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在中华文明面临严重劫难、人类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时刻,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共产党为捍卫中华文明成果、拯救人类文明,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文明战胜野蛮的辉煌篇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在中华文明面临严重劫难、人类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时刻,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共产党为捍卫中华文明成果、拯救人类文明,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文明战胜野蛮的辉煌篇章。
捍卫中华民族文明成果。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赢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斗争,遏制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沉沦势头,彻底终结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文明的毁灭性破坏,翻过了中华文明史上灾难深重的一页。
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得以坚决捍卫。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经过艰苦抗争,中国人民实现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的目标,使包括台湾在内被日本割占的领土回归祖国,再次证明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
中华文明的记忆载体得以较好保护。文物遗存是中华文明的记忆载体,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成果的宝贵积淀,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项重要任务。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为防止日寇劫毁,故宫五批约1.3万箱文物于1933年2月至5月运离北平,南迁至上海、南京,七七事变爆发后又在战乱中疏散到西南后方,在抗战胜利后回迁南京。
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西北联大等文教机构辗转内迁,谱写了在抗日烽火硝烟中守护中华文脉的壮丽篇章。
保持中华文明连续性并开启浴火重生新征程。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而且致力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虽饱经沧桑磨难,却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抗战期间,中华儿女以变革图生存、以创新求复兴,使中国这一古老国度在旧邦中立新命,使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蜕变为“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使中华文明这一古老文明因被赋予现代力量而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在抗战烽火的淬炼中,“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抗战时期提出建立“苏维埃新中国”的主张,在全面抗战时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构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主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因而很快从蓝图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抗战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旧邦”中立“新命”,实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在抗战烽火的淬炼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走向自觉的民族。近代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长。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阐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历史,强调“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念与中华民族这一国族名称的确立。
在抗战烽火的淬炼中,中华文明“道统”延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抗战时期,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抵制殖民化教育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精神得以弘扬,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得到增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所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延安成为抗战时期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新文明的中流砥柱。194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在题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的社论中指出:“延安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作中流砥柱,成为全国文化的活跃的心脏。”
拯救人类文明并推动文明形态转换升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推进中华文明复兴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史册上,也将因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永远铭刻在人类正义事业史册上。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人类文明。法西斯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毒瘤,制造了20世纪人类社会的最大灾难。面对人类文明成果损毁的浩劫,面对人类文明进程逆转的挑战,中国人民率先奋起,与世界进步力量联手抗敌,共同战胜了法西斯侵略者,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世界和平。中国成为与美国、苏联、英国并列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主要盟国与主要战胜国,并作为“四强”之一于1942年1月1日与美国、苏联、英国领衔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推动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孕育了文明新形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和平、发展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播,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对西方式现代化与苏联式现代化的深刻反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设计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路线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表明,中国人民必将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再次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共党史的民族复兴叙事研究”(24&ZD016)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