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百夫长二代耳机线卖五万?纯干货谈谈你我都避不开的耳机升级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15:30 1

摘要: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高端音频领域,线材已从单纯的连接配件演变为调音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不仅出现在音箱系统中,在HIFI耳机领域亦是如此。而与音箱系统不同的是,耳机系统中被关注最多的并非信号线、电源线,而是耳机线,不管是头戴式耳机还是耳塞。作为整个音频链路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高端音频领域,线材已从单纯的连接配件演变为调音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不仅出现在音箱系统中,在HIFI耳机领域亦是如此。而与音箱系统不同的是,耳机系统中被关注最多的并非信号线、电源线,而是耳机线,不管是头戴式耳机还是耳塞。作为整个音频链路的"咽喉要道",线材的品质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声音呈现,在这点上似乎大家有着共同的认知。但对于线材的价值,市场上却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坚持"线材有限无用论",认为线材质量达标即可,一切高价线材都是玄学;另一方则坚信高品质升级线是HIFI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这一分歧,作为一名可能是国内自费购买耳机数量最多的人,同时也拥有二十多年喇叭系统搭建经验的老玩家,九段今天就跟大家谈一谈我自己对于耳机升级线的一点看法。

早期的头戴式耳机与耳塞如拜雅DT系列、森海的HD系列,以及早期的Shure E2C系列、Westone UM系列和Etymotic ER4系列等都是不可换线设计的,线材损坏后只能返厂维修或更换全新耳机。但随着高端耳塞市场的发展,厂商逐渐采用可换线设计,比如HD5XX、HD600、IE8、TF10等等,这为第三方升级线市场奠定了基础。

从技术角度来看,九段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线材在整个音频系统中的作用就如汽车发动机中的喷油嘴。如果喷油嘴的喷射精度不佳或喷油量不足,最终发动机的运行品质和输出动力都会受到影响。耳机升级线通过导体材质、绞合方式、绝缘材料和连接工艺等多个方面的优化,理论上是具有改善信号传输质量,影响最终声音表现能力的。

聊到这里就要单独提一嘴线材材质了,当然这里我并不是想跟大家去分析不同金属材质的优劣及对声音的影响,而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点:金属冶炼工艺。其实不同材质对于声音讯号的传导的影响是固定且可以预计的,但是真正影响最终线材声音的难点是在冶炼制造工艺上,想要获得足够高纯度以及特别晶体形态的最终金属线基,优秀的冶炼工艺和制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于九段来说,我比较认同,或者说最近这些年来我最关注的工艺是:UP-OCC(Ultra Pure - Ohno Continue Casting),即超高纯度大野连续铸造法,九段认为这一技术是现代音响线材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种由大野笃美教授发明的热模连续铸造法,将高品质金属坯加热至熔点以上,并在熔融状态下从模具底部直接抽出金属丝并冷却,从而得到内含单一晶体的高纯度导线。理论上,这种工艺可以极大的减少导体中的杂质,从而在最终环节提供更加纯净的声音回放表现。

对于升级线包括今天我们重点聊的耳机升级线,九段的观点从来都是非常明确的:入门级设备不需要单独搭配线材,应当把全部预算投入到耳机或音源上;中高端系统线材预算可占总预算的30%左右,不应超过50%;而对于顶级系统,线材则应被放在与音源和耳机同等重要的角度考虑。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我在多年来的音响系统搭建把玩过程中积累的一点小心得,非常主观,不科学严谨。

但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九段身边一路玩过来的众多发烧友们,还是业界音响、耳机大佬,对于九段的这一观点都有着广泛的认同。同时多年的耳机把玩经验告诉我,耳机升级线对声音的改善程度与耳机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越是高端的耳机/耳塞,其单元素质和调音完成度越高,对前端信号的变化也越敏感,因此升级线带来的提升也越明显。

因为以上观点,我想大家应该是能理解九段对于耳机升级线的态度。所以,对于一般级别的耳机升级线我是兴趣不大的,我更愿意搭配原装线材,并在其他周边领域去完善、提升耳机的声音表现。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Effect Audio(EA)。其实早在十多年前这家新加坡线材制造商刚刚进入大陆时我就有特别关注它,包括且不限于Mars、Horus再到CODE 51,EA的大量线材产品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然,这里并不仅是指声音表现,而是与其他市场上的线材品牌大不同,EA就是上文我提到的对金属冶炼工艺特别重视的品牌,它对于线材的设计思路跟我的认知是非常契合的。但,我一直没有入手过他家的线材,售价着实昂贵而我荷包不足应该是最关键的缘由。

