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举办地,正以开放姿态吸引更多非洲人才“留下来、创起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2025年6月,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之际,湖南日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我从非洲来》,讲述4个在湘创业非洲青年的个体故事,以“人物故事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引领下,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湖南与非洲越走越近,交往日益密切,经贸往来火热,务实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湖南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举办地,正以开放姿态吸引更多非洲人才“留下来、创起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2025年6月,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之际,湖南日报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我从非洲来》,讲述4个在湘创业非洲青年的个体故事,以“人物故事化、经贸生活化”的叙事,印证中非合作从宏观贸易向微观个体赋能的趋势。
非洲青年的湖南创业故事,在非洲大地传来激荡人心的回响。7月份以来,《我从非洲来》系列融媒体报道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语种,相继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刚果(布)、贝宁等多个国家的报纸、电视台、网站、社交媒体落地传播,引发热烈反响,为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提供了鲜活的个体注脚。
8月4日,《我从非洲来丨从刚果河到湘江畔,重新定位人生坐标》法语版刊发在刚果共和国《拉柴维尔快讯报》。
8月4日,《我从非洲来丨从刚果河到湘江畔,重新定位人生坐标》一文经法语翻译后,正式刊发于刚果共和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拉柴维尔快讯报》。该报创刊于1998年,由中部非洲新闻署主办,不仅是刚果共和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更是该国目前唯一每日出版的报纸,覆盖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市民群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公信力与传播力。
文章见报后,来自刚果(布)的青年高翔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家人特意珍藏了多份当天的报纸作为纪念,许多亲友向他发来祝贺信息。高翔说:“能够在我的祖国、在我的家乡的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故事被讲述,尤其还是以法语呈现,这种感觉真的太特别了。”更令他自豪的是,这篇文章不仅是个人的经历分享,更成为一扇窗口,让更多非洲同胞了解湖南、感知中国,进一步认识到非中之间正在不断深化的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高翔目前在湖南攻读博士学位,他的经历是许多非洲青年来华求学、重新定义自我发展路径的一个缩影。他表示,自己很荣幸能成为非中友好交往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非洲年轻人像他一样,跨越地理与文化的距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理想。
《我从非洲来丨“翔哥”来了,中非好物上线》英文版刊发在非洲新闻台AfricaNews。
《我从非洲来丨“翔哥”来了,中非好物上线》英文版刊发在非洲新闻台AfricaNews官方YouTube。
同时,短视频《我从非洲来丨“翔哥”来了,中非好物上线》也翻译成英文,刊发在非洲新闻台AfricaNews及其官方YouTube账号AfricaNews24,收获大量非洲网友留言。
8月上旬,《我从非洲来》的4篇报道与视频,均被翻译成英文,发布在埃塞俄比亚当地最大综合门户网站https://ethionegari.com及其官方YouTube账号Ethio Negari。
“感谢这次的报道,让我的非洲朋友们了解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也让大家看到了我在湖南的幸福生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籍教师桑尼很欣慰。
贝宁国家电视台播放截图。
8月12日晚19时40分,视频《我从非洲来丨乔力:“创业签证”在手,中非贸易走起》法语版在贝宁国家电视台播放。
“我的家人、朋友都守着电视收看,爸爸和好多朋友都录屏给我,向我表示祝贺,还有朋友也想来中国做贸易。”非洲青年乔力说,希望更多非洲朋友看到中国的机遇,和他一起探索更多中非贸易的可能性。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