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种背景下,印度与中国的外交交流明显增多,甚至身为总理的莫迪,还在八月初展开了时隔七年的访华活动。
最近,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不断恶化,这位昔日盟友差点就反目成仇。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与中国的外交交流明显增多,甚至身为总理的莫迪,还在八月初展开了时隔七年的访华活动。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即使到了现在,莫迪对美国仍不死心,仍然希望能够与美国缓和关系。
为此,在莫迪刚从中国回去之后,印度就宣布派兵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军演。而这场军演,更是不简单......
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和印度没少掐架。
8月6日,白宫正式发布公告称,鉴于俄罗斯政府的行为持续对美国构成“异常威胁”,为应对因俄乌冲突引发的国家紧急状态,美国决定扩大制裁范围,对进口俄油国家“动刀”。
以此为理由,美国对印度的所有输美商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
其实,这并不是美国对印度的第一轮加税。
早在7月底,特朗普就已经签署行政令,自8月7日起对印度商品征收25%的关税。
叠加之后,印度商品将面临高达50%的总税率。
要知道,印度一向将自己视作美国在“印太战略”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印度不仅频频参与美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还多次跟美日澳等国举行联合军演,几乎在每一个关键议题上都紧随美方步调。
印度本以为,自己对美国“忠诚可见”,就算不能享受像英国那样的最优惠关税待遇(10%),至少也该比欧盟、日韩那15%的待遇高一等。
然而,现实却给了莫迪政府一记闷棍——50%的关税,几乎是特朗普“关税战”中的最高的了。
这不仅让印度民众感到愤怒,也严重刺痛了新德里的外交神经。
对此,印度外交部迅速发声,严厉批评美方做法“不公平、不合理”,并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捍卫国家利益。
莫迪本人也在8月2日的讲话中释放信号,呼吁全国民众多支持国产货,减少对外依赖,还强调印度终将跻身全球前三大经济体行列,必须更加警惕外部经济打击。
实际上,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在经济议题上对印度“翻脸”。
但这一次,印度的确被刺痛了。
于是,一个颇具象征性的转变发生了——8月31日,莫迪出访中国,这是他七年来首次踏上中国国土。
有媒体指出,这次印度寻求对华关系改善,与美印关系遇冷有关,也是中印经济互补的现实需求。
而且,今年恰逢中印建交75周年,因此莫迪这次访华本身就具有深意,为中印关系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但是,对于美国,莫迪显然是还没有死心......
美印军事合作
莫迪刚刚从中国回去,印度国防部就宣布了一个大消息,将向美国阿拉斯加派出一支400人的营级部队,与美军展开联合演习。
据悉,两国军队在阿拉斯加演练之后,美国还会派兵前往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展开“互换性训练”。
这场“双向奔赴”式的军事互动背后,隐藏着不言而喻的地缘政治考量,其具有明显的针对中国的意味。
尤其是考虑到,印度军队在高寒山地环境下的实战经验相对匮乏,其北部边境地区的地形与气候条件,恰好契合美印此次联合演习所设定的目标场景。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印之间首次在阿拉斯加展开军事“互动”。
早在2002年,美印就启动了名为“准备战争”的年度联合军演。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都照常举行。
2023年9月,第19轮“准备战争”就在阿拉斯加的温赖特堡军营落地,双方部队在雪地中展开了多种协同科目演练。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尽管眼下的美印关系因关税争端而陷入低谷,印度方面却仍然没有中止这类军演的打算,反而继续出兵参加。
这说明,莫迪政府对与美国修复关系依然抱有幻想。
换句话说,即便被狠狠“收割”了一把,印度也不想彻底放弃与美方维持某种战略联动的空间。
但问题是:美国真的把印度当回事吗?
就在莫迪访华、出席上合峰会的同时,美国那边却丝毫不给他留情面。
白宫的贸易顾问直接痛骂“印度就是一个洗衣店,替克里姆林宫洗钱”,意思是指印度购买俄油,破坏了西方对俄制裁的“大局”。
而特朗普也紧随其后放出狠话,不仅批评印度“单方面占美国便宜”,还明确警告说:如果印度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那将会有大问题”。
也就是说,印度一边派兵去参加军演、挽回美印合作,一边却被骂得体无完肤,连最基本的尊严都没了。
实际上,莫迪如今这番操作,无非是“两头下注”:既想继续抱美国大腿,又想维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但这样的做法,对印度真的有益吗?
很明显,印度现在是拿自己的热脸贴了美国的冷屁股。莫迪怀揣着与美国修复关系的希望,但美国恐怕没这么想。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自己徒增笑料罢了!
参考资料:
美对印加征关税,总体税率将增至50%!印度: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环球网
来源:猫爷的渔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