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岁的儿子李浩冲着李建华嘶吼,眼中的怒火和绝望让这个49岁的父亲瞬间愣住了。
"爸,我恨你!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
17岁的儿子李浩冲着李建华嘶吼,眼中的怒火和绝望让这个49岁的父亲瞬间愣住了。
客厅里一片狼藉,刚才父子俩的争吵让家里的花瓶都被摔碎了。
妻子王雪梅蹲在地上捡着碎片,眼泪一滴滴掉在地板上。
"你就是个失败的父亲!"李浩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家门。
李建华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紧闭的房门,心里五味杂陈。
他以为自己是在为儿子好,所有的严厉都是为了让孩子走上正路。可为什么,他们父子的关系会变成现在这样?
那一刻,李建华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也许,真的是他错了。
但是到底错在哪里,他却说不清楚。直到那封改变一切的信件到来,他才明白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又该如何挽回。
01
李建华是个传统的父亲,在他的教育理念里,"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不变的真理。
作为一个从农村考上大学,在省城打拼出一片天地的男人,李建华深信只有严格的管教才能让孩子成材。他的童年充满了父亲的巴掌和训斥,但正是这种严厉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浩浩,作业写完了吗?"李建华推开儿子房间的门,看到李浩正在玩手机。
"还没有。"李浩头也没抬。
"还没有?都几点了!"李建华一把夺过手机,"我说过多少次了,不写完作业不许碰手机!"
"爸,我就休息一下嘛。"李浩伸手要拿回手机。
"休息?你有什么资格休息?"李建华把手机装进口袋,"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天学到半夜。你看看你,一点自觉性都没有!"
这样的对话在他们家几乎每天都会上演。李建华觉得儿子太松散了,缺乏自制力,需要严格的管束。而李浩却觉得父亲管得太严,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
妻子王雪梅经常在中间调解,但效果甚微。
"建华,你对孩子是不是太严了?"王雪梅私下里和他商量。
"严?我这叫严?"李建华不以为然,"我爸当年比我严多了。你看看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被惯坏了。不严点行吗?"
"可是浩浩现在和你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
"那是对长辈的尊重,这有什么不好?"李建华坚持自己的观点,"现在不管教,将来后悔就晚了。"
02
李浩的成绩一直是李建华的骄傲,但也是他焦虑的源头。
儿子很聪明,但成绩不够稳定。有时候能考年级前十,有时候又掉到五十名开外。每次成绩出来,李建华都会根据排名决定对儿子的态度。
"这次怎么又退步了?"李建华拿着成绩单,脸色阴沉。
"我已经很努力了。"李浩低着头。
"努力?这就是你努力的结果?"李建华把成绩单拍在桌上,"你看看人家王明,次次年级第一。再看看你,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我又不是王明!"李浩突然抬起头,眼中有了一丝叛逆。
"你还顶嘴?"李建华怒了,"给我到墙角站着,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出来!"
这种惩罚方式李建华很喜欢用,他觉得让孩子面壁思过能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错误。但他不知道的是,李浩每次站在墙角的时候,想的不是如何努力学习,而是如何逃离这个家。
王雪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不敢违背丈夫的权威。在这个家里,李建华就是绝对的权威,所有人都要听他的。
"建华,孩子还小..."她小声地为儿子求情。
"小?17岁还小?"李建华不耐烦地说,"我17岁的时候已经能帮家里干农活了。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惯了!"
03
矛盾的激化来自一次期中考试。
李浩这次考得很不理想,从年级20名掉到了80名。当李建华看到成绩单的时候,整个人都爆发了。
"80名?你是怎么考的?"李建华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李浩的声音越来越小。
"不知道?你上课在干什么?课后在干什么?"李建华越说越激动,"我每天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有好的条件读书!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
"我没有不努力..."
"没有不努力?那怎么会考得这么差?"李建华指着成绩单,"从明天开始,你除了上学就是学习,哪里都不许去!周末的篮球也不用打了,补习班给我好好上着!"
"为什么?我已经很累了!"李浩终于忍不住了。
"累?你累什么累?"李建华冷笑,"我上班不累吗?你妈做家务不累吗?我们累是为了这个家,你累是为了什么?为了你自己的前途!"
