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病例】眼眶MRI检查技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5:37 1

摘要:眼眶结构精细复杂,包含视神经、眼外肌、血管、脂肪及眼球等重要组织。磁共振成像(MRI)凭借其卓越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力,已成为评估眼眶病变(如炎症、肿瘤、外伤、视神经疾病等)不可或缺的无创检查手段。然而,获取高质量的眼眶MRI图像极具挑战性,主

引言

眼眶结构精细复杂,包含视神经、眼外肌、血管、脂肪及眼球等重要组织。磁共振成像(MRI)凭借其卓越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力,已成为评估眼眶病变(如炎症、肿瘤、外伤、视神经疾病等)不可或缺的无创检查手段。然而,获取高质量的眼眶MRI图像极具挑战性,主要源于生理性眼球运动磁敏感伪影以及眼眶解剖结构微小且走行特殊(如视神经斜行穿过眶尖)。这就需要我们掌握MRI对眼眶扫描的规范化流程。

2

检查目的

肿瘤:如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泪腺混合瘤、视神经胶质瘤、眼眶脑膜瘤等,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内部结构。

炎症:如眶蜂窝织炎,MRI可显示眶内软组织肿胀、炎症范围及是否累及周围组织。如慢性泪腺炎、眼眶炎性假瘤等,可观察炎症的分布、有无纤维化等改变。

血管畸形:如眶内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MRI可显示血管的走行、扩张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血管栓塞或狭窄:可观察视神经鞘膜积液、眶内血管是否栓塞、狭窄等,对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等有重要价值。

骨折、软组织损伤:显示眶壁骨折,以及骨折对眶内结构的损伤;眼球挫伤、眶内血肿、眼外肌损伤等,MRI能清晰显示损伤的部位、程度。

神经眼科疾病:如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可观察视神经的形态、信号变化。

先天性病变:如先天性眶内发育异常、眼球发育畸形等,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3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预先告知患者检查的全过程,嘱受检者自然闭双眼,尽量减少眼球转动。

1.线圈

使用头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或眼部专用线圈。

2.患者摆位

仰卧位,头先进。患者肩部紧贴头颈联合线圈,头部左右居中,两侧使用海绵垫固定。定位时,提醒患者闭眼保护视力,激光定位灯十字线位于患者鼻根部或双侧眼裂连线即可。

4

扫描规范

1.常用序列与参数:

平扫:

localizer

T1-tse-tra

T2--tse-tra

T2-tse-fs-tra

T1-tse-cor

T2-tse-cor-fs

T2-tse-sag(L/R)

T2-tse-fs-sag(L/R)

增强:

T1-tse-fs-Tra

T1-tse-fs-Cor

T1-tse-fs-Sag(L/R)

2.对比剂:使用钆对比剂,剂量为0.1 mmol/kg,宜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流率2.0~2.5 ml/s。对比剂注射前、后分别注射20 ml生理盐水冲管。

横断位定位:在矢状位上平行于视神经,覆盖整个眼眶的上下缘;在冠状位上,平行于两侧视神经的连线。

矢状位定位:在横断位上平行于视神经,在冠状位上平行于大脑纵裂。左右眼眶的矢状位应分开扫描,以避免交叉伪影,为减轻血管搏动伪影,建议添加上下饱和带。

冠状位定位:在横断位上垂直于大脑中线,在矢状位上垂直于视神经内段,冠状面扫描范围应从眼球延伸至视交叉。

T1-tse-tra

T2--tse-tra

T2-tse-fs-tra

T1-tse-cor

T2-tse-cor-fs

T2-tse-sag-right

T2-tse-fs-sag-right

增强 T1-tse-fs-Sag-rigth

增强 T1-tse-fs-Cor

增强 T1-tse-fs-Tra

01

病例展示

甲亢(Graves眼病)

双侧眼球突出

外伤-义眼

右眶内义眼植入术后,眶上壁骨质结构欠连续,前结膜区可见新月形双低信号,右眼睑及眶周皮下软组织压脂信号稍增高,部分呈网格状改变,局部呈弱强化影。

血管瘤

右侧眼眶内(眼球右下方约7点方向)见小结节样T1等信号,T2-FS稍高信号,边界清晰,增强呈显著均匀强化,强化边界清晰。

右侧眼眶内见一不规则结节样T1等信号,T2-FS稍高信号,跨肌锥生长,与右侧视神经边界欠清晰,增强呈中等以上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眼肌,强化边界清晰。

02

总结

眼眶MRI是一项精细的检查,其成功依赖于严谨的禁忌症筛查、充分的患者沟通、合适的线圈与序列选择、优化的扫描参数(高分辨率、有效脂肪抑制)、严格的患者制动(尤其是眼球)以及放射科医生的专业判读。规范的流程是获得高质量图像并做出准确诊断的保障。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眼眶CT和MRI检查及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

2. 国家卫健委/行业协会标准:《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南》(WS/T263)

审稿:李军飞(技师长)

来源: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