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9日上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阳光洒在停机坪上,一架国航包机静静停驻,即将承载着使命与希望启航。中国救援队成员们身着整齐的救援服,精神抖擞地集结,准备奔赴缅甸地震灾区,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行动。
“爸爸要去缅甸救人了”
3月29日上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阳光洒在停机坪上,一架国航包机静静停驻,即将承载着使命与希望启航。中国救援队成员们身着整齐的救援服,精神抖擞地集结,准备奔赴缅甸地震灾区,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行动。
在人群中,救援队成员崔飞乐正与儿子进行着短暂却又满含深情的告别。儿子紧紧拉着父亲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父亲的牵挂。崔飞乐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轻声却坚定地说:“儿子,爸爸要去缅甸救人了。那里发生了很严重的地震,有很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他们需要爸爸和叔叔阿姨们的帮助。”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声问道:“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会想你的。”崔飞乐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温柔地说:“爸爸很快就会回来的,等爸爸把那些被困的人都救出来,就马上回家陪你。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知道吗?”儿子用力地点点头,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卡片,递给崔飞乐:“爸爸,这是我给你做的卡片,你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崔飞乐接过卡片,上面画着一个温馨的家,还有他和儿子、妻子的画像,旁边写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爸爸,我爱你,平安回来。”看着这张充满爱意的卡片,崔飞乐的眼眶湿润了,他将儿子紧紧拥入怀中,感受着这份珍贵的温暖。
此时,广播里传来登机的提示音。崔飞乐松开儿子,站起身来,再次深深地看了一眼儿子,然后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登机口。儿子站在原地,望着父亲的背影,大声喊道:“爸爸,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崔飞乐回头,向儿子挥了挥手,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登上飞机,崔飞乐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将儿子给他的卡片小心翼翼地放在胸口的口袋里。他望向窗外,心中默默想着:“儿子,等爸爸完成这次任务,回家再好好陪你。”
在过去的国际救援行动中,中国救援队始终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专业的素养。就像在海地地震救援时,尽管面临着行程远、危险大、环境恶劣等诸多困难,队员们依然毫不退缩。震后不到15个小时就迅速出发,跨越约14000公里抵达灾区,成为第四支到达的国际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面对机场瘫痪、治安混乱等复杂情况,队员们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积极展开救援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
此次奔赴缅甸灾区,崔飞乐和队友们也同样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带着先进的救援设备和丰富的救援经验,肩负着生命的重托。他们深知,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早一分钟到达,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飞机缓缓起飞,向着缅甸的方向飞去。崔飞乐和队友们即将投身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他们将用行动诠释着中国救援队的使命与担当,在异国他乡书写着感人的救援篇章,而儿子那充满爱意的告别和牵挂,也将成为崔飞乐在救援路上最温暖的力量源泉 。
来源:腊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