"我不想上补习班了!"李浩大声说道。
"你不想?你以为你想不想很重要吗?"李建华走近儿子,"在这个家里,我说了算!"
就在这时,李浩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举动—他直接推开李建华,朝门口跑去。
"你给我回来!"李建华在后面追。
"我不回来!我受够了!"李浩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
04
那天晚上,李浩没有回家。
李建华和王雪梅在小区里找了一整夜,最后在小区的凉亭里找到了蜷缩着身体睡觉的儿子。
看到儿子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雪梅心疼得直掉眼泪。
"浩浩,跟妈回家吧。"王雪梅轻声说道。
李浩醒了,看到父母站在面前,眼神里没有了以往的畏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疲惫。
"我不想回家。"他说。
"别任性了,回家吧。"李建华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你觉得我是在任性吗?"李浩看着父亲,"爸,你知道我每天是怎么过的吗?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中间除了吃饭就是学习。我连和同学说话的时间都没有,你还觉得这不够吗?"
李建华愣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儿子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
"我也想好好学习,我也想让你们为我骄傲。"李浩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是我真的很累,我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需要一点放松的空间。"
"可是..."李建华想说什么,却被王雪梅打断了。
"建华,孩子说得对。"王雪梅看着丈夫,"我们确实管得太严了。"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很晚才回到家。但李建华心里的疙瘩并没有解开,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问题,只是儿子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05
转机出现在一个月后。
李建华的同事老张请他到家里做客,正好老张的儿子小明也在家。小明比李浩大一岁,已经上了大学,成绩优异,性格也很开朗。
"明明,来和李叔叔打个招呼。"老张叫儿子。
"李叔叔好!"小明很有礼貌地问好,然后很自然地坐在父亲身边,和大人一起聊天。
李建华观察着这对父子,发现他们的相处模式和自己家完全不同。老张和儿子更像是朋友,他们会讨论学校里的事情,会一起看球赛,甚至会为了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但争论过后又是欢声笑语。
"老张,你儿子怎么这么听话?"李建华好奇地问。
"听话?"老张笑了,"明明可不是什么听话的孩子,他经常和我吵架呢。"
"吵架?"
"对啊,有不同意见就会吵,吵完了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老张看了看儿子,"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他敢和我表达真实的想法。"
李建华心里一震,他想起了自己和李浩的相处。儿子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的,从来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更不敢和他争论什么。
"那他的学习..."
"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只是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建议。"老张说,"我觉得内在动力比外在压力更重要。"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李建华心上。
06
回到家后,李建华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他仔细观察李浩的日常表现,发现儿子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紧张和疲惫。每天回到家,李浩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人,机械地完成各种任务。
吃饭的时候,李浩会偷偷看他的脸色,如果他皱眉,儿子就会紧张地加快吃饭速度;写作业的时候,李浩会刻意坐得很端正,生怕被他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要计算好,不敢耽误太久。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李建华问自己。
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同样的战战兢兢,同样的如履薄冰。他以为这种方式培养了他的坚韧品格,但现在看来,更多的可能是创伤。
那天晚上,李建华主动找李浩谈话。
"浩浩,爸爸想和你聊聊。"
李浩紧张地放下笔:"是不是我又做错什么了?"
看到儿子条件反射般的紧张,李建华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有,你没做错什么。"李建华坐在儿子旁边,"爸爸只是想问问,你累不累?"
李浩愣住了,这是父亲第一次问他这样的问题。
"有一点。"李浩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你想怎么调整一下?"
"真的可以吗?"李浩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当然可以,你说说看。"
李浩想了想,说:"我想每天能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周末能不能不用上那么多补习班?"
这些要求在李建华看来都很合理,他点了点头:"好,我们试试看。"
那一刻,李浩眼中的光芒是李建华很久没有见过的。
07
调整后的生活确实轻松了很多,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李浩有了自由时间后,开始和同学出去玩,有时候会晚回家一些。虽然他每次都会提前报告行程,但李建华心里还是不安。
"万一他学坏了怎么办?"李建华和王雪梅担心。
"应该不会的,浩浩是好孩子。"王雪梅安慰他。
但李建华的担心在一个周末得到了验证。
那天李浩和同学去看电影,说好8点回家,结果到了9点半还没回来。李建华打他的手机,一直没人接。
"肯定是去网吧了!"李建华焦急地在客厅里踱步,"我就说不能给他太多自由!"
