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曝光“吃剩菜”的少爷们:中国家族企业交接班的“徐记样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4:14 1

摘要:然而,在餐饮行业,一个罕见的样本正在浮现。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的家族中,七位二代成员全部进入企业,从一线打磨至今。日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访徐记海鲜的直播中“二代深夜查包厢吃剩菜”的让所有人印象深刻,深夜10点,长沙徐记海鲜店内,一位年轻男子正仔细品尝客人留下

在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据统计,超八成二代不愿接班,成功接棒并持续发展的企业凤毛麟角。

然而,在餐饮行业,一个罕见的样本正在浮现。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的家族中,七位二代成员全部进入企业,从一线打磨至今。日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探访徐记海鲜的直播中“二代深夜查包厢吃剩菜”的让所有人印象深刻,深夜10点,长沙徐记海鲜店内,一位年轻男子正仔细品尝客人留下的剩菜。这个被称为“少爷”的年轻人,是品牌创始人徐国华的侄子。这一幕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家族企业26年如一日的初心坚守。

一盘剩菜背后的极致追求

“吃剩菜不是作秀,而是我们持续26年的产品复盘机制。”徐记海鲜“二代”徐伟表示,“通过分析哪些菜剩得多,我们能精准找到口味、火候或腌制时间的改进空间。”

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体现的是徐记海鲜对产品极致的追求。从1999年的一家大排档起步,到如今成为中国连锁海鲜酒楼领导品牌,徐记海鲜始终坚守着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好吃才是餐饮的根本。

从“被动认可”到“主动发光”

与父辈白手起家、野蛮生长的经历不同,二代们一出生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位二代坦言:“压力很大,一开始总想被父辈认可。” 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小店,而是一个已是“全国榜首”的品牌帝国。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便是“败家”。

创始人徐国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心态,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现在不是要我认可,而是开始和我据理力争了。”

这句话标志着一场静默的权力交接和心智蜕变。二代们正在完成从“为父辈打工”到“为自己事业奋斗”的关键转变,找到了“心里有底,做得开心”的自我驱动状态。

“网感”赋能“匠心”的实战

两代人的冲突与融合,体现在具体的业务层面。

父辈的“匠心”:坚守“供应链是命脉”、“产品是根本”的常识。26年如一日死磕“天买天卖”、“只卖海鲜不卖水”。

二代的“网感”:提出“传播渠道变了,要做自媒体”。他们打造了“鱼鲜人”、“苏总”等IP,客人会专门挑选“鱼鲜人”在的门店去消费。二代亲自出镜运营“徐记小当家”等账号,用新的流量工具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

他们的任务不是颠覆,而是赋能。用新的营销工具、互联网思维和年轻审美,去放大父辈打下的产品优势,打赢品牌和用户心智的“新时代战争”。

从“家族管理”到“家族治理”的远见

如何避免家族企业常见的内耗与纷争?徐记海鲜的答案超前而清晰:用现代企业制度为传承护航。

创始人透露,他们在十几年前就完成了“法人治理”,很早就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更关键的是,他们制定了“家族宪法”,明确了家族成员进入企业的规则、股权分配和决策机制。

“我们原来没有强制要求,都是自己的选择。” 这种开放和尊重,反而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如今,企业的未来规划更加超前:“轮值总裁制”——让有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引领企业前进。

这标志着徐记海鲜正从一个传统的家族企业,迈向一个“家族控股、职业管理、现代化治理”的现代企业。

“传承的不是财富,而是一种责任。”徐国华说,“我的责任是让这个品牌健康发展,让顾客持续吃到好海鲜,让员工有更好的发展。”

吴晓波对此评价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战争。” 父辈的战争是打下供应链的江山,而二代的战争,是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出奇,赢得未来消费者的心。

徐记海鲜的传承故事,没有戏剧性的权力斗争,更像是一场静水潜流的体系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也希望能够为更多正在经历传承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一些值得探讨的思路与启发——传承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子女的意愿,更依赖于父辈的格局:敢于放手、善于立规、用制度而非情感去维系企业的长青。

最终,传承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一伙人一辈子一件事”的创业精神与“让人人吃上好海鲜”的企业使命。这条路,他们走得清晰而坚定。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