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上午,2025年南京市鼓楼区“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在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和南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中国
9月2日上午,2025年南京市鼓楼区“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在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和南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军,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顾学红,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军,鼓楼区领导王玉春、王媛出席活动。顾学红、王玉春代表校地双方发表致辞。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202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每年 9 月为全国科普月”。将往年的“科普日”升级为“科普月”,不仅延长了科普的时间维度,更拓展了科学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高校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南京工业大学一直以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把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动的科普内容,助力鼓楼区构建高质量科普生态,为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高校力量。
让科学精神扎根城市肌理,让科普服务惠及万千群众,让鼓楼成为人人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沃土”。一直以来,鼓楼区始终将科普工作纳入民生改善与区域发展战略维度,以“科普即民生”为核心理念,逐步构建起“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立体化科普生态体系。
作为南京高校及科研机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鼓楼区汇聚了众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普资源得天独厚。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的进程中,鼓楼区始终以“打头阵”的担当姿态,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推进工作。同时,依托深厚的教育优势,鼓楼区聚焦未来创新人才培育,围绕人才成长全周期,提供从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前沿技术普及教学,到创新实践指导、特色科技竞赛专项辅导的全链条教育支持,既为区域创新发展培育后备人才,也构建起“教育筑基、人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启动仪式现场,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鼓楼区教育局、鼓楼高新区科协代表共同上台,举行“智汇鼓楼・共育共创”签约仪式。这一签约标志着多方将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教育资源与产业服务资源,构建“科研引领、教育支撑、科协联动”的创新联动格局,为鼓楼区特色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培育开辟全新路径。
鼓楼区既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也是江苏省科协“科学副校长”试验区。启动仪式上,鼓楼区“科学副校长”聘任仪式同步举办。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南京市芳草园小学、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南京市科睿小学,分别与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江数建公司的科学家代表现场结对。未来,这些科学家将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专业的科学指导。
科学家们以坚定的信仰、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为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是一本最好的激励教材。启动仪式现场,南京工业大学师生带来科学家精神舞台剧《永恒的信仰》,通过艺术演绎带领现场观众回顾我国水泥专业和化学工程专业的创导者、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时钧先生生前工作生活的点滴,感受他一生奉献科学事业、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全国科普月” 首场重点活动——鼓楼“院士课堂”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以《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为题精彩开讲。现场听众不仅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产业应用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被应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打动,更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传递的温度与力量。
鼓楼区将围绕主题,整合全域资源,推出鼓楼科学教育“开学第一课”、健康科普专家科技志愿服务社区行、中小学生“五小”科技活动、科普基地研学联合行动、南京科协大讲堂暨鼓楼高质量发展报告会等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推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更好地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切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鼓楼力量。(作者:南京市鼓楼区科协 编辑:谢长美)
来源:江苏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