10点钟,李浩终于回来了,脸上还带着笑容。
"你去哪了?"李建华劈头盖脸地问。
"看电影啊,然后和同学一起吃了个饭。"李浩如实回答。
"为什么不接电话?"
"电影院里手机调成静音了,后来吃饭的时候太吵没听见。"李浩拿出手机,"你看,有好多未接来电。"
李建华看了看,确实是这样。但他心里的怒火已经压不住了。
"我说过8点回家!"
"可是电影是7点半结束的,同学们都要一起吃饭,我不好意思单独离开..."
"什么同学不同学的!家里的规矩就是规矩!"李建华的声音提高了,"我就知道给你自由时间是错误的!从明天开始,除了上学哪里都不许去!"
李浩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
"爸,你说过要试试看的。"
"试什么试?你就是管不住自己!"李建华回到了以前的状态,"我早就说过,严格要求才是对的!"
这一次,李浩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08
从那天开始,李浩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但比以前更沉默了。
他机械地完成着各种任务,但眼神中失去了光彩。偶尔李建华想和他说话,他也只是简单地应付几句。
王雪梅看在眼里,几次想劝李建华,但都被他用"我这是为他好"给挡了回去。
事情的恶化在期末考试后达到了顶点。
这次李浩考得不错,重新回到了年级前20名。李建华本来很高兴,准备奖励儿子,但当他走进李浩房间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东西。
在李浩的抽屉里,他发现了一封写了一半的信,信的开头是:"亲爱的爸爸,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
李建华的手开始颤抖,他不敢想象这封信的内容。
他把信拿给王雪梅看,两个人都惊呆了。
"浩浩他...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王雪梅哭了。
李建华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他想起了最近儿子的种种表现,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天晚上,他们没有质问李浩关于信的事情,而是默默地观察着儿子。
李浩像往常一样完成作业,洗漱,睡觉,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李建华却从儿子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可怕的空洞。
"我是不是真的错了?"李建华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
09
第二天,李建华没有去上班,而是在网上搜索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章。
他看到了很多让他震惊的内容: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于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关于亲子关系恶化的案例...
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让他印象深刻:"你的严厉教育,可能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文章中提到,过度的控制和压力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创造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而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基于理解和支持的。
李建华越看越心惊,他发现文章中描述的那些"问题孩子"的表现,李浩几乎全都有:沉默寡言、缺乏主动性、对父母敬而远之、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些年,我到底对儿子做了什么?"李建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他又想起了老张和儿子的相处模式,想起了小明眼中的光芒,再对比李浩眼中的空洞,心里的愧疚更深了。
下午,李建华决定和李浩认真谈一次。
"浩浩,爸爸想和你道歉。"
李浩抬起头,眼中有一丝惊讶。
"爸爸这些年对你太严厉了,没有考虑过你的感受。"李建华的声音有些哽咽,"爸爸错了。"
李浩看着父亲,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爸爸以后会改的,你能原谅爸爸吗?"
李浩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爸,我没有恨你,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可是爸爸的方式错了。"李建华拉住儿子的手,"以后我们一起改变,好吗?"
那一刻,李浩的眼泪掉了下来,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在父亲面前哭。
就在李建华以为一切都会慢慢好转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彻底震惊了。
10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李建华在整理李浩的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儿子日记本的一页。日记的日期是三天前,上面写着:
"今天爸爸和我道歉了,但是我觉得已经太晚了。这么多年的痛苦,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抹去的。我已经习惯了麻木,习惯了没有感情地活着。也许,这样的我已经回不到从前了。明天是我18岁生日,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
李建华的手颤抖着翻到下一页,但是下一页是空白的。他急忙翻遍了整本日记,想要找到更多的线索,然而就在这时,他听到了楼下传来的声音。
是李浩和王雪梅在说话,声音很轻,但李建华听得很清楚。
"妈,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浩浩?"
"明天是我生日,我想..."李浩停顿了一下,"我想去一个地方,可能要很久才回来。"
"什么地方?"王雪梅的声音有些紧张。
然而,接下来儿子李浩所说的话,让李建华的身体瞬间就像如坠冰窟般的颤抖不已...
来源:好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