关键节点是2021年,这一年EA推出了第一代百夫长(Centurion),这是一条以古罗马军官命名,寓意着"凭借令人钦佩的胆魄、内外兼修的强大实力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的旗舰耳机升级线。它首次采用了上文我提到的UP-OCC技术,金银合金镀金材质,8股26AWG线径的设计,复合线芯结构让其外观颇具辨识度,这是一根在九段眼里很“高级”的耳机线材,也是我第一次真的动心想要尝试的作品。

这一动心,就过去了好几年,而一代早已停产,百夫长二代来了,一条令人咂舌的超级旗舰,不仅是材料科学上的创新,当然也包括它五万元的售价。百夫长二代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更容易让九段开脑放的复杂金银钯铂合金材料。理论上这一合金组合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不同金属特性的互补,实现更为均衡和优秀的声音表现。

其中银有着极佳的导电特性,是高频极限延展的关键,金填充了银晶体之间的细微空隙,能够让线材的一致性更好,从而降低长距离传输失真。而钯的加入理论上能提升中频的厚度与层次感,而铂则是从线材整体的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考虑而加入的全新材质。

在线身结构上,百夫长二代继承了EA专利的"复合线芯线径绞绕"结构。每股导线由多股绞线组成,这些绞线又分为不同规格:周围6股较细,中间1股较粗。较细的绞线每股由5根线芯组成,较粗的绞线每股由7根纤芯组成,并且中间这股使用的纤芯直径也更粗。这样算来每股导线共含37根纤芯,全线则由256根粗细不同的纤芯混编而成。

九段认为,这种复杂结构应该是为了应对集肤效应(高频信号倾向于在导体表面传输)和邻近效应而设计,通过增加导体表面积来优化高频的传输,同时保证足够的截面积以满足低频传输的需求。不管是前面聊到的采用UP-OCC技术冶炼的金银钯铂合金材质线基的选择,还是极其复杂的线材绞绕的结构设计,百夫长二代的配置都是目前市面上最顶级的,以上也是九段决定剁手的关键。

九段对EA线材非常中意的关键离不开ConX系统,而百夫长二代搭载了EA最新版本的ConX可更换插针系统,我认为这是升级线领域的一项革命性创新。与传统固定插针设计不同,ConX系统允许用户自行更换耳塞端插针,支持2-Pin、MMCX、A2DC、IPX及Ear Connector (Pentaconn) 等五种常用插针规格。对于百夫长二代这样一条售价可谓昂贵的线材来说,这种设计解决了高端升级线的一大痛点——不同耳塞采用不同接口标准导致的兼容性问题。其潜在用户的手中一定拥有多条不同插针规格的顶级耳机,而ConX系统的搭载满足了用户的不同搭配需求,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投资回报率。

同时与其他可更换插针的设计有别,ConX系统的插头采用螺纹接口设计,通过专用的扳手固定,连接稳固可靠,能够避免高频次更换及长期高强度使用后容易出现的接触不良问题。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大家关注,ConX的插针外壳采用了钛合金材质,能够提供坚固耐用的品质且质感出众。而所有插针的材质均与百夫长二代线材在材质与铰接工艺上做过匹配,能够保证最终声音品质呈现的一致与稳定。

一条售价超过五万元的耳机线在实际声音表现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多月来九段在十几条顶级旗舰耳机间反复AB试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更容易理解的文字向大家介绍清楚这种声音上的变化,最终就有了下面这些感受。我个人感觉首先百夫长二代并不适用于任何入门级或是在全频段声音表现有明确偏向或是不足的耳机作品,它更适合搭配市面上的那些声音表现无明确短板,素质表现足够强大的旗舰或是超级旗舰作品。在搭配这些耳机时,相比原线百夫长二代能够呈现出可以明确感知到的更加全面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其说它是在单纯提升耳机的某个频段表现,不如说它重新定义了音乐再现的艺术高度。九段觉得这条升级线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保持了硬素质上的全面与卓越的同时,赋予了音乐前所未有的情感深度与艺术感染力。

在实际聆听中,你能感受到百夫长二代将原本已经出色的耳机声音无形的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它总是能让音乐呈现出相比原线更加惊人的活生感。打个比方,你似乎能感受到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注入了生命,不再是简单的声波振动,而是充满情感张力的艺术表达。乐器的质感变得那么真实自然,而人声的微妙气息与情感变化又被细腻地保留与放大,让听者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声音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

九段觉得这条线材最令人称道的是其对音乐整体性的把握能力。与那些致力于突出某个方面特性的耳机升级线不同,百夫长二代不会刻意去强调任何频段,而是追求一种极致的平衡与和谐,让高、中、低三个频段尽可能的完美融合,形成浑然一体的音乐画面。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音乐的表现更加自然流畅,你不会感受到任何的突兀或割裂感,聆听者能够完全专注于音乐本身,而不是某个技术层面的突出表现。

