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后花园”要变身“西部小巨人”?榆中能逆袭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20:18 1

摘要:榆中县这两年可算是甘肃县域经济里最亮的那颗星。这个紧挨着兰州主城区的县城,2024年GDP刚破200亿大关,转头就喊出了要进“西部百强县"的狠话。你可能会问,一个西北县城哪来的底气?但要是到当地转一圈就明白了——高新区管委会搬来了,兰州大学扩建了,48.4亿的

榆中县这两年可算是甘肃县域经济里最亮的那颗星。这个紧挨着兰州主城区的县城,2024年GDP刚破200亿大关,转头就喊出了要进“西部百强县"的狠话。你可能会问,一个西北县城哪来的底气?但要是到当地转一圈就明白了——高新区管委会搬来了,兰州大学扩建了,48.4亿的新项目签了,连种了百年的高原夏菜都玩起了区块链溯源。榆中人这回是铁了心要翻身。

从农业大县到科创热土

要说榆中的老本行,还得看农业。全县8.8万亩百合地占了兰州六成产量,高原夏菜更是卖到了全国。马坡乡的农民老张,去年把自家大棚接上了智能温控系统,手机一点就能自动浇水施肥。“以前种菜看天吃饭,现在靠数据吃饭",他笑着展示手机里的种植App,屏幕上跳动着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实时数据。这种转变背后,是县里砸钱搞的现代寒旱农业种业创新谷,硬是把百合育种时间从9年压到了4年半。

工业这块儿,榆钢和金川集团这些老牌企业也没闲着。榆钢生产线去年完成智能化改造,产能直接涨了四成;金川的新能源电池在中亚市场卖得火热,车间里机械臂挥舞的节奏比兰州牛肉面馆扯面的速度还快。更别说新冒出来的5G大数据产业园和甘肃地信产业园,光是去年就孵化了12家“专精特新"企业,搞得定远片区的产业园工地昼夜不停工。

高新区+大学城的化学反应

去年高新区管委会搬来定远,简直像给榆中打了强心针。58家配套企业跟着迁入,连带着把深圳的无人机制造商都吸引来了。飞天创新港工地上,95后技术员小王边调试设备边说:“我们这儿搞的低空经济试验区,将来要给整个西北的物流配送打个样。"隔壁的生物医药园更绝,直接从兰州大学实验室搬来三个科研团队,把中药萃取玩出了纳米级精度。

说到兰州大学,扩建中的榆中校区正在变身“智慧大脑"。那个占地千亩的科创中心,光是分析高原作物基因的实验室就有二十多个。学生们搞的“数字农庄"项目,愣是把传统的蔬菜大棚改造成了物联网教学基地。难怪县科技局老李常说:“现在校企合作不是请教授来做报告,而是教授带着专利来办厂"。

既要凤凰来,也要孔雀留

榆中人社局去年可没闲着,跑兰州大学搞了两次专场招聘,还组团去北京上海挖人。回来的时候带了40多个硕士博士,把县人才公寓住得满满当当。95后姑娘小刘就是这时候从上海回来的,“当初想着过渡下,结果发现这儿项目比想象的硬核",她现在负责的智慧物流系统研发,直接对接中亚货运市场。

本地人也没被落下。县里搞的“万人技能提升计划",给农民培训电商直播,教工人操作智能设备。马坡乡的农家乐老板娘陈姐,就是靠政府补贴开起了民宿,还学会了用无人机拍短视频宣传。“以前觉得高科技和咱没关系,现在连炒菜都用上智能灶了",她指着后厨的物联网炊具,笑得合不拢嘴。

从“脏乱差"到“绿富美"

开车在榆中转悠,最直观的变化在路网。新修的南滨河路东延段把到城关区的车程压到了半小时,夏官营火车站改造后直接联通中欧班列。就连山沟沟里的河湾村都通了柏油路,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现在搞起了生态旅游,村民老潘家的民宿去年净赚八万块:“城里人周末都爱来吸氧,我们家后院就是天然氧吧"。

县城里的变化更扎眼。三角城村的庄园乳业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每天产出600吨鲜奶;新建的综治中心把公检法司打包服务,老百姓办事再不用满城跑。连犄角旮旯的老旧小区都装上了智能安防,社区网格员小马说:“现在处理个漏水投诉,比点外卖还快"。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宛川河治理算是榆中的大手笔。这条黄河支流曾经砂坑遍地,现在疏浚了17公里河道,修复了1295亩湿地。周末常能看到市民在新建的生态廊道骑行,河岸新栽的紫斑牡丹开得正艳。环保局的老周指着监测数据说:“水质从劣五类跳到三类,鱼群都回来了"。

在产业选择上榆中也学精了。拒绝了好几个高污染项目,倒是把光伏农业搞得风生水起。金崖镇的光伏板下面种着耐阴药材,发电种地两不误。这种“上面发电、中间种药、下面养鸡"的立体模式,让土地利用率翻了倍,还成了省里的生态示范项目。

问题清单与破题之道

当然,榆中也不是没烦恼。虽然引进了不少人才,但年轻干部流失率还是偏高;新建的学校医院跟不上人口增速,高峰期看病排队还得两小时;更别说那些历史遗留的征地纠纷,时不时就要冒出来添堵。县委书记在调研时撂下狠话:"谁砸榆中营商环境的牌子,就摘谁的官帽子"

未来的硬仗主要集中在三块:一是打通产业链堵点,让本土企业能和招商来的“过江龙"真正协同;二是破解土地瓶颈,在严守耕地红线前提下提高亩均产出;三是平衡城乡发展,防止资源过度向县城集中。就像县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说的:"要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得实惠,不能光给城里人建公园"

站在兴隆山观景台远眺,东边的产业园和西边的农庄在夕阳下连成一片。山脚下刚封顶的科创大楼闪着玻璃幕墙的反光,半山腰的农家乐飘出烤全羊的香气。这种混杂着钢铁与泥土气息的发展图景,或许正是中国县域经济最真实的写照。榆中人心里清楚,冲刺百强县不是终点,而是新长征的起点——毕竟,当你的邻居是兰州这样的省会城市,要么在融合中崛起,要么在边缘中沉寂。

来源丨甘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法律支持

声明:本公众平台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公众平台所刊载的内容、产品、服务均由品牌方提供。涉及版权、产品服务和质量等所有信息和一切法律责任由内容提供方负责,与本平台无关。文中全部内容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来源:旅游文来这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