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几年,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难众所周知,我此前在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被逼到了墙角一文中对此做了充分展开。不过哪怕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仍然有不少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选择了默默坚持,随着9.24后市场偏好提升以及DS出圈带来的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他们的业绩开始重新大放异彩
过去几年,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难众所周知,我此前在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被逼到了墙角一文中对此做了充分展开。不过哪怕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仍然有不少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选择了默默坚持,随着9.24后市场偏好提升以及DS出圈带来的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他们的业绩开始重新大放异彩。
上次我在是时候关注主动基金经理了!就聊及了不少业绩冒头的优秀主动基金经理,今天我从中筛选五位基金经理并做简要展开,以为大家配置科技风格基金经理时提供更多的选择。
邵洁是一位典型的“研而优则投”的基金经理,她于2012年入行并担任电子行业的研究员,后于2016年入职中欧基金并在2020年担任基金经理。目前邵洁共管理3只科技主题基金产品,合计最新管理规模为44亿元。
得益于邵洁在硬科技板块的长期投研积累,她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很好的抓住了2023年年初ChatGPT出圈后引爆的一浪又一浪的AI投资浪潮。尽管过去几年市场表现不仅如人意,但其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业绩表现突出,过去一年录得了86.08%的投资回报(20240328-20250327)。
数据截至:2025年3月27日,Wind
我特别翻了下邵洁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定期报告,在ChatGPT出圈之前,邵洁似乎就敏锐的嗅到了TMT板块的投资机会。在2022年2季报和3季报中,邵洁是这么表示的:
【邵洁】2022年二季报:TMT科技公司在本轮反弹较为沉寂,估值仍在历史中下区间,短期受到市场偏好和风格因素表现较弱,…展望明年已经具有充足空间。
2022年三季报:科技行业如信创、元宇宙、IC设计、智能驾驶等也在两年的调整中迎来估值中枢的底位,随着经济企稳,创新力度加大,这些也将成为未来配置的方向。【邵洁】
而随着ChatGPT出圈后,邵洁又在2023年的半年报中坚定的表达了对AI产业的看好,她说:
【邵洁】回望过去每一轮科技创新周期的到来,人们总是高估短期的影响却又低估长期的力量,如何在这一轮智能的环境中不要被旧式思维束缚是每一个投资管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于行业深度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将持仓全面转向受益新科技产业方向并且管理层较为优秀的成长股。【邵洁】
把邵洁的这些观点联系起来看,可发现作为电子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她对科技股行情及技术发展趋势有着非常好的敏锐度。2023年开始,她管理时间最长的中欧科创主题大幅调低了对于新能源的配置比例,并与此同时大幅调高了对于电子这样与AI发展呈现高相关性行业的配比。
中欧科创主题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
再看邵洁对于个股的持仓,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她的换手率并不高,对于看好的公司敢于长期持有并重仓,而且这些股票为组合贡献了不错的投资回报,比如像立讯精密、芯碁微装、恒玄科技及龙讯股份等。这说明邵洁不仅对于科技行业具有深刻认知,而且对于相关个股也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否则一来拿不住,二来她持有的这些股票也不会表现得那么好。
中欧科创主题重仓股票
数据来源:Wind
之前在还有哪些靠谱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中我对陈韫中的风格特点做了较为详细的展开,今天借着聊科技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机会,再次安利下这位很有特色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
在上篇文章中我提到过,陈韫中是一位90后新生代基金经理,于2016年入行私募从业TMT行业研究,并于2019年初加入广发基金从事半导体行业的研究工作。陈韫中管理的代表作为于2021年9月28日开始管理的广发中小盘精选,在过去几年略显艰难的成长风格行情中,除了2022年外,2023年至今每年都取得了正收益,这显得殊为不易。
数据截至:2024年3月27日
陈韫中的良好投资业绩也得到了非常多投资者的认可,去年四季度无论是他管理的广发中小盘精选,还是他管理的广发科技动力以及次新基金广发成长启航,其份额均有较为明显增长。得益于良好的业绩口碑,上周广发基金让陈韫中开始承担更多的投资管理责任,增聘他为广发小盘成长的基金经理,与其他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如果说陈韫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我想应该是陈韫中虽然是TMT行业研究员出身,但在投资上并不拘泥于科技板块,而是在投资上保持着高度的分散性。
根据广发科技动力的2024年半年报,其配置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17.9%)、电子(17.57%)、通信(11.7%)、机械设备(11.08%)和传媒(10.63%)。不仅如此,从他管理的其他产品历史持仓来看,同样保持着高度的分散性,单一行业占比很少超过20%。
除此之外,陈韫中还特别擅长把握行业周期,他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成长性行业往往是在周期见底之后出现戴维斯双击,一轮产业周期的发展可能需要两三年,但到了资本市场上,很可能行情的持续时长只有几个季度,把握周期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擅长把握行业周期这一点与我后面要提到的富国基金吴栋栋很像,我想这可能也是最近几年成功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共性。只不过在行业配置上,他和吴栋栋走出不同的路线,吴栋栋专注于自己深入研究过的机械行业,而陈韫中则在管理基金产品后将所覆盖的行业进行扩容,从纯粹的科技板块转变为全市场选股。
说到刘伟伟,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他最早为大家所熟知的还是在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时代,他当时作为市面的“ABB”型基金经理为大家所熟知,其管理的中欧明睿新常态2021年上涨47.93%。
