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恰逢方正电机成立30周年。三十年来,方正电机从缝纫机电机起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电机供应商,并在迈入汽车领域后,再次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座椅电机供应商。
今年恰逢方正电机成立30周年。三十年来,方正电机从缝纫机电机起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电机供应商,并在迈入汽车领域后,再次崛起为全球最大的座椅电机供应商。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百年变革的浪潮中,方正电机凭借非凡的技术与战略眼光迅速占据市场,跃升为驱动电机的行业领军企业。
缝纫机电机、汽车座椅电机及驱动电机三大领域的发展史是方正电机30年来紧跟技术与行业演进的缩影,也是其独特传奇的象征。
01.
缝纫机电机全球第一,方正给时代的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缝纫机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受益于全球轻工业逐渐向中国转移。
1982年,中国的缝纫机产量达到1286万台,成为全球总产量最高的国家。虽然此后产量有所波动,但中国仍稳居世界首位。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不仅国营缝纫机企业继续发展,民营及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行业整体充满了活力。
在丽水计算机所工作的张敏嗅到了这个巨大的机会,毅然决定下海。1995年联合几个合伙人创立了丽水方正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方正电机的前身。
为什么选择丽水?一方面张敏长期工作和生活在丽水,更关键的原因是丽水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
丽水背靠着全国轻工业的中心上海,“蝴蝶牌”、“蜜蜂牌”等全国知名的缝纫机品牌就在上海。另一方面,丽水有着深厚的缝纫机电机产业,原国营丽水微电机厂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产业人才。
不过,时代给予的机会是平等的。同时期,丽水出现了大量的缝纫机电机企业。甚至到2007年依然还存在超60家微特电机企业。
而生产的产品也高度相似,都是铁壳缝纫机电机,同质化竞争严重。
张敏意识到,方正若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比别人快。
没有厂房就租用丽水冰箱厂的厂房进行生产,没有客户就一遍一遍的去拜访。交通不便,张敏就挑着扁担,搭乘长途汽车,为客户送货。
正是这种坚持,加上专业的电机知识,方正迅速打开了市场。
两年之后的1997年,方正搬入了天宁寺工业区3号,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厂房。
首战告捷的张敏也将眼光瞄准了海外。1998年,方正迪拜分公司成立,是国产缝纫机电机行业中第一个在海外设点的公司。1999年,方正被外经贸部确定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成为国内缝纫机电机行业中最大的外贸出口生产基地,此后自营出口达到1.5亿人民币。
从此,方正把“方正电机FDM”品牌推广到了全球,成为海内外家喻户晓的缝纫机电机品牌。
快速抢占市场为方正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但真正让方正稳步走向全球第一的是其对技术的不断追求。
从分类上来看,缝纫机可以分为家用缝纫机和工业缝纫机。
家用缝纫机更注重便携性,对电机重量比较敏感。工业缝纫机则需要长时间保持高效率工作,对电机功率、散热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家用缝纫机产品中,90年代中后期,塑料壳电机产品逐渐取代了铁壳电机产品。
成立不久的方正很快就推出了塑料壳电机产品,1997年已经可以大量提供给客户。2001年2月,方正电机自主研发的“塑壳双绝缘家用缝纫机电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并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
相比家用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对电机的要求更高,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首先是离合器电机的普及。通过离合器控制,缝纫机可以灵活实现启停和速度调节,在平缝机、包缝机产品上大量应用。紧接着是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相比于离合器电机,伺服电机调速更加精准,并且支持变速运行,也就意味着更节能。同时噪音和振动也有所改善。伺服电机在高端缝纫机中逐渐使用,尤其是锁边机、绗缝机等。
20世纪之后,计算机技术开始引入工业缝纫机产品中。通过电脑即可实现控制。对电机的要求也进一步降低,机电一体化电机产品开始出现,电机也升级至BLDC技术类型。
为了应对技术要求,方正电机宣布成立电机研发中心,专注产品开发。
2002年,方正电机推出代表技术“方德高速自动平缝机变频伺服控制系统”。这是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箱,配合高速自动平缝机的各种传动机构实现其各种缝制功能,可以使得高速自动平缝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功能。该技术是一度是方正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所在,2003年1月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技术改造“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
2003年方正电机抓住机电一体化的机遇,在国内率先自主开发出了缝纫机变频调速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后来,在此基础上方正开发出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产品,该产品此前曾一度被日本厂商所垄断。
此后,方正电机一直推动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的研发工作。对技术的不断追求也使得方正电机能够牢牢抓住缝纫机行业的发展机遇,最终成为为全球领先缝纫机电机供应商。
02.
汽车,开启创业第二章
进入21世纪之后,方正开始重新选择新的领域。几番考虑,张敏决定进军汽车行业。
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过500万辆,全球产量接近7000万辆。对比缝纫机而言,单台车对于电机的用量更多,意味着对电机的需求也更大。
而且,按照人均保有量来测算,中国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已经突破1800万辆,包括座椅电机、摇窗电机、喷油系统电机、ABS电机在内,单台车微特电机的搭载量达到40个左右。车用电机已经占到微特电机总量的13%左右。
在技术方案上,缝纫机电机和汽车电机有诸多相似之处,之前的技术积累也能很快在汽车领域中得到应用。
2004年,方正电机正式进入汽车领域。并于2006年成功开发出摇窗电机和座椅电机两款汽车电机产品。
一年之后,摇窗电机在2007年3月开始形成小批量销售。座椅电机进入批量供货阶段,首个客户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2019年,方正与延锋安道拓成立合资公司。
目前方正电机已经成为宝马、奔驰、特斯拉等海内外知名车企座椅电机供应商,年销量超过4500万套。方正电机的飞速发展更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座椅电机生产基地。
03.
