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夏天,电视剧《以法之名》的热播让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重回观众视野。
今年夏天,电视剧《以法之名》的热播让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重回观众视野。
说起杨烁这个名字,你可能一时想不起是谁。
但要是提到《欢乐颂》里那个风流倜傥的“小包总”,想必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不得不说,杨烁这次的回归着实让人意外。
毕竟他前些年可是把自己作得够呛,先是和已婚的刘涛闹绯闻,后又公然违反限薪令,简直是把演艺生涯当儿戏。
这样一个看似“自毁前程”的演员,凭什么能重回荧屏?
01
东北倔小子的逆袭
杨烁这个典型的东北汉子,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倔劲儿。
十六岁那年,因为和父亲大吵一架,他一气之下竟然独自跑到了北京。
在北京的日子,他翻过垃圾桶找吃的,也吃过别人的剩饭。但就算这样,这个倔小子愣是不肯回家,非要混出个人样来证明自己。
命运的转折来得突然。就在杨烁最落魄的时候,他遇到了歌手戴娆。
这位伯乐一眼相中了他,把他带进了娱乐圈。可惜好景不长,经纪公司没多久就倒闭了,杨烁再次陷入沉寂。
这一沉寂就是好多年。直到2016年,《欢乐颂》的导演找到了他,让他饰演“小包总”包亦凡。
这个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不羁中带着深情,霸道中藏着温柔。杨烁把这个角色演活了,一下子就火遍大江南北。
那段时间,杨烁可谓风头无两。各种通告接个不停,走到哪儿都是粉丝围堵。
他和剧中搭档刘涛的CP感更是让观众上头,两人经常以剧中情侣的身份出席活动,互动那叫一个亲密。
02
从巅峰跌入低谷
人红就容易飘,杨烁也没能逃过这个定律。
随着“小包总”形象深入人心,他似乎把戏里的不羁带到了戏外。
在和刘涛宣传新剧时,他的举止越来越过分,完全超出了正常宣传的界限。
要知道,当时两人可是各有家室的人。杨烁这般没有分寸感的行为,立刻引发了外界质疑。
更要命的是,2018年国家出台限薪令后,杨烁居然顶风作案。
当时规定演员片酬不能超过制作成本的40%,最高不超过5000万。
可杨烁倒好,直接给剧组报价八千多万,这胆子也忒大了!
一个靠着一部剧爆红的演员,哪来这么大底气?要知道那会儿的杨烁,除了“小包总”还真没什么其他代表作。
这么一闹,他的演艺事业算是彻底凉了。
从那之后,杨烁几乎从公众视野里消失。虽然后来带着家人上过综艺,但观众并不买账,反而觉得他是在消费家庭洗白自己。
就这样,一个本该前途无量的演员,硬是被自己作死了。
03
沉寂之后重返舞台
其实杨烁这些年也没完全闲着,在公众视野之外,他一直在默默拍戏,只是作品水花都不大。
直到今年的《以法之名》,才让他重新回到观众面前。
这部剧里,杨烁饰演的角色与“小包总”截然不同,是个正儿八经的法律工作者。
让人惊喜的是,他的演技不但没退步,反而更加精湛了。看来这些年的沉寂,让他沉下心来磨练演技了。
如今再看杨烁,明显感觉他成熟了不少,接受采访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张扬,言谈举止都稳重了许多。
或许这些年的起起落落,真的让他学会了珍惜。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经历过那么多争议,但杨烁的演艺圈人脉似乎并没受到太大影响。
这次复出,不少业内人士都为他发声支持,可见他在圈内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
04
实力与人脉的双重加持
杨烁这么能“作”,为什么还能一次次重回荧屏?他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首先不得不承认,杨烁确实有演技这个硬实力。从《欢乐颂》到《以法之名》,他证明了自己能够驾驭不同类型的角色。
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这样的实力派演员终究是稀缺资源。
其次,杨烁在圈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不容小觑。
从最初提携他的戴娆,到后来合作过的导演制片,这些资源都是他能够东山再起的重要保障。
再者,杨烁很会挑剧本。沉寂期间,他并没有饥不择食地什么戏都接,而是选择了一些质量不错的作品慢慢积累。
这次凭借《以法之名》回归,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后,观众其实是很健忘的。只要作品够好,演技在线,过去的黑历史迟早会被淡忘。
杨烁显然深谙这个道理,所以选择用作品说话,而不是一味地道歉洗白。
纵观杨烁的演艺生涯,可谓跌宕起伏。
从年少时的离家出走,到后来的爆红沉寂,再到如今的回归,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部现实版的励志剧。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能红一时靠运气,能红一世靠的却是人品和实力。
杨烁用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作妖可能让你暂时获得关注,但想要长久立足,最终还是得靠真本事。
毕竟,观众可能暂时会被八卦吸引,但最终能打动他们的,永远是那些用心演绎的角色和作品。
希望重回舞台中央的杨烁,能铭记自己的经验教训,用自己的实力征服观众。
来源:明明白白看世界