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葬礼上,中将郭化若摔倒在灵堂,哭喊道:知我者陈赓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4:26 1

摘要:推开门,只见陈赓半靠在床头,消瘦的脸庞上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指着床头柜上的橘子:"特意给你留的,海南刚送来。"

1961年3月的上海,郭化若站在华东医院走廊上。他手里攥着刚买的中华烟,却怎么也点不着。

"老首长......"他对着病房门喃喃自语,突然听见里面传来陈赓沙哑的笑声:"是郭矮子来了吧?快进来!"

推开门,只见陈赓半靠在床头,消瘦的脸庞上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指着床头柜上的橘子:"特意给你留的,海南刚送来。"

郭化若鼻子一酸。二十年前在延安,每次开完军事会议,陈赓也总是这样变魔术似的掏出个皱巴巴的橘子塞给他。

"哭什么?我陈赓命硬着呢。还记得长征时你掉队那次吗?周副主席问我'那个写兵法的秀才哪去了',我急得差点带骑兵连回去找你......"

话音未落,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医护人员冲进来时,陈赓用最后力气抓住郭化若的手:"告诉主席...我的《作战经验总结》...在抽屉里......"

那只手突然松开了。郭化若呆立在原地,听见自己嘶吼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医生!再抢救一下!他答应要看我新写的《孙子兵法新编》啊!"

那么,郭化若和陈赓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战友情和兄弟情谊呢?

时间回到1924年的广州盛夏,此时郭化若蹲在黄埔军校报名处的墙角,就着路灯抄写《三民主义》备考。一双马靴停在他面前:"小兄弟,字不错啊。"

抬头看见个娃娃脸的军官,领章上缀着少校衔。那人蹲下身,指着他的抄写本:"这句'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写错了,应该这样......"钢笔在纸上划出有力的字迹。

"您是...?"
"陈赓,黄埔一期。看你像个读书人,怎么来考军校?"
"为国家......"
"说实话!"陈赓突然板起脸。
郭化若红了脸:"...管饭。"

陈赓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从兜里掏出个银元拍在郭化若手里:"明天体检前吃顿饱的!记住,打仗和写字一样,手腕要活!"

这个银元,郭化若珍藏了一辈子。

02

1934年深秋的赣南。被贬到红军大学当教员的郭化若,正在茅草屋里修改《游击战术讲义》。突然门被踹开,来人正是陈赓:"秀才!赶紧收拾行李!"

"陈团长?我已被停止......"
"少废话!"陈赓把一套军装扔在床上,"周副主席特批你编入干部团!"

屋外传来紧急集合号声。陈赓边帮他打包边压低声音:"有人打小报告说你'纸上谈兵',老子偏要用你当参谋!"突然摸出个橘子塞给他,"路上省着吃。"

湘江战役后,干部团减员过半。深夜的篝火旁,陈赓指着地图上标注的"老山界":"郭矮子,你说该怎么走?"

"正面强攻必败。应该..."他蘸着炭灰画出条迂回路线,"从这里夜袭。"

"书生之见!"有营长反对。

陈赓却猛地拍板:"就按化若同志说的打!"转身时低声对郭化若说:"输了算我的,赢了算你的。"

那一仗,他们奇迹般地突破了封锁线。庆功会上,毛泽东特意要见"画地图的秀才"。陈赓把缩在角落的郭化若推到前面:"主席,这就是您常念叨的'当代孙武'!"

1947年孟良崮,已是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郭化若,突然接到陈赓从陕北打来的电话:"听说你要围歼74师?"

"陈司令,张灵甫......"

"少跟我背兵法!记住!围三阙一不是放跑敌人,是要引蛇出洞!...保重。"

03

1952年朝鲜战场,志愿军司令部里将星云集。陈赓指着沙盘突然发问:"郭参谋长,美军这个'磁性战术'怎么破?"

满座寂静中,郭化若拿起指挥棒:"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忽然瞥见陈赓鼓励的眼神,话锋一转,"简单说就是打他的后勤!"

将领们哄堂大笑。陈赓却站起来鼓掌:"这才对嘛!咱们的孙武子也会说大白话了!"散会后,他搂着郭化若肩膀:"走,总理捎来瓶茅台......"

最后一滴酒下肚时,陈赓忽然正色道:"化若,等打完仗,你该写本自己的兵书。"

1961年清明节的南京雨花台,郭化若独自站在陈赓墓前。他打开那本泛黄的《孙子兵法新编》,轻声念着序言:"本书承陈赓大将生前悉心指点......"

一阵风掠过,书页停在"用间篇"。郭化若想起1935年遵义会议后,陈赓悄悄告诉他:"主席说你是我们红军的'活字典'。"当时他还不明白,现在懂了——陈赓就是那个把他从字典变成利剑的人。

"生我者父母..."郭化若突然倒在墓碑前,"知我者陈赓也!"

郭化若颤抖着从公文包取出两瓶茅台,一瓶洒在墓前,一瓶对嘴灌下。酒液混着泪水打湿了前襟,他仿佛又听见那个爽朗的声音:"郭矮子,哭什么?"

而郭化若晚年回忆录的扉页上,只有简单一行字:"献给陈赓大哥——您送的那个银元,我终究还是花在了革命路上。"

来源:训得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