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刷短视频,突然看到谭维维跳出来,背景是现场的嘈杂音浪,人堆里一团火一样的她。几个机位都是冲着她的胳膊拍的。对,就是那个花臂,说实话,刚开始我都有点看蒙了,你告诉我民歌女歌手能玩这么炸的,无袖T恤一扯,花臂一亮出来,那条评论区后来都被网友那“哇”刷屏了。真怕
谭维维“花臂”亮相音乐节,展现摇滚本色引发热议
那天刷短视频,突然看到谭维维跳出来,背景是现场的嘈杂音浪,人堆里一团火一样的她。几个机位都是冲着她的胳膊拍的。对,就是那个花臂,说实话,刚开始我都有点看蒙了,你告诉我民歌女歌手能玩这么炸的,无袖T恤一扯,花臂一亮出来,那条评论区后来都被网友那“哇”刷屏了。真怕有的人正喝豆浆差点呛着。
镜头拉近,关注点全被胳膊那大片复杂图案吸走了。鲜花缠藤,扩散到小臂和肩头,晃得现场聚光灯都跟着冒泡。这事一出跟插电似的,热搜上谭维维三个字一下就飞进来的全是“花臂”、“摇滚”、“反转”等等,看见没,这才是视觉冲击打人脸上。
按理说谭维维以前的事大家都听说过,什么“超女”出道、唱民歌,后来奇奇怪怪的原创舞台也试过,有时也接点主流剧综,档次浮动着。前阵子风格还很素净,穿得跟校乐团似的,没几个人会觉得她跟摇滚沾边,没想到这一出手直接把民歌旗给扔一边,主角光环闪瞎眼。
细说她本事,那起码有点反骨。想想她当年选歌比赛,沉下去再浮上来,嘴硬心也硬。很多人还记得她唱《山路十八弯》的声线,后来又闯西南民族地区那路子,这人敢挑战。感觉她哪都不带怕的,舞台上拿下麦克风以后整个脸都是写着“看我不整点不一样的吗”。不过这回纹身才是真的让她在圈里炸了锅。像她这个级别的大花臂,华语女歌手圈想数都数不过来。
其实之前也有点苗头,她挺爱搞点新花样在自己身上,不怎么复古的,都能被她整沉静又爆裂。去年有一阵子微博上讨论女性纹身,呼声很高,但是极少有人敢像谭维维这样直接亮上舞台,还搭配那么张扬的衣服。你别这造型配她那小麦色皮肤,还有点英气,显得人物有力量。至于好看不好看?弹幕一直刷,有人说像日本漫画,有人说跳脱感很强,有人忍不住发了好几遍“帅疯了”。
虽然舞台风格说起来像民歌,但她那舞台劲头跟传统民歌路线压根两码事。去年她尝试了摇滚大合唱,当时都觉得她有点“疯魔”。开口声音一下爆开,会把团队里的吉他都震过去,这跟印象里温温柔柔的样子差别也有够大。“花臂”一出来,这两种风格在她身上咔嚓一下归拢起来,像潘多拉魔盒直接撬开现场。
很多人总说花哨的舞台只是做秀,实际谭维维扎在幕后比这个舞台还要能折腾。她搞原创音乐,对编曲和演出细节也一桩桩在琢磨,不是随便拼拼凑凑个拼盘。她微博偶尔还会发点练习片段,动静不大声线倒拔出来一股狠。以前说她唱民歌专业、技巧到家,我觉得还是不太对,现在挺像那种硬摇滚乐队里出来的主唱。
满大街的热搜很少有女歌手靠“花臂”赢那么多关注,说真的,舞台上那一抬手,一松肩,赶上聚光灯灾难级别效果。当时我一朋友发了条朋友圈谭维维花臂爆了,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就是视觉暴击直插到脑子里。现场能抓拍到谭维维的,差不多全是手机怼脸拍,网络上你几乎找不出有谁能把纹身和唱功揉在一起炸出来这么多话题。你要说是不是靠这个纹身火的,也不好她本身唱得也确实牛。刚才说舞台造型和实力各自加成,反正我一会也说不清哪头更倚重。
细节依然停在音乐节当天,真有意思!后排几个人观众狂喊“维维牛x!维维yyds!”音浪退下去那一刹那她把吉他递给鼓手,两个人互相点了下头,应该是某种暗号一样。我一直在猜他们那一瞬间说了点啥,可能就是“全场罩得住”。网友喜欢把一切偶像的变化解读出“重新定义女歌手”啥的,不过我一看大概率只是觉得好玩。“花臂”有的姑娘贴纸就贴一小块,她愣是搞得像画展。别的成不成功业内有规矩,造型摆明了进榜单头两名。
还想起来,她曾私下在直播间聊过纹身的事,没明说图案寓意,只说喜欢舞台上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这个声明特别有趣,是不是有点“我就这样你拿我怎么办”?我当时还疑问这是不是纹身贴,后来主办方发布高清大图才确定是真纹身。至于网友讨论的什么刻板印象,谁还计较啊。以前华语乐坛女歌手不就是长裙长袖配长发,现在连这种劲爆画风都成时尚先锋了。
刚才扯远了,本来想说花臂,扯到了她发声气场,还想谈下华语音乐圈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惯性,是有变化。以前大家怕被批评太招摇,谭维维直接踩油门,风头全是她的。其实舞台红不红,靠得不是一个造型,更多得真靠现场感染力。音乐节主办团队看准了这一点,每次请她都是大轴,后半场全场扛把子,观众该嗨还嗨,真的不关衣服什么事。你从现场视频看人群里一群女生鼓掌、男生发朋友圈,花臂顺带成了潮流标。音乐本来是包容,搞造型谁还信条条框框那一套。
其实我要说到一个八卦。当天第二场表演,本来阵容还有别的大神,结果话题都给了谭维维和她胳膊上的那块纹。评论里有的都预测下一轮音乐节女歌手估计要排着队加花臂,有点像去年流行超大耳钉一样的趋势。有段子手说“今年小姐姐的‘社交货币’换成了花臂”,我差点笑炸。
有一说一,真正吸引我的还是现场体验。站在台下声浪和灯光一起砸过来,谭维维唱到高音那一段,同时抬起了花臂,一种硬核美被推出来的爆发感。舞台和音乐之间突然就没了界限,这种突破本来就少见。
据说台下观众有不少人边看边拍照,还有现场转播镜头为这个花臂定格好几秒。现场传来的是音浪,屏幕上传出去是态度。比起以前资讯里传的那些老套宣传语,谭维维这回是真的靠造型说话。你要是问我花臂的意义是什么,我反而觉得没什么意义,纯粹是自我风格的外放。
最后乱七八糟想一句,音乐和视觉行走到一起,也未必要从头到尾给你答案。谭维维的“花臂”像个标识,谁也没想到今年春天会因为她掀起一场女歌手风格小地震,情节一闪一闪,猛地撞进大家的视野。下一场音乐节会不会变成半个纹身展?说不好,反正到时候票我得抢着买!
来源:雨落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