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群里,老甘年龄最大,辈分也最大。群刚建成时,老甘对手机玩得还不熟稔。见群里有人发言,只是静静地看热闹,实在忍不住了,就让孙子教着,发几句语音,或者一些表情图片。
【原创首发】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外二题)
文/刘旭(甘肃兰州)
老甘家亲人群,群员有三四十个。从辈分上分,有老甘一辈的,有比老甘小一辈的,有小两辈的。
在群里,老甘年龄最大,辈分也最大。群刚建成时,老甘对手机玩得还不熟稔。见群里有人发言,只是静静地看热闹,实在忍不住了,就让孙子教着,发几句语音,或者一些表情图片。
群里经常有人在发言,老甘想加入其中,却除了发语音什么也不会。只好又让孙子教。心想,发文字发视频发图片发链接,等等,全套的一定都要学会。
孙子上初中,学习紧张,不断地被老甘打扰,心里烦,却不敢拒绝。见老甘要认真学,巴不得赶快教会了,让老甘自己去操作。于是,教的认真教,学的认真学,花了几天时间,老甘终于学会了玩微信。
学会了玩微信的老甘,第一件事是给群里发了一个自己写的群规,说为了增进交流,不让群冷清,他每天早上会问候大家,所有人必须跟着问候;有人在群里发言,所有人必须响应。凡此种种,足有十条之多。最后说,谁如果不遵行,警告三次仍然不遵行,就直接踢出群。
群规发出去,有大半的群员表示遵行,有少半的,陆陆续续也表示遵行。有个别的,没有反应。老甘忍不住,就挨个打电话,说,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
从此,每天早上,老甘总会准时在群里发个图片,向大家问好。有人回问,有人直接复制老甘的问好图片,再发出来。对于不响应的,警告三次后,老甘毫不留情,就踢了出去。
才过了几个月,老甘赫然发现,三四十个人的群,只剩下十几个人了。不由自言自语说,人呢?人都到哪里去了?
-
能不能再别发了
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之后,老胡觉得很是失落。
老伴见了,说,你以前不是爱好写作吗?后来由于忙工作,放弃了,现在退休了,不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地写作吗?
一句话,让老胡久已熄灭的文学之灯,顺然间亮了起来。心想,与其浪费时间,不如重拾爱好。就算发表不了,在微信里发发,也很不错。
于是,老胡找人将搁置了多年的电脑收拾利索,开始在电脑上写了起来。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打油诗,一天能写七八首;千儿八百字的短文,一天能写两三篇。想投到报刊杂志去发表,却不知道地址邮箱,只好一个劲往微信群里发。
老胡加入的微信群不多,同事群同学群亲人群朋友群,一共也就五六个。老胡先试着在亲人群里发了一首打油诗,后边谦虚地附府了一句话:请多多指教。
一发出去,几乎所有人发出了大拇指,连连叫好。老胡于是在所有的微信群又发了一遍,反应普遍良好。
有人建议说,你应该向微信公众号投稿。不但发了一些微信公众号的邮箱,还热心地教老胡怎么去投。
尽管已经退休了,但老胡绝对是一个爱上进的人。很快,老胡就学会了怎样向微信公众号投稿,采用后怎样转发链接。作品能被什么作家之类的微信公众号采用,在老胡看来,就是对自己的认可,等同于发表。因而,不但写得更勤了,而且一旦采用,就会第一时间向朋友圈和微信群分享转发。
只是没过几天,同事群将老胡踢了出来,同学群有人说,还是五年级水平,能不能再别发了?
后来,老胡只好在亲人群发。发了,再也没有人发大拇指了。
-
这事你不能怨我
一天,老贾儿子一家来看老贾。快中午时,老贾让老伴做点好吃的,给孙子吃。
孙子听见了,说,我不吃家里做的,我要吃外卖。
老贾儿子说,吃外卖就吃外卖,大家都想吃什么?我点。
老贾孙子说,我点,让我点。
老贾说,让娃点吧。
老贾孙子拿了老贾的手机,一顿操作,见老贾手机没有绑银行卡,说,爷爷我给你手机绑个银行卡吧,不帮卡,你没法付钱。
对于孙子的要求,老贾自然有求必应。于是将退休金领取卡拿来,交给孙子。孙子将卡绑定到手机支付软件上,又在几个能点餐购物的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一切搞定,才打开一个点餐平台,一边浏览选餐,一边征求老贾的意见。
对于吃什么,老贾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如何操作点餐。于是孙子一会儿打开这个平台,一会儿又打开那个平台,教老贾怎样点餐。最后,老贾儿媳妇见祖孙两人半天选不定,就说,选个炝锅鱼吧。
老贾孙子点了炝锅鱼,等了半个多小时,餐就送来了。老贾说,真方便快捷。又对老伴说,以后你不想做,我也给咱点外卖。
过了几天,老贾儿子接到老贾的电话,急匆匆赶到了来。见老贾正与一个送外卖的小哥争吵,就问原因。
老贾说,我点了一份外卖,这小伙子送了十份,非要我签收不可。我不签收,他就不走。
外卖小哥说,这事你不能怨我,你点的是十份,我就给你送十份。你拒收,让我怎么办?
老贾儿子要过老贾的手机一看,说,爸,是你点错了,不怪人家,我代你签收了吧。
外卖小哥说,谢谢哥,记得给好评啊。说完,朝目瞪口呆的老贾挥挥手,下楼去了。
(本文系水缘微小说(ID:sy_wxs)原创首发,作者:刘旭)
刘旭,字老东,男,1970年生,甘肃通渭人;笔名甘当牛、胡笳等,号半画、陇上行者,迄今发表各类作品近200万字;出版谜书两种;著有灯谜作品集《一品斋春灯录》十四卷,文学作品十二卷;曾为多个全国、省、市级社团会员,现居兰州。
来源:水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