之前我还在【深度剖析】基金经理如何投资C位板块?一文中对他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其作为电新出身的行业研究员,当时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上确实是非常得心应手的。
然而,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随着新能源行业“内卷”日趋激烈,整个板块在资本市场上步入了下行周期,很多被贴上新能源标签的基金经理们也开始逐渐被人遗忘。
不过刘伟伟是例外,尽管他新能源研究员出身,但在保持对新能源板块紧密跟踪的同时敢于突破舒适圈去拥抱AI产业爆发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为其管理的基金产品带来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刘伟伟管理的中欧时代共赢作为一只采用创新费率结构的基金产品(持有时间越长管理费率越低),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录得了33.33%和7.8%的投资回报。
数据截至:2025年3月27日,Wind
如果观察中欧时代共赢的持仓,刘伟伟优异业绩取得主要得益于两点:(1)对AI产业链以光模块为代表的细分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2)对新能源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的挖掘。
作为一位新能源行业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敢于打破舒适圈,选择不断学习并及时跟进AI产业投资浪潮,并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投资回报,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走近「中欧制造」,解码中欧科技战队「AI投资图谱」一文中,金融圈女神经对中欧基金旗下的科技投资团队基金经理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梳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中欧基金的科技成长基金经理团队有非常多的女将,除上面提到的邵洁外,还有王颖(传媒互联网)、钟鸣(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以及冯炉丹(人工智能)等,这多少有点反直觉,而且在这轮科技股行情中她们都展现出了非常好的业绩。
大家初识冯炉丹应该是中欧新蓝筹在2021年四季度的基金经理增聘公告中。 “老带新”作为公募基金培养基金经理的常规操作,在周蔚文2011年开始任职中欧新蓝筹的十余年时间里,该产品先后阶段性增聘过冯炉丹等三位基金经理。
在中欧新蓝筹这只产品上积累了近两年的投资经验后,冯炉丹开始于2023年9月12日独自管理中欧数字经济(018993),没成想刚出师的冯炉丹就展现了非常强的投资能力,中欧数字经济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取得了29.4%和19.3%的投资回报,表现惹眼。
根据中欧数字经济定期报告的基金经理表述,可发现该产品是一只相对聚焦于“泛人工智能产业”的主题基金产品。如果我们将这只产品成立以来的表现与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进行对照,可发现中欧数字经济不仅显著战胜了CS人工智这只指数,还大幅降低了最大回撤,这说明冯炉丹对于AI产业是具有非常不错的超额认知的。
最后,我们看看专注人工智能产业研究的冯炉丹在一月份披露的四季报中对AI产业的最新观点吧:
【冯炉丹】我们把人工智能投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AI 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建设AI 大规模集群的训练中心。第二和第三阶段是 AI 新硬件和 AI 应用,当模型陆续成熟可用的时候,AI 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场景。第四阶段,AI 技术全面渗透和普及化,就像现在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我们目前处于第一阶段的中后期,代表性的 GPU 芯片是目前的主战场。【冯炉丹】
吴栋栋是富国基金的新生代基金经理,最早在三菱电梯担任机械工程师,而后转入卖方从事机械行业研究,2019年4月加入富国基金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
目前吴栋栋已积累了三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共管理3只基金产品,合计管理规模为10.17亿元,其代表作为富国质量成长6个月持有,该产品于2022年2月28日由吴栋栋接手管理。
尽管吴栋栋管理富国质量成长时,成长风格已逐渐进入凛冽的寒冬,不过在这期间吴栋栋却凭借着自己的选股能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2022年2月28日至今(截至3月27日),期间沪深300下跌14.02%,同期该基金上涨16.6%。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月27日
作为机械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涉猎面广,因为机械设备行业产业跨度广,基本上各个行业都需要用到机械设备,而各个细分产业周期不同,因此在投资逻辑及时点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这对机械行业研究员的研究广度及深度都提出了考验。记得我之前聊过国富深化价值的基金经理刘晓,同作为机械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她因覆盖面广被大家誉为“大表姐”。
正是因为机械设备涉及的产业众多且存在周期性,这使得吴栋栋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框架,既会感知行业周期(不执拗于某个行业),又会挖掘个股(能寻找出各行业的隐形冠军),得益于他的广覆盖面及对行业周期的把握,这使得他安然度过了过去几年成长风格的不景气阶段。
具体到富国质量成长这只产品的投资上,吴栋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坚守能力圈。看2022年以来各期持仓的行业分布,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这两个行业的权重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2024年半年报这两个行业的占比接近70%。这说明吴栋栋这么多年业绩的取得还是靠着在自己熟悉的方向上掘金得来,研究经验转换为投资业绩逻辑链条清晰。
(2)投资风格均衡。虽然吴栋栋偏好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计算机这样的成长板块,但在构建组合的过程中,富国质量成长各期持仓的整体估值并不算高,基本都在20倍至30倍之间。
(3)不从众。如果观察富国质量成长各期的持仓,可发现其经常会给人一种很陌生的感觉,很多时候为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中小市值股票。我想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吴栋栋具有非常强的个股挖掘能力。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大马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