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常,我也会站在其他角度上考量我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哪里不得当会引人妒忌,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无声的争议?可是,那又如何?我是为自己而活,而非为那些萍水相逢点头之交的过客而活。
记录,公开的记录,频繁地公开记录,是否为人高调,作风浮夸......
时常,我也会站在其他角度上考量我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哪里不得当会引人妒忌,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无声的争议?可是,那又如何?我是为自己而活,而非为那些萍水相逢点头之交的过客而活。
我的记性不太好,能记住小时候的事情并不多,童年的记忆甚至有些空白。这是我的遗憾之一。从初中开始,性格孤僻的我便开始写日记抒发情感排解孤独,一直坚持到现在,写了数十本日记本,几百篇网络日志,以及在许多社交平台和论坛留下我的足迹。还拍了几万张生活照片,一一保存在我的QQ相册里。
这十几年来,我有过很多个微信号,换过很多个电话号码,唯一不断的就是我现在这个QQ号,没有停止过记录,也从未被我遗忘过。从我初二第一次玩电脑注册QQ的时候,我便开启了记录的脚步。
以前的记录可能是有闷骚、孤独、引人注意的成分,如今的一切记录,都不再为了明示暗示谁,只为我自己。这里的OO说说、QQ日志、QQ相册,以及现在在用了十年的微信朋友圈,它们承载着我所有的青春记忆。
我一直在做准备,在为我的未来和老年生活保留记忆。我知道,我的孩子会长大,或会远走。我也知道,当我孤独且无所事事的时候,只要我一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时间就会过去大半天。我看得到孩子是怎样长大的,看得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看得到年轻时的我爱好什么,追求什么,为了什么努力过,岁月留下的印迹,朋友圈清晰明了。
现在的我发朋友圈自由随性,无畏无谓。我无业,没有领导和同事要避嫌,我没有事业,不需要立人设博得好感,我也没有朋友和亲戚在身边,不需要在意别人的想法,更不需要不好意思分享自己的生活。
没有什么值得我在意的了。我分享的都是自己想要记录的当下,关于我的美食成果,关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关于我自己的生活点滴等等。只要真实,我便无畏。
记录,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公开记录,证明我活得真诚坦荡。我不想像别人一样伪装自己,成熟到不发朋友圈。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近况,不想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似乎这样就可以脱离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样就可以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当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爱记录就发,不爱发就不发,想记录不想给别人看就仅自己可见。我理解尊重且包容。
然而,没有谁真的在意你发的朋友圈,除了真正爱你的人。朋友圈里真正盼你好的人不多,因为人性的真相确实是恨你有,笑你无。所以,活得太过清醒也是无法自由生长。每一种关系和感情都不必要复杂化,做自己想做的,给自己想要的才是关键。
不要过度看重一段关系,更不要只在一种关系里沉沦。这是不健康的。如今,我对任何关系的经营都已无所畏惧,不会刻意去维持表面功夫,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些杂乱情绪。我只想认真地做我自己。
我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发朋友圈看着也是在找存在感,也是在分享。我知道自己并不受欢迎,可能也在被他人暗中观察。但也不影响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展现自己。我并不喜欢现实中热闹的喧嚣,反而,我更愿在网络上和人打交道,因为隔着屏幕的文字可以编辑,而面对面说出的话就需要思考了。
时间无言,岁月峥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不要放大自己的情绪,更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哪怕你发的朋友圈仅自己可见,至少未来也还有记忆值得回味。人生哪有那么复杂,懂得愉悦自己才是关键。
文字是我的精神支柱,它可以通向我的灵魂,也可以和现实打交道,至少此时此刻,我在记录,当下所想。这些时间的流逝就不算空白。
邬小姐的文字,风吹麦浪的记录,Chloe的成长,每一个名字都在记录我的成长历程,每一段经历都在文字的岁月里暗自发光。当你看见它的时候,它便被岁月赋予了意义。而勇敢,真的不需要勇气,它只需要你忽然间的觉醒。属于你自己的人生觉醒。
我依然相信,认真地活着,热爱生活,生活也会反过来拥抱你。
来源:木讲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