略新材料、关键轻稀土材料等方向研发应用,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本部、长春新区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形成“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产业发展”一体化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全面推动长春新区构建国际领先的新材料全链条贯通式创新高地,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项目为王,战鼓催征。化工产业发展牵连千行百业,连接着“吉林制造”的广阔未来。一批批质量高、链条长、产业新、前景好的化工项目如火如荼,不断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生成,在奋进的春天里播下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泰来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