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思辨作文的审题立意、快速构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8:57 1

摘要:关系型作文能同时检验考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价值取向,因而收到一些命题专家的偏爱,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

关系型作文能同时检验考生的思辨能力、思维品质和人文价值取向,因而收到一些命题专家的偏爱,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

所谓“关系”型材料作文,就是题目中有一组或多组概念,也就是“元”,这些概念处在一定的关系中。

题目涉及一组概念,则为二元关系;涉及两组概念以上,则为多元关系。而多元关系实则上是由多组二元关系构成的,对其理解应建立在二元关系的基础上。

二元关系有哪些?

1.并列关系,即同一论题下两个概念间的地位是平等并列共存的关系。

2.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两个概念间看似对立矛盾,但实质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统一的。

3.选择关系,即概念间的几种可能性要有所取舍选择,不能兼有。

4.条件关系,即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一方以另一方为前提或条件。

5.递进关系,即多个概念之间内涵依次推进,后一个比前一个更进一层。

6.混合型关系,即多个概念间混合了并列、条件、递进等关系。这也是多元思辨常见的关系。

二元思辨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关系”,梳理任务,明确写作思路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以下面材料为例,学习分析材料,寻找“关系”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一)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则提出“牛油果”人格,它的特点是内核坚硬,“坚守自我”,拥有“坚定的内心”,三个同一范畴的近义词:坚硬、坚守、坚定。

第二则 “上善若水。事善能”读不懂也没有妨碍,下文用“随物赋形,溶江入海”作出了解释,这种理想人格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随遇而安,灵活应变,与时迁移,与外界交融,“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所以,第二则突出“改变”。

(二)理出“关系”

理出“关系”就是理出它属于上面的六种逻辑关系中的哪一种,以便准确立意行文。第二则开头一个“却”字意味着第二则主旨与第一则的关系是相反或相对的,形成对比。

即围绕“坚守自我”“改变自我”两个基本概念的关系进行思考。

(三)分析“情境”,找任务

本道作文题的情境任务是: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深入试题情境不难发现——“高质量青春”是结果,而“坚守”与“改变”二者的融合才是原因,而非单方面的“坚守”或“改变”。

(四)围绕任务,梳理思路

草稿本快速梳理行文任务(审题立意),分析思路(说理层次)

针对训练:

运用上面方法,梳理下面材料,确定“关系”,并快速构思论述思路

(1)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末”。

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2)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二元关系作文快速构思

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欲速则不达”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

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快熟面”就不怕肚子饿,有“动车”“高速公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宅急送”就不怕物品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

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理念,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快与慢”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掌握并运用常见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一:A+B+AB式

中心论点:把握“快与慢”的艺术,让人生更精彩。

【分论点1】:快是一种激情,有速度,更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态度。(A)

【分论点2】慢是一种闲适,有深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B)

【分论点3】快与慢需要结合,享受速度时代的便捷,安抚心灵的岁月静好。(AB)

亦可反之:B+A+AB

结构模式二:A+A+B式

中心论点:快慢合理行,谱写时代曲。

【分论点1】:以慢来夯实基础,路虽远,慢慢走,一定能到达。(A)

【分论点2】:以慢来调整处世的心态,事再多,件件做,总能成功。(A)

【分论点3】:以快为奋力前行的动力,倍速时代,躬身入局。(B)

结构模式三:B+B+A式

中心论点:时代发展真迅速,快慢并行我做主!

【分论点1】快一点,有时我们能事半功倍。

【分论点2】快一点,也让我们为生命续航。

【分论点3】但我们没必要一直“快”,有时慢下来,也是一种享受。

结构模式四:非A+非B+AB

【分论点1】如果在时代建设里只有慢,那会是什么景象?人人只求慢慢做,社会发展缓慢,这似乎是一种享受的生活状态, 只是难以想象一旦遭遇危机, 用什么去保护自己?

【分论点2】如果在人的生命中只有快,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以快为前进的动力,一切向快看齐,人大约是不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的,也不需要休闲放松,甚至-天三顿饭恐怕都太浪费时间了!

【分论点3】我们又当如何看待快与慢呢?慢是慢工出细活,是扎实基础,是心灵寄托;快是时代的必然,我们要紧跟时代,学习新知,勇攀高峰。没有非此即彼,只有两者和谐共舞。

结构模式五:AB+AB+AB

以快为此岸,以慢为彼岸

【分论点1】面对学问,以快为此岸,追求更多更丰富;以慢为彼岸,学习多少就收获多少。

【分论点2】面对人生,以快为此岸,树立更高的理想;以慢为彼岸,安抚心灵。

【分论点3】面对大有可为的时代,以快为此岸, 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方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慢为彼岸, 关照时代中那些弱势群体。

针对练:运用上述构思模式完成下面材料的快速构思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荀子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

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开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又告诉了我们自己修养可以改变环境。而正在历史交汇处的我们,当以修身濯环境,如一股清流,去浣人间。

主体语段:

环境影响个人,今之青年,当寻觅一方“净土”,净心成长;当择善者而从之,提高修养。

青年有为,在疾风中成劲草,即使身处难为之地,亦可知难为而为之。

我心清净,自浣人间清净。用青春的敏锐触摸时代的温度,用青春的力量助推时代的车轮。

来源:懿轩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