高压电机,再造一个方正
2024年,方正电机驱动电机和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占比达到61.18%,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高压驱动电机产品带来的。
2010年底,方正电机审议通过《关于投资年产30万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项目的议案》,项目总投资8.75亿元。正式进军汽车高压电机领域。首期投资1.2亿元形成年产2万台的生产规模。2011年,方正电机将驱动电机的量产放在首要地位。一年之后,张敏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电驱事业部,加大投入力度。
不过,受限于锂电池和充电基础的影响,方正电机的高压驱动电机产品之路有些坎坷不平。
方正电机研制的首款电机产品功率为20-45kW,但由于市场需求原因,需求甚少。后在此基础上研制5-15kW驱动电机,进军低速代步车领域。在2013年与时风等整车企业签订合作。此后,方正电机陆续获得河北御捷合作订单,逐渐完成了3-45kW的产品布局。但产品一直局限在低速电动车和物流车领域。未能进入主流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为解决这一困境,方正电机在2013、2015年先后收购了深圳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和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德沃仕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科润是以传统白色家电智能控制器为主导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被收购之前,已经研发完成新能源汽车所用的5kw/48v-72v系统和8.5-13kw/72v-96v系统电机控制器,主要客户同样为河北御捷。深圳高科润的加入为方正电机注入了电机控制器产品能力,为后来的产品集成技术打下了基础。
上海海能专注于动力总成电机控制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以商用车为主。产品包括柴油机发动机控制类产品(含ECU与DCU)、气体发动机控制类产品(GCU)、新能源汽车控制类产品(HPT)、自动变速箱类产品(AMT)等。
杭州德沃仕专注于驱动电机的研发,产品覆盖7.5-45kW。当时其客户众泰汽车、宇通客车都是业内主流新能源整车企业。并且正在开发50kW以上的大功率永磁电机产品。
整合完成之后,方正电机在产品和客户层面均得到提升。低速车领域,客户有河北御捷、山东瑞驰,在乘用车领域有众泰汽车,商用车中有宇通客车,物流车方面有浙江时空等。并且可同时提供驱动电机和控制器产品,电机功率也可满足绝大多数整车要求。
此后,方正电机在高压驱动领域屡获客户订单。2017年,方正电机成为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100项目平台唯一驱动电机供应商。2018年,再次成为五菱E200汽车平台唯一驱动集成系统供应商。
根据NE时代统计,2019年方正电机全年装机量超过6万台,在电机行业中排名第四。同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出现继201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发展遭遇短期瓶颈。
同样在2019年,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我国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是
◎新能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5%。
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并未结束,对驱动系统的要求也将更加严苛。
电机产品方面主要是以扁线、油冷技术为代表的电机技术,相比圆线电机,扁线电机槽满率更高,也更容易规模化制造。
电驱系统方面主要是以三合一为代表的系统集成集成。相比于分体式结构,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集成之后,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技术的变革对方正电机而言并非难事,事实上方正电机在2017年就规划建设年产35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驱动集成系统项目,其最终产品便为扁线电机和电驱动集成系统。
其实除产品方面的升级外,驱动系统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供应格局。
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的头部新能源整车企业加速进行垂直供应链整合,以往驱动产品的供应模式正在被打破。
摆在方正电机面前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核心优势。
其实此前张敏就意识到,随着方正电机新能源电驱业务进入正轨,升级与变革是不可避免。而升级与变革中人才尤其关键。
2018年,张敏遇到了牛铭奎博士。
牛铭奎博士历任四平液压件厂主任设计师、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访问学者、德国LuK公司项目经理、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对电机技术及行业背景非常熟悉,又具备国际化视野。与张敏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牛铭奎到任之后,调整了方正电机的产业链定位。在保持原有业务模式下,更加聚焦电机定子和转子产品,并极具前瞻的提出电驱领域的代工业务模式,做主机厂和Tier1可靠信赖的电机及电机核心部件的紧密合作伙伴。
支撑这一业务调整的关键之一便是产能。
2021年,方正电机启动丽水动力谷未来工厂项目,拟投资12亿元,规划电机产能180万套,同时也是业内少有的率先规划百万产能的电机企业。2022年,方正电机再次加码,宣布德清基地启动开工。德清基地总规划600万产能,一期产能规划为300万台。
截至2024年底,丽水基地实际产能100万套,德清基地实际产能80万套,合计产能达180万套。此外,德清基地其余220万台产能项目主体厂房已封顶,2026年将陆续投入使用。
这一模式很快收到奇效。2021年,方正电机出货量超过40万台,接近2019年的7倍。2024年,出货量达到70万台,接近2019年的10倍。
如今,方正电机已经成为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蜂巢传动、蔚然动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零跑、大众汽车等主流新能源主机厂的供应企业。
04.
新的征程
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此后AI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如今AI技术已经开始赋能物理世界。推动以机械狗、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品发展。
智能终端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关节模组。根据自由度不同,一台完整功能人形机器人中其关节模组占比在40%-60%之间。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全身共有42个关节。这也为电机的应用打开了新的领域。
方正电机再一次以积极创新的姿态拥抱新的机遇。2023年,方正电机成立专门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方德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机器人关节及电机的开发,宣布进入机器人领域。
目前,方正电机已经开发完成数款机器人关节和电机产品,开始为客户送样。
总结
回顾这30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方正电机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历史的机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方正电机在机遇面前能够提前预判,并及时调整自身,不断夯实自身实力,精准把握机遇,最终成就自我。如今,在具身智能产业的历史机遇下,方正电机也有信心再次铸造新的传奇。
来源:N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