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马斯克等人创立OpenAI时,可能没想到自己会养出一个“AI界的流量巨星”。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瞬间引爆全网。它能写代码、编论文、模仿莎士比亚,甚至帮你写分手短信——虽然偶尔会把“我爱你”翻译成“我恨你”。
2015年,马斯克等人创立OpenAI时,可能没想到自己会养出一个“AI界的流量巨星”。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瞬间引爆全网。它能写代码、编论文、模仿莎士比亚,甚至帮你写分手短信——虽然偶尔会把“我爱你”翻译成“我恨你”。
早期名场面:
学生党狂喜:教授们发现,全班论文突然文风一致,结尾都带一句“作为AI,我的知识截止于2021年……”(后来OpenAI紧急更新了“水印检测”功能,但效果堪比防伪标签贴在了雾霾上)。名场面:OpenAI扔出“王炸”——ChatGPT上线,瞬间引爆全网。打工人用它写周报、程序员靠它debug,学生党拿来糊弄论文,结果教授们集体破防:“这作业是AI写的吧?!”法律界翻车:纽约律师用ChatGPT写诉状,结果它编造了6个不存在的判例,法官气得直呼“这AI该挂科”。政治乌龙:澳大利亚市长被AI造谣“因受贿坐牢”,气得要起诉OpenAI——史上第一个被AI诽谤的公务员诞生了。争议焦点:
版权黑洞:媒体巨头们集体暴怒,《纽约时报》带头起诉:“你训练AI用我们的文章,还不给钱?!” OpenAI回怼:“不用版权内容?那AI只能学《新华字典》了!”能源消耗:网友吐槽ChatGPT每天耗电50万度,相当于1.7万个美国家庭用电。环保人士:“这玩意儿比比特币还费电!”这一年,OpenAI一边疯狂融资(估值1570亿美元!),一边把ChatGPT塞进所有能塞的地方:苹果Siri、大众汽车、甚至你家座机(没错,它开通了1-800-CHATGPT电话热线)。
名场面回顾:
“AI女友”风波:GPT-4o的语音助手“Sky”神似斯嘉丽·约翰逊,网友炸锅:“这不是《她》电影成真了吗?!” OpenAI光速下架,但网友截图早已传遍全网。总统竞选AI替身:有公司用ChatGPT克隆议员Dean Phillips的聊天机器人拉票,结果被OpenAI封号——毕竟AI参政比真人还能忽悠。“炸厨房”功能:黑客骗ChatGPT写出炸弹配方,专家看完冷汗直冒:“这炸药真能造出来……”(OpenAI连夜修补漏洞,并给AI加上了“我是遵纪守法好AI”的洗脑包)。数据亮点:
用户暴涨:从1亿用户到3亿只用了9个月,再到4亿仅用半年!网友:“这增长速度,堪比病毒传播。”天价订阅:Pro版月费200美元(约1440元人民币),网友:“比我健身房会员还贵,但至少ChatGPT不会催我锻炼。”面对DeepSeek等中国AI的追赶,OpenAI画风突变:“我们要加强和华盛顿的关系!(翻译:赶紧抱政府大腿)”,同时狂推“推理模型”o1和天价“AI代理”(最贵每月2万美元,约14万人民币)。
最新骚操作:
“AI代吵”服务:用Reddit帖子训练AI吵架,网友实测:“和杠精对线,AI赢麻了!”印度市场争夺战:拉拢印度首富Reliance,计划用Jio手机预装ChatGPT。网友:“三哥版Siri要来了?”“AI编剧”翻车:Sam Altman炫耀新模型能写小说,结果用户发现生成的故事像“中学生作文拼接版《黑镜》”。行业梗图:
OpenAI vs DeepSeek:OpenAI:“我们有3亿用户!”DeepSeek:“但我们没被起诉过啊。”ChatGPT的性别比例:85%用户是男性,网友:“果然直男更爱和AI聊天?”ChatGPT的魔幻三年,堪称一部“技术跃进史+公关灾难史+商业撕X史”的混合体。它的亮点是颠覆性创新,争议是伦理与利益的疯狂拉扯,而态度嘛——OpenAI一边说“AI要造福人类”,一边把订阅费涨到肉疼,像极了健身房推销年卡的教练。
最后送上一句灵魂吐槽:
“ChatGPT,你到底是来解放生产力的,还是来制造新问题的?”
(答案:它可能自己也没想明白,毕竟它的“思考”全靠电费和网友投喂的数据。)
彩蛋:如果ChatGPT有朋友圈——
2022年:“刚出道,求点赞!”2023年:“被起诉了,但估值涨了,嘻嘻。”2025年:“中国同行追太紧,老板让我学跳科目三……”来源:脑洞比黑洞还大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