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的,常常发现一到换季就开始咳嗽、流鼻涕,甚至发烧,打针吃药一套都跟上了还是反复。不少人以为是年纪大了抵抗力差,其实有时候不是人变弱了,是空气太干了。
秋冬一到,好多人一连打好几天喷嚏,鼻涕咳嗽停不住。
有人以为只是“风吹的”,有人说是“火气大”,可多数人不知道,真正最容易让人感染流感的头号原因,竟然是这件事。
家里有老人或孩子的,常常发现一到换季就开始咳嗽、流鼻涕,甚至发烧,打针吃药一套都跟上了还是反复。不少人以为是年纪大了抵抗力差,其实有时候不是人变弱了,是空气太干了。
天气一冷,门窗关得紧,屋里空气里的水分越来越少。鼻子和喉咙的黏膜本来就像湿润的“窗帘”,一干就容易裂开。裂缝一多,病毒就像蚂蚁找到洞,轻松钻进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也发现,空气湿度低于40%,流感病毒在空气中能活得更久、传播得更广。
尤其像北方冬天的暖气房,一晚上起来鼻子干得像砂纸,喉咙发干、鼻子发痒,这都是身体在提醒你:空气太干了,病毒要“靠近”了。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最容易把流感病毒传给你的,其实是那只没洗干净的手。
病毒不像蚊子,不会飞,它更像粘人的灰尘,最爱附在门把手、手机屏幕、公交车拉环、纸币这些常被人摸的地方。有人打了喷嚏没捂嘴,手一擦鼻涕又去开门,病毒就留在门把手上了。你再摸一下,揉揉眼睛或者吃块蛋糕,病毒就顺着你的手“搭车”进了身体。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减少约40%的病毒传播。可现实中,很多人去菜市场回来都不洗手就吃东西,孩子放学回来直接拿面包啃,病毒就是这样悄悄“坐车”进来的。
那只没洗的手,才是流感真正的传送带。
不少人一感冒流鼻涕、头晕发烧,就说是上火了,然后开始喝凉茶、吃苦瓜,甚至喝蜂蜜水“降火”。可这些表现更像是流感的前奏。
流感不像普通感冒,它来的更急更猛,发烧能一下冲到39℃以上,浑身酸痛、没有力气,像被车撞了一样。更特别的是,流感常常会让人眼睛发酸、怕光、心跳加快,这些症状很多人误当成“累着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做过调查发现,40%以上的流感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得了流感,而是当成了“火气大”在自己瞎调理,结果耽误了治疗时间,还传染了家里一圈。
有些人说:“我天天熬夜,也没见我感冒。”但真相是,病毒不会当场“发作”,它更像一个“潜伏的贼”,等你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再出手。
正常情况下,身体有一套防御系统,像城墙一样挡住病毒。可熬夜久了,尤其是凌晨1点还不睡的那种,免疫细胞就开始“打瞌睡”了。当年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就指出,连续几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感染流感的风险几乎是正常人的四倍。
熬夜不会立马让你倒下,但它会悄悄拆掉你身体的“护城墙”,让病毒进来“畅通无阻”。
发现没?有些人流感一来,最多三四天就缓过来了;可有些人一得就是两个星期,还咳得停不下来。原因很多时候不在药,而在你每天吃的饭。
身体对抗病毒靠的是免疫力,而免疫力的“燃料”就藏在食物里。蛋白质不够,身体就像没砖头的修房匠,再多免疫细胞也盖不出防线。一些平时吃得很素的人,尤其是年纪大的,常常菜多肉少,鸡蛋、鱼、瘦肉吃得少,一旦生病就恢复慢。
还有人喜欢吃太多甜食,像蛋糕、奶茶、糖果这些,短时间内让人舒服,可糖吃多了会让免疫细胞“变懒”,病毒来了它们也不积极“打仗”。所以感冒拖得久,也可能是因为身体“粮仓”空了,打不了仗。
冬天为了保暖,门窗紧闭,室内看上去干净清新,其实空气里的病毒浓度正在悄悄上升。
特别是家里有人感冒时,病毒随着说话、咳嗽、呼吸,漂浮在空气中。如果不开窗通风,病毒能在空气里“逗留”几个小时,甚至落在床单、沙发、遥控器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冬天不开窗的房间,空气中微生物浓度比通风良好的房间高出三倍。而且病毒喜欢拥挤的地方,像超市、候车厅、电梯,一旦密不透风,就如同“病毒温室”。
不通风的屋子,不是安全区,而是病毒的温床。
很多家长苦恼,孩子怎么老是感冒,刚好几天又开始咳了。除了抵抗力之外,学校里一些“共用品”是流感传播的高发地。
像共用毛巾、杯子、玩具,这些孩子天天轮着用,一个孩子得了流感,病毒就能轻松通过这些物品转移。尤其是水杯,孩子喝完水不盖盖子,杯口就暴露在空气中,一旦上面沾了病毒,其他孩子再碰到就很容易被感染。
有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在塑料表面上可存活长达48小时,这说明孩子的杯子、勺子、餐盘如果没清洗干净,简直就是“病毒接力棒”。
一个杯子没洗干净,可能害得全班孩子轮流打喷嚏。
流感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药,但真正减少感染的,反而是一些生活里的小习惯。
比如外出回家马上洗手,把指甲剪短;房间白天开窗通风15分钟以上;多喝温水,保持喉咙湿润;早上出门戴口罩,特别是人多的地方;睡前用温水泡脚,帮助身体放松、提高免疫。
饭桌上的菜里加点大蒜、姜,这些辛香料能帮助身体“驱寒抗病毒”;早餐来一个鸡蛋、一块瘦猪肉,给免疫系统加点“燃料”;水果别总吃苹果橘子,来点猕猴桃和红心火龙果,维生素含量更高。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才是把病毒挡在门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慧,刘斌,赵文俊.室内湿度对流感病毒传播的影响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3,27(3):310-315.
[2]王丽娜,陈晓红.洗手干预对流感样疾病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22,43(8):1217-1221.
[3]周洁,李志刚.睡眠时间与流感感染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5):752-756.
来源:刘医师科普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