我要重点聊一下艺术性方面的表现,百夫长二代有着让人印象极其深刻且超乎寻常的成熟感。换上这根线后你会觉得它懂得何时该含蓄内敛,何时该激情奔放。无论是古典乐的庄重典雅,还是爵士乐的即兴随性,亦或是流行乐的动感活力,它似乎都能准确把握其精髓,并赋予恰到好处的艺术处理。

与第一代产品相比,百夫长二代在保持宏大音乐格局的同时,更多了几分精妙与细腻。它对音乐细节的处理更加从容不迫,对情感层次的刻画更加深刻入微,你会感觉每次聆听都变成了一次发现音乐新内涵的艺术体验。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细节的素质层面,更体现在对音乐本质理解的更深层次的把握上。

较长的实测体验后,九段觉得百夫长二代尤其适合以下类型的耳塞:

首先是顶级动圈耳塞,比如DITA Dream XLS、森海塞尔IE900等。这类耳塞原本就有出色的声音韵味,但为了保证两端延伸和解析力,有时在中频厚度和整体氛围感上会有所妥协。百夫长二代能够在不损失原有优点的情况下,增加声音的厚度和氛围感。

然后是多单元混合耳塞如Unique Melody Mason FS Nuit Étoilée、Empire Ears Odin、qdc Empire、Noble 幕府将军 (Shogun)等。这类耳塞通常已经有极高的素质,但原线可能无法完全发挥所有单元的潜力。百夫长二代能够提供更好的控制力和协调性,让各个单元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呈现出让人印象更深的声音表现。

同时,中频表现突出的旗舰耳塞也能从百夫长二代中获得显著提升。其华丽的中频质感能够进一步强化这类耳塞的优势,使其在人声和乐器的表现附上更活生且华丽的色彩,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染色”,但也必须承认这是一种高级与好听。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百夫长二代能够提升大多数耳塞的表现,但其真正实力只有在顶级耳塞上才能被有效的感知,而在硬素质上并不完美,或者有明确风格追求的中低端耳机作品上并不适用,或是声音变化不容易感知。这一表现也再次印证了九段的观点:入门级或中端耳塞的用户投资如此顶级的升级线是不智的行为。

当一条耳机线材来到如此高价,它必然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有了奢侈品的特性。所以九段认为哪怕百夫长二代这类线材在声音表现上有多么出众的表现,除了声音以外,它还应该提供所有奢侈品都应能够呈现的更高级的情绪价值支撑。毫无疑问,EA的设计师比我更懂得这一关键,所以在百夫长二代上我们看到了以下这些设计:陈列架通过24个特别定制的金属螺丝组件将玻璃与实木相结合,经过车床、水切割、CNC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每个纹路都经过精雕细琢,如同一件艺术品。便携盒由EA与J.Myers Company合力打造,运用复古花梨木、皮革和铝合金等多种材质加工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分线器采用双层悬浮式设计——外层为银灰色钛合金材质,配以百夫长头盔图案的镂空设计;内层为黑色铝合金材质,可与外层无缝嵌合。采用高档腕表上常见的喷砂及抛光工艺,呈现出冷峻且细腻的金属质感。插头标配独家定制的Pentaconn 4.4mm插头,同样采用银灰色钛合金材质,坚实耐用。线身外皮采用UltraFlexi™超柔绝缘外皮包裹,手感柔软,收纳方便,在使用体验上比前几代旗舰更为舒心。当然,不止于此,在这条线的包装内还有太多用文字不容易表达的情绪价值呈现方式。

站在耳机升级线的技术演进与艺术追求的角度来看,Effect Audio百夫长二代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案例。它不仅仅是一条耳机线材,更是当前音频线材制造工艺的集大成之作的代表。从材料科学的精密配比到声学工程的精心调校,这条线材都展现出了对声音本质的深刻理解。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使用了特别的冶炼工艺、昂贵的合金材料,更在于如何通过这些技艺的科学配比与精密结构设计,实现声音表现的全面提升。

对于已经拥有成熟高端耳机系统的玩家而言,百夫长二代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升级选择。它能够在保有手中顶级耳机原有特质的前提下,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音乐细节与表现力,使整个系统的声音完成度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就算你不去聆听音乐,手中的百夫长二代亦能以近乎奢侈品的美妙工艺提供相当充沛的情绪价值,这就是五万块所能带来的意义。值?不值?不重要,它的真正用户从不会考虑这一问题。

来源:曾经是九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