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性情如何表达?明白了道理你就豁然开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0 05:56 1

摘要:许多人好奇,书法的性情是什么?如何表达书法的性情,如何合理的表达书法的性情?

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号我在黄山啊。

许多人好奇,书法的性情是什么?如何表达书法的性情,如何合理的表达书法的性情?

今天咱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一、书法的性情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情绪。

书法的性情包括文字内容的表达,包括笔画质感的表达。这二者缺一不可。

在这二者契合的情况下,会碰撞出来佳作,有些佳作甚至能成为一个书法家的代表作。流芳百世。

今天咱们用第十大行书《土母帖》来分析一下这种感觉。

上图是作品整体面貌。

从内容上来看,这个内容是作者李建忠写给朋友的一个信件,从语气来看这个所谓的朋友应该是上级或者相背。因为这个语气处处是征求意见,小心翼翼询问的感觉。

从字本身来看,洇墨虽然轻松,但是整体还是比较严谨的,这是一种谨慎,慎重的用笔表达。比如行书中许多楷书的细节表达,用笔细腻到位,生怕哪个字字的不够清楚别人不容易看清内容。

字距舒朗,方便这个所谓的朋友查看。

这种内容与结字二者契合,加上整个书风虽然是宋代初期李建忠所书,但是这个明确的二王手札感觉直接跨过了唐代直追魏晋书风。中庸平和,所以把他归类十大行书还是有说服力的。

这就是书法的性情带给人的感觉。

二、如何表达书法的性情?

既然表达一种书法性情,需要文字与所书写的内容契合。那么,写之前的构思就很重要了。

比如这个土母帖,他是一中咨询,这种心态,那么他书写必然要严谨,根据内容看写给上级或者长辈,那就不可能写的纵横恣肆。龙飞凤舞。这是内容基调决定了书写风格。

这也是为何王羲之手札作品那么多却不重复风格的原因。比如兰亭序清秀洒脱,人家内容也洒脱啊。

比如“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齐彭殇为妄作。”人家这是感悟到了人生真谛,看透后的洒脱。加上喝了点酒,达到了一种洒脱自由的状态。这是种契合。

比如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们知道,我简单把隶书分为清秀派(曹全碑礼器碑等),古拙派(张迁碑肥致碑好大王碑等),豪放派(石门颂杨淮表等)。

那么如果你书写一个文辞雅致的作品内容,那最好用清秀派一路隶书,也显得文字内容清新脱俗。

如果你写一个古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么个童趣天真的内容,你用古拙一路表达会更契合作品内容是不是?

如果你书写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山高海阔苍茫内容,那么显然用豪放派摩崖石刻风书写效果更佳。

这就是问文字内容契合的感觉。

在举个例子,如果你写: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样的小情调,自然还是清秀派更合适,这个文字站在女性角度表达的,你写的苍茫粗犷,这岂不是面容姣好的美女留了个大胡子?显得不匹配?

三、如何合理表达书法情感?

知道了何为书法性情表达,表达起来自然轻松惬意。

1.你先看书写内容,理解内容,把握书写内容的情感表达。

2.在思考结合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更为合适。

3.还要注意对书写内容的不同表达。

上面第1点第2点是基础表达。什么内容配什么文字。

第3点属于创造性表达。比较难。

比如你书写: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个内容是一种女士角度的暧昧关系。这个女士可能看隔壁船上一个书生面若冠玉,目如流星,星眉剑目,衣冠楚楚,顿生好感,于是停船问一下:公子,问您一下,您是哪里人啊?妾身是横塘人士,我想看看我们是否是同乡……

如果你用篆书,那么秦篆更适合,方方的汉篆都显得有些不够委婉,吴昌硕隶书更不行了。

如果你用隶书表达,那么清秀派更合适。

如果用楷书风格写卫夫人风格,欧阳询,虞世南,王羲之,褚遂良等这些风格都是比较好的表现。

如果你用行书表达。像兰亭序欧阳询风格这些还是可以的。

如果你用草书表达,小草类的比较雅致,书谱十七帖都可以

有人会说,当代展览体怎么玩呢?展览体表达性情吗?

展览体不表达性情,是个比赛,考试。

展览体更多是表达技术。

我想到了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这个内容那是带着愤怒,杀气的内容,什么风格文字匹配呢?狂草,豪放派隶书,倪元璐风格行书,魏碑凶猛犀利些的楷书……

如果你用兰亭序风格写满江红,那就有了小姑娘假装生气吹胡子瞪眼撒娇卖萌的感觉了是不是?

是不是很简单?没事随便找个内容试试吧。

就到这里吧,祝大家日日精进!

来源:我在黄山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