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在乙巳,岭南画派佳作巡展于亚太诸邦,名曰《岭南风一一亚太巡迴展》,诚艺林盛事也。岭南画派肇始于上世纪初叶,高剑父、高奇峯、陈树人三公首创其派,三公乃革命元勋,满清推翻,共和既定,继以其革命精神,开岭南新风。春睡画院乃高奇峯先生所创,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陈
岭南风雅 远播亚太
本市热点讯(黄瑜报导):岁在乙巳,岭南画派佳作巡展于亚太诸邦,名曰《岭南风一一亚太巡迴展》,诚艺林盛事也。岭南画派肇始于上世纪初叶,高剑父、高奇峯、陈树人三公首创其派,三公乃革命元勋,满清推翻,共和既定,继以其革命精神,开岭南新风。春睡画院乃高奇峯先生所创,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陈金章诸大家皆出其门,今由朱永成教授主掌院事,遴选英才,光大岭南遗风。
这次展览,朱教授精选春睡画院画家佳作十余幅,以飨观者。画作或雄浑苍劲,或清丽秀逸,尽显岭南画派"折衷中外,融汇古今"之旨。陈金章先生笔墨老辣,气韵生动;陈永康、陈挺通诸君亦各具风貌,承前启后。
澳门梁少美女士,身兼亚洲艺粹会会长,于绘事之余,尤致力于岭南艺术之弘扬。近年来倾囊相助,奔走呼号,使"岭南风"渐成澳门文化之标识,且得特区官府鼎力支持。港澳画家叶泉,澳洲邓国祺、林佰墀、黄少石诸君,皆以丹青会友,共襄盛举。
吾院素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为己任。今观此展,岭南风骨跨越重洋,诚可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愿岭南艺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使华夏文明之光,照耀四海。岭南风,亚太巡展,集古今之韵,汇中外之艺。今择其精者,略述一二。
其一,春睡画院诸贤之作。朱永成院长《越秀灯会》,笔下灯火辉煌,游人如织,尽显岭南繁华景象。陈金章《山水》,峰峦叠嶂,云烟缭绕,得宋元遗韵而自出新意。陈永康《拒霜黄花晚节者》,写菊之傲骨,墨色淋漓,寓高洁之志。曾山荣《厚土》,以浑厚之笔,绘大地苍茫,令人顿生敬畏。陈挺通《魅力》,人物传神,姿态万千,可谓形神兼备。
其二,亚洲艺粹画院之佳作。梁少美《浪漫玫瑰堂》,设色古雅而不俗,花瓣娇嫩似可触。叶泉《秋日暖阳》,以温暖色调写秋意,别具一格。
其三,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诸君之作。邓国琪之花鸟,工带写之间,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林佰墀、黄少石之山水,融西画光影于传统笔墨,开创新境,令人耳目一新。
此展可谓岭南风,夫岭南之地,襟山带海,物华天宝。自秦汉以降,百越交融,商贾辐辏,遂成南国人文渊薮。今者,岭南之风物,将扬帆远渡,巡展亚太诸邦,此诚文化盛事也。
一则彰岭南之殊韵。岭南书画,得山川之灵秀;广府戏曲,承古调之悠扬;粤菜茶道,尽五味之调和。此皆中华文明之瑰宝,今得展于异域,使四海知我岭南文化之精微。
二则通中外之情谊。昔张骞凿空,郑和远航,皆以文化为舟楫。今岭南艺术巡展,犹续前贤之志,以丹青为媒,以丝竹为介,使远人知我礼仪之邦,慕我华夏之风。
三则开未来之新局。方今寰宇一家,文明互鉴。岭南地处要冲,得风气之先。此番巡展,非徒炫技炫巧,实欲与亚太诸国共探艺文之道,共商合作之策,为后世开太平之基。
昔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岭南风物之展,岂止一时之盛?实乃以文化为纽带,连四海之心;以艺术为桥梁,通万国之情。愿此展所至,皆见岭南之风采,亦见中华文明之博大。异日回首,当谓此举实开文化交融之先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澳洲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
朱永成《越秀灯会》
陈金章《山水》
叶泉《秋日暖阳》
陈永康《拒霜黄花晚节香》
曾嵘《厚土》
郑文森《川西行》
刘思东《居山云烟》
陈挺通《魅》
李振山《破晓》
邓国祺 《夏之恋》
林伯墀 《岭南春色》
黄少石 《幽谷清涧图》
徐希嵋《荷》
任莉华《玉团锦簇》
赵靖华《白杨树下的姑娘》
黄瑜《少女的喜悦》
何承斌《医者红心》
徐𧃸《熊猫》
谭文华《南国松》
今日10万+榜单
来源